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61.
海洋磁力测量中,由于受到海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磁力仪传感器(拖鱼)的入水深度起伏变化,测得的海洋磁场数据并不在固定的平面上。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对海洋磁场数据的应用需求,必须采取合理的“曲化平”,实现整个测区磁场数据垂直空间上的统一。针对位场曲面延拓积分方程的迭代解中高阶垂向导数对高频噪声的放大问题,尝试引入Tikhonov正则化方法对其进行改进,以抑制高频噪声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在选择合适的正则化参数后,改进的延拓方法可将延拓精度提高1.6 nT。实测数据分析表明,采用改进曲面延拓迭代方法,将磁测成果数据归算到曲面最低平面时,归算后交叉点磁异常不符值精度可提高2 nT,进一步验证了海洋磁力测量数据垂直空间归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62.
甘南藏区的游牧民定居工程既是减轻草场压力、恢复生态的重大生态工程,又是促进牧民脱离贫困、改善聚居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其定居点满意度研究既具有城市与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复合性特点,又具有特殊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使用后评价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夏河县游牧民定居点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定量认识定居工程的良好表现及其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优化生态定居工程策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果表明:(1)夏河县牧民定居点人居环境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比较满意,各维度评价结果差异明显,呈现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满意度>自然环境满意度>人文环境满意度>居住环境满意度”的递减特征。(2)夏河县定居牧民对定居点选址环境、空气质量与水草源配置的满意度较高,对定居工程未能解决草场退化问题与有悖于牧民崇山敬水的佛教环境伦理观的垃圾污染问题而对其不满意。(3)夏河县定居牧民对定居后的饮食结构与亲朋邻里感比较满意,对定居后多样化的家庭收入基本满意,而对定居环境的地方心理归属感及其与原有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融合不满意。(4)夏河县定居牧民对居住环境的房屋质量与朝向非常满意,对家庭宗教空间设置基本满意,对缺少个性化、地方化和乡村化的过于统一的色调风貌与不适应民族生活习惯的现代厨卫浴设置表现为不满意。(5)夏河县定居工程保障了定居牧民日常生活照明、供水、用能的水电供应条件,教育设施缩短了学龄孩子的就学距离而提高了入学率,公共活动场所增加了体育锻炼健身和传统习俗的发展空间,定居牧民对此支撑体系的大幅提升比较满意,而对成效因素复杂的地方政府提供的技术服务培训表现为不满意。(6)甘南藏区游牧民定居点满意度兼具乡村与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复合性,对定居工程的不满意体现了游牧民对原有乡村人居环境的留恋与传统文化信仰的坚守,而对定居工程满意则体现了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接受与认可。  相似文献   
663.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东南印度样海温变化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热带东南印度洋海温异常通过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和105°E附近越赤道气流,对南海夏季风爆发产生影响。热带东南印度洋海温异常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显著,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及黄淮地区的降水,与东南印度洋海温分别呈现出正相关及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4.
采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对海峡中过海山的流场变化进行模拟。通过数值分析不同条件下海山周围的流场分布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其相应的形成机制。在无海山存在的平底海峡中,无论是否考虑科氏力,海流流向均不发生偏转,但水位分布有明显差异。海山存在的情况下,若考虑科氏力效应,则会形成环绕海山的顺时针环流,并在海山周围有泰勒柱形成。当入流速度不同时,流场特征发生明显变化,流速越小,泰勒柱越明显,在合适入流条件下,在海山后方的尾流区会有涡生成。  相似文献   
665.
选取胡安.德富卡洋脊(Juan de Fuca Ridge,JDFR)因代沃(Endeavour)段的17个热液黑烟囱体样品对其中的硫同位素进行分析测定,讨论了因代沃段热液活动区内黑烟囱体成矿的物质来源、将硫同位素数据与已发表的热液流体及硫化物数据耦合,并结合前人的成果得到如下认识:(1)因代沃段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其他无沉积物覆盖的洋脊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相似,然而其相比于南胡安.德富卡洋脊(South Juan de Fuca Ridge,SJFR)硫化物亏损重同位素;(2)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如果SJFR硫化物的硫全部来自基底玄武岩的淋洗与海水中的硫酸盐,那么因代沃段硫化物的硫可能有1%~3%来自沉积物的贡献,故提出因代沃段成矿系统中的硫来源主要来自基底玄武岩,同时伴随有少量海水硫酸盐来源及沉积物来源的硫加入;(3)将硫同位素数据与已发表的热液流体及硫化物数据进行耦合发现热液流体中的沉积物信号与硫化物中的硫可能来自不同的源,并提出沉积物端元可能位于下渗区。  相似文献   
666.
马博骋  钱壮志  徐刚  段俊  顾笑龑  高文彬 《地质学报》2022,96(12):4275-4293
北山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南缘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因其赋含二叠纪铜镍硫化物矿床而受到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北山造山带西部的新疆坡北地区,近年来随着对甘肃北山地区二叠纪镁铁-超镁铁岩体认识逐渐深入,新发现的矿化岩体有逐渐向东延伸的趋势。本文选择北山造山带中东部柳园地区骆驼山和西南山两个典型含铜镍硫化物岩体进行地质年代学、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体主要岩相包括橄榄岩相、辉石岩相、橄榄辉长岩相、橄长岩相和辉长岩相,其中硫化物主要出现在橄榄岩相和辉石岩相中。骆驼山岩体辉长岩锆石的U-Pb年龄为282.6 Ma,与坡北地区矿化岩体的形成时代一致。骆驼山和西南山岩体母岩浆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微右倾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中等亏损Zr-Hf,与坡北和东天山地区同时代矿化岩体母岩浆特征相似。岩体具有较高的全岩εNd(t)值(+0.42~+6.10)和锆石εHf(t)值(+7.9~+14.1)的特征,与坡北地区矿化岩体类似,表明具有相似的亏损地幔源区。橄榄石Fo值与Ni含量的关系和母岩浆微量元...  相似文献   
667.
<正>1研究背景地震观测井水温度动态变化由水的流动产生的热对流引起(鱼金子,2012;晏锐,2015;李旭茂,2020)。当地壳中有强震孕育与发生时,在导水导气的断裂带中,热对流很有可能在有限时段内影响到地壳表层,改变井水温度,表现为水温震前异常。  相似文献   
668.
华南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还存在不同的争议.以广东西北部连山地区晚三叠世含暗色微粒包体(MMEs)的太保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4个花岗岩样品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19.8±1.8 Ma、220.5±1.0 Ma、221.5±1...  相似文献   
669.
微波湿温探测仪(MWHTS)的通道响应函数(SRF)一般被认为近似于矩形函数,然而从实际SRF的测试数据来看,MWHTS各个频段不同通道的SRF存在一定的带内波动。本文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拟器(ARTS)模拟了MWHTS中118 GHz各通道不同场景的亮温谱,并输入至前期建立的MWHTS系统仿真模型中,通过定标得到了仪器的输出亮温,进而评估实测SRF对亮温测量及其反演的大气温度廓线的影响,并利用卫星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亮温偏差与实际SRF的带内波动呈现线性正相关的关系,当带内波动大于3 dB时,亮温偏差可以达到0.2—0.5 K。SRF的带内波动会造成大气温度廓线反演误差,特别是在高度为1.8 km时,误差最大可以达到0.8—0.9 K,该仿真结果与卫星实测数据结果一致。因此在使用数据同化方法对数值天气预报(NWP)进行模拟时,需要特别注意具有较大SRF带内波动的通道所引起的亮温偏差,这对于未来卫星数据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70.
红垭豁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中祁连构造带内,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成矿条件优越。为有效提取矿致地球化学异常,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多重分形模型(S-A)方法对研究区沟系641件土壤样品异常进行了提取及ilr(对数比)变换,并结合密度曲线及箱线图,对比三类数据(原始、对数、ilr变换)元素的多元统计含量特征,运用S-A提取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及背景。结果显示,ilr变换后数据消除了数据闭合效应,元素含量更接近正态分布。主成分分析得到2类不同的元素组合,PC1为Cu、Fe、Mn、Ni、Pb、Zn元素组合,即中高温热液成矿元素组合形式,代表与侵入体和断裂有关的Cu-Pb-Zn多金属矿化,反映了铜多金属矿成矿过程的叠加;PC2为Au、As、Sb元素组合,代表与金锑矿化有关的低温热液活动。PC1分解图显示,PC1低背景、高异常主要分布在安山岩地层中,且周围附近有中酸性侵入岩及构造破碎带,为铜多金属矿提供物质来源,经异常查证,发现铜矿体1条。研究认为,红垭豁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S-A所圈定的综合异常可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