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温室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 ,是黄瓜常见病之一 ,它传播快 ,危害严重 ,一旦发病 ,整个群体的叶片在数天内大半出现黄斑 ,甚至枯干致死 ,严重影响产量 ,在温室栽培中此病更易发生。造成温室黄瓜霜霉病的因素固然很多 ,但温室内的温、湿气象条件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 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经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发现 :温度在 10~ 2 5℃之间 ,最适温度 2 0℃左右 ,且相对湿度在 85 %以上时 ,黄瓜均能受到霜霉病的侵染。相对湿度越大 ,黄瓜越易感染霜霉病 ;相对湿度在 70 %以下时 ,很少发病。2 防治方法2 .1 温室的设置温室应设置在地势稍高…  相似文献   
112.
利用单站要素和 70 0hPa指标站高度、温度露点差和风向风速 ,建立了濮阳县 7月份 2 4h大~暴雨预报指标。1 起报条件①濮阳县 14时地面t升后降 ,e -t曲线连续升 3天以上 ,e≥t≥ 2 7。② 0 8时 70 0hPa图上关键区 (2 4~ 35°N、10 5~ 115°E)有≥ 8个站的t-td≤ 4℃。2 预报指标在满足上述起报条件之后 ,结合 0 8时地面图和 70 0hPa指标站位势高度及风向风速 ,确定如下预报指标 :① 0 8时地面有冷锋位于河套附近 ,呈东北西南走向。② 0 8时 70 0hPa图上郑州、西安、南阳、汉中西南风≥ 8m/s。③ 0 8时 70 0h…  相似文献   
113.
现被广泛应用的测定高演化碳酸盐岩成熟度指标的多项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各有其不同的局限性,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可利用芳烃演化新参数来代替其它失效的分子参数来评价碳酸盐岩有机质。芳烃因其结构、组成的特殊性和稳定性,在高演化阶段与油气生成及煤源岩成熟度有着良好的相关性,具有成为高演化碳酸盐岩成熟度指标的基础。从生产实践的角度看,芳烃演化参数有特殊适用性及选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通过历史地震及现今地震活动性的分析、活断层分段理论及地震空区理论的应用、地震平均复发间隔及复发条件概率的估算以及多学科专家综合评估方法的引入,对川西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和滇东小江断裂带(中-北段)上15个不同段落的地震潜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一步修正并重新圈绘出位于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的四川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其范围:北起道孚县的葛卡或者松林口一带,南至西昌市,沿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主干断裂带展布,全长约350千米。按对未来地震震级估计的不同,该区可分成3段。第1段位于葛卡或松林口至康定之间,震级估计为7±1/4级;第2段位于康定与石棉之间,估计的震级是61/2±1/4;第3段位于石棉至西昌之间,震级估计为7-71/2。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了小江断裂带上的新塘湾和寻甸一嵩明两个段落未来15年内强震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对湖北省北部蓝片岩带的区域分布、产出层位,蓝片岩类型、矿物组合与沉积建造的关系,蓝片岩变质特征及形成地质构造环境等进行了详细讨论。本区蓝片岩带主要产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耀岭河群、武当群(上部双台组)三个层位,它赋存于富含Na_2O(2~7%)及较高的Fe_2O_2/FeO比值为共同特征的岩石中。蓝片岩带的形成始于中元古代,在早期由于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之间发生裂陷槽,沉积了巨厚的酸性火山岩,中期继续拉张沉陷,发育了硅、泥质岩及拉斑玄武岩,至晚元古代末期地槽闭合,南、北大陆重新拼合,伴随产生强大的挤压应力而发生变质作用,至此蓝片岩变质带即告完成。  相似文献   
116.
中新生代天山隆升及其南北盆地分异与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明确中生代以来天山隆升的时间顺序、隆升范围,及其与南北两侧盆地的沉积环境演化之间的关系,是天山两侧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与塔里木等盆地原型恢复研究的重要需求。通过分析天山南北主要盆地类型、沉积充填、古气候变化,物源属性、边缘相带迁移反映的物源区远近变化与古水流特征,以及大量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数据认为,中新生代天山主要存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始新世、中新世-第四纪的四期阶段隆升。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早侏罗世早期-第四纪的天山隆升范围及其南北盆地的沉积环境演化图,表明天山的四阶段隆升控制了北疆与南疆盆地由早、中侏罗世统一泛湖盆至晚侏罗-早白垩世盆地开始分异,再到新近纪以来彻底分割成独立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同时,明确了天山南北两侧各盆地储层、烃源岩及盖层的重要形成期与天山隆升的关系,对有效拓展油气勘探范围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7.
研究采用移动道路测量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普查并建立完整的城市基础设施部件数据库。基于直观的城市实景影像成果,构建二、三维一体化的数字城管综合管理及展示平台,全面掌握城市部件设施的分布和运行状况,为广州市数字城管深化建设提供科学的数据及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18.
五十年代中期吴宝华曾对舟山群岛的双壳类软体动物作过报道,其中提到有数种分布于朱家尖岛潮间带;八十年代初蔡如星等在进行全省海岸带生物调查过程中就该岛潮间带动物做过定点观察。但是对该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尚未见专题报告。随着朱家尖旅游胜地的开发和对外开放,搞清该岛生物分布及其资源状况,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就显得十分紧迫;在动物区系划分上,该岛正处在北太平洋区的远东亚区和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国—日本亚区的过渡带上,了解该岛的生物组成和群落结构在区系区划上也具有一定意义。为此我们于1986年2月到1987年1月对该岛潮间带的软体动物进行了逐月连续采集,获得了丰富的生态学资料。现就该岛潮间带岩相软体动物的群落组成、垂直分布以及数量的季节变化提出报告,以供水产和环保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9.
尤仲杰  王一农 《台湾海峡》1991,10(4):356-363
本文根据1987.12~1989.4对舟山朱家尖岛南沙沙滩逐月采集标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边浅蛤Gomphina veneriformis的性腺发育可分为5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在舟山海区,等边浅蛤一年中为一个繁殖周期,繁殖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有雄性早熟现象。  相似文献   
120.
本文主要针对用于赤监测的一种光谱测仪器-海水灌类和悬浮物浓度测度仪,介绍相关的设计原理与相关的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