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180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408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湛江港海水中总锌、总铬的含量变化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湛江港海水中总锌(Zn)、总铬(Cr)的含量进行为期1年4个航次(春、夏、秋、冬)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湛江港海水中总锌、总铬含量较低,年平均含量分别为1.42×10-2mg/L、2.65×10-2mg/L,其污染指数也较小,分别为0.284、0.265;但各季度海水中总锌、总铬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不同:总锌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总铬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最后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湛江港海水中总锌、总铬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湛江港海水中的总锌、总铬含量分别低于国家二、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规定的限值,符合《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规定的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52.
153.
在山西耿庄金矿区含金隐爆角砾岩体的晶洞内,发现了含FeS2晶须环带重晶石巨晶,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等手段系统研究了重晶石及其所含FeS2晶须的矿物特征。结果表明,重晶石化学成分单一;晶体结构标准;发育完好;晶须为FeS2 Fe(Ni, Co)S2的类质同象系列。根据地质背景,结合包裹体研究成果,运用晶体生长和地球化学理论,讨论了重晶石巨晶及所含晶须的成因。认为重晶石巨晶是该区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的期后热液演化到后期阶段时,SO2-4与围岩中的钡反应而形成;所含的FeS2晶须是持续进行的火山隐爆作用所产生的大量H2S、SO2等与热液中分解出的Fe2+、Ni2+、Co2+反应而形成的;富碱、H2S溶解度增大,S2-增高有利于晶须的生长;重晶石和晶须生长的地质环境具有宏观上的一致性和具体条件的差异性。当pH值为1~8.5、lgfO2为-31~-38时,优先进入FeS2生长的优势场,形成FeS2晶须矿物。当pH值为5.5~10、lgfO2在-25~-36时形成重晶石;FeS2环带和重晶石的共生现象是两者共结晶交互生长的结果;重晶石的套叠生长和晶须环带特征,是耿庄地区隐爆作用脉动性和周期性作用的结果。耿庄含晶须重晶石巨晶,明确标示出所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地质作用过程,为深入研究隐爆作用和理解该区成矿作用提供了矿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154.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北半球气候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北半球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热力作用不仅对亚洲季风和降水变率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还通过激发类似于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大尺度遥相关,影响着北美和欧洲以及南印度洋的大气环流和气候.青藏高原气候不是被动的受热带太平洋海温影响,它也可以通过北太平洋大气环流调制着太平洋热带和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春、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异常通过影响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哈德莱(Hadley)环流和赤道辐合带(ITCZ),调制着热带ENSO发展,因此研究从青藏高原气候异常来预测ENSO发展的方法是必要的.这体现了北半球海.陆.气相互作用的本质.由于过去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区气候的影响方面,因而加强研究青藏高原在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5.
以中线工程河北段主干线为例,讲述了虚拟技术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设计,并利用虚拟三维模型在三维景观显示、最佳路线选择、缓冲分析、土方计算、分析表面形态、计算坡度、坡向、长度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指出今后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6.
西昆仑大地构造相解剖及其多岛增生过程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西昆仑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自北向南大致包括:(i)塔里木地块西南构造域, (ii)库地北岩浆弧,(iii)库地混杂带,(iv)库地微陆块,(v)主剪切带,(vi)峡南桥钙 碱性岩浆杂岩带,(vii)麻扎-康西瓦混杂带-增生楔,(viii)甜水海前陆褶皱冲断带等组成 部分.其中大地构造相(I)-(v)记录了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大洋向北消减,欧 亚大陆向南增生的历史,而大地构造相(vi)-(viii)记录了羌塘地块北部被动陆缘沉积 大地构造演化、古特提斯洋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消减以及羌塘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 拼贴并最终焊合的历史.大地构造相分析表明西昆仑造山带存在复杂的多岛海-增生弧 造山作用.这种复杂的多岛增生作用是欧亚大陆向南增生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7.
“囿苑”中是中国风景园林起始源流之一,中国风景园林实际是众流汇集而形成。风景园林的基本性质是生态环境域的艺术,而不是建筑空间艺术或造型艺术。它最初起源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以“因地制宜”、“巧于因借”顺乎自然规律的设计指导思想,最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更有“首法自然”以追求“天人之意,相与融洽”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58.
针对当前城市配电网基础数据管理的现状,本文阐述了利用面向对象与关系数据库技术设计城市配电网基础数据库的重要性,重点讨论了城市配电网GIS数据库的基本模型,包括数据库基本构架、编码方案、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系统对象模型向数据库基本模型的映射,为构建城市配电网GIS应用平台及实现企业级的数据共享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9.
利用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了2017年6月2日发生在广州市中北部的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及闪电与雷达回波特征的关系.(1)本次强雷暴天气是华南一起典型的以西南急流和切变线为环流背景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在整个雷暴生命史中以负地闪为主,占69.3%;正闪在雷暴发展的初始和结束...  相似文献   
160.
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和气溶胶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SAGEⅡ资料,发现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存在递减趋势,15—50 km臭氧的变化对臭氧总量变化贡献最大,其中25—50 km和15—25 km两层的贡献大致相当。通过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地区平流层臭氧变化的对比,清楚地看出:两地臭氧总量变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在15—25 km臭氧变化不同所致。5—7月臭氧变化趋势的情况与年平均的变化类似,两地臭氧变化的差异主要在平流层低层,即15—25 km。青藏高原平流层气溶胶面密度的时间变化序列显示:大的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平流层气溶胶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可持续6年左右。从1997年至今,青藏高原18—25 km气溶胶面密度增加,最大的增长出现在23 km,每年大约增长4%—5%。而在16—17 km气溶胶的面密度出现减少趋势。与此同时,在37 km以下,青藏高原的温度出现递减的趋势,而且其递减速度比中国东部地区快;在37—50 km,温度出现增加的趋势,青藏高原的增温也比中国东部地区快。青藏高原平流层低层气溶胶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都将增强该区域非均相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