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193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647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太平洋海底富钴结壳中的烃类有机质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测方法测定了中西太平洋海底海山富钴结壳中的可溶有机质,对其丰度、生源构成、沉积环境、成熟度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富钴结壳的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大多具成熟烃特征,个别具低成熟烃特点.“A“/C高达9.81~21.15,显示出运移烃的特征;藿烷C31-R(S JR)为0.43~0.46,Tm/(Tm Ts)为0.40~0.59,C30αβ藿烷/(αβ藿烷 βα莫烷)为0.85~0.89,C29αβ藿烷/(αβ藿烷 βα莫烷)为0.81~0.85,c29甾烷20S/(20S 20R)为0.45~0.60,从而计算出Rsc(%)为0.73%~0.81%,个别达到1.06%;C29αββ/(αββ ααα)为0.35~0.42.甾烷丰度顺序为C29甾烷>C27甾烷>C28甾烷,同时检出了孕甾烷和4-甲基甾烷,重排甾烷三角图显示该有机质为Ⅱ型.Pr/Ph值介于0.35~0.82,显示植烷优势.说明烃类形成于强还原环境.链状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甾烷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都说明茵藻类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合生源输入.洋底热液活动是富钴结壳中有机质热演化的重要热源.有机质在特定的海底条件下生成,并被运移到海山上,通过扩散和浸粢由外层进入结壳.  相似文献   
972.
综合地球物理测井通过测量钻孔中地层岩石物理性质的变化,从而获得地层丰富的物性和位场信息。这里阐述了某铁路隧道钻孔的综合地球物理测井勘查效果,该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水文和工程地质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973.
北京平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在北京市地下水水位监测现状基础上,分潜水和承压水对北京平原地下水监测网的监测密度和监测频率进行了优化设计。主要采用编制地下水动态类型图的方法进行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克里金插值法能定量评价依据监测网观测值绘制的地下水水位等高线的精度,因而可以用来评价监测优化结果。并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和统计检验提供的定量标准优化了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优化后,北京平原共有监测孔400眼,其中利用原有监测孔300眼,新设计监测孔100眼,手工监测频率由原来的每月6次优化为每月1次,专项高频率监测可以由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实现。文中还对地下水自动监测仪(DIVER)的监测结果和手工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价,提出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维护、管理措施和信息发布方式。  相似文献   
974.
济南城近郊区地下水头动态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在研究济南城近郊区地下水头动态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分为市区、东郊、西郊和南郊,分别对四个区的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研究,得出地下水开采和有效降水入渗补给是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5.
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区日光温室小气候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气候观测系统对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日光温室各部位温湿度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秋栽黄瓜整个生育期,室内气温和地温呈现波动式降低,而相对湿度在采收初期以前呈波动式增加,但在普遍采收期以后波动下降,这3个因子都随高度而变。不同生育期室内气象要素的日变化趋势和波动基本相似,但变幅不同,一天中峰值出现的迟早略有差异。在垂直方向,温室内不同高度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明显不同且日变化较剧烈,在低层形成低温高湿的小环境,而高层形成高温低湿的小环境,但整个温室总体上始终处于高湿环境。不同层次土壤温度明显不同,10 cm地温在一天中变化最敏感,变幅最大;30 cm地温变幅较小,且最高温出现的时间比10 cm土层滞后2 h;50 cm地温在一天中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与上层土壤比较,始终处于低温水平。在水平方向,气温和地温都表现为南高北低,湿度相反,但这种南北差异很小,可近似认为水平方向温湿度和地温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976.
ASTER遥感影像数据在土壤盐渍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运用ASTER遥感影像数据,对不同地物进行光谱分析,根据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光谱特征曲线,分别提取植被和水体信息,然后进行非监督分类。并结合物探试验和土样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了焉耆盆地内土壤盐渍化程度分布状况。评价结果为:在焉耆盆地的平原区内,非盐渍化土壤,457.65km^2;轻度盐渍化土壤,335.61km^2;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580.93km^2;盐土,41.11km^2。根据野外实际调查,评价结果的精度达到了85%以上。  相似文献   
977.
冀西北坝上高原是河北省的三大地貌单元之一,新构造活动强烈,间歇性断块升降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多级层状地貌、强烈的火山活动、盆地迁移、断裂活动及地震等。区内发育北台期及唐县期两期夷平面,其海拔高度分别为1 700 m、1 500 m左右,其形成时代分别为晚白垩纪—始新世初和中新世未—上新世初。区内发育Ⅰ~Ⅲ级阶地,Ⅰ级阶地河拔高度为1~2 m,形成于晚全新世早期;Ⅱ级阶地河拔高度为6~12 m,形成于早全新世初期;Ⅲ级阶地河拔高度为25~30 m,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978.
基于五株采样提升算法的图像二叉分解与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五株采样的提升算法,实现了一分为二的分解与重构。通过此算法可以构造非线性的形态小波变换,保持图像的几何信息。  相似文献   
979.
彭山地区燕山晚期形成的钙碱性花岗岩体与区内有色金属矿产的形成具有直接成因上的联系。四个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岩控矿特点反映出矿床均受到了穹窿体系中层间滑动断裂及次级断裂的控制。矿田中部分矿床的硫同住素、铅同住素的分析数据表明,矿床的Sn,Pb,Zn矿物质与岩体具有同源性,岩体的侵位过程为矿床的形成带来大量的矿物质。对成矿机制的研究显示板块作用产生的剪切力是造成区内深部岩石重熔的源动力,而早期形成的断裂体系及后期形成穹窿构造为矿物质的运移提供了有利的通道,在完善的循环对流机制配合下,成矿物质在迁移过程中发生较为充分的分异作用,各类矿物质在相应的物化环境中结晶沉淀,并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80.
秦岭-大别等中央造山系南缘的勉略(勉县-略阳)构造带是中国大陆构造中划分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构造带。构造、沉积、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古生物和同位素定年以及变质变形、岩浆活动等多学科综合研究证明,勉略构造带先期原是秦岭-大别造山带中除商丹缝合带以外的另一条于中—晚泥盆世扩张打开、晚二叠世开始俯冲、中—晚三叠世陆-陆碰撞造山的古板块缝合带,也是中国大陆印支期完成其主体拼合的主要结合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