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篇 |
大气科学 | 7篇 |
地球物理 | 41篇 |
地质学 | 143篇 |
海洋学 | 9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11篇 |
自然地理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钻孔弯曲的防治及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定向钻孔的应用,是钻探技术中的重大课题.根据钻进方法、钻孔深浅、钻孔所通过的岩层地质情况,钻孔所产生的自然弯曲不同.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进行了大量实践,在此 相似文献
82.
Siniuhinskoe地区Veselyi矿床的矿化产于矽卡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围岩为古生代的火山熔岩,凝灰岩和夹层灰岩。矽卡岩的形成与闪长岩墙群的侵入有关。Cu-Au矿化的产生和矽卡岩的退化蚀变过程相联系。成矿热液是岩浆成因的热卤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83.
84.
85.
在对淮南地区二叠系岩性、矿物和生物化石进行观测研究以及相关地球化学参数测试的基础上,对淮南地区这一时期的沉积相演化特征及其与烃源岩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淮南地区早、中二叠世时期海水震荡性后退,总体以水下沉积为主,大致可划分为2种沉积亚相:山西组的三角洲沉积和下石盒子组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前三角洲、泥炭沼泽、分流河道、决口扇、河漫滩等微相,泥页岩在前三角洲和河漫滩相最发育。岩性和显微组分的组成受沉积微环境变化的控制作用明显,“(腐泥组+壳质组)/∑显微组分”以大于等于70%为主,利于生气;有机碳含量则受沉积亚相和沉积微环境的共同控制,山西组泥页岩中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约2.78%,明显高于下石盒子组泥页岩中的1.11%。综合考虑泥页岩累计厚度、有机碳含量及有机质的显微组成等因素认为,研究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都可作为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层位,尤以“潘集镇-潘集区-泥河镇-平圩镇”这一带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86.
藏南帕里地区发育有2级湖积阶地,前人对其Ⅱ级湖积阶地的形成时代存在争议。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湖积Ⅱ级阶地形成于89-58kaBP,Ⅰ级阶地形成于约4kaBP。根据湖相地层的分布、沉积物特征和测年结果。将帕里地区湖泊发育划分为帕里湖期(89-58kaBP)、外流湖期(23-10kaBP)和多庆错湖期(10-2.5kaBP)3个演化阶段。Ⅱ级湖积阶地对应于帕里湖期发育阶段;外流湖期发育于末次冰期晚冰阶,以冰碛为主要特征,此时喜马拉雅山主脊带分水岭北移至现今荡拉山的位置;多庆错湖期形成了大型冲积扇(5.7-5.15kaBP)和湖积Ⅰ级阶地,湖面面积大幅度萎缩。2.5kaBP后藏南局部地区开始沙化。帕里地区湖体减少。呈现今天的面貌。 相似文献
87.
88.
90.
舟山灌门水道海底隧道钻爆法施工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舟山灌门水道海底隧道为背景,依据地质资料,选取隧道典型横断面来研究钻爆法施工时围岩的稳定性。由典型横断面的几何参数和地质资料构建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计算模式模拟爆破荷载,根据FLAC3D动态计算的特点,将爆破荷载以等效应力的方式加载于模拟炮孔之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各关键点的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时程曲线均满足隧道爆破变形规律,且振动速度峰值均小于规范要求临界值,爆破作用影响范围小于岩石覆盖层建议厚度,验证了岩层覆盖厚度建议值和爆破方案的合理性。最后,为了弄清岩石覆盖厚度和炸药量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岩石覆盖厚度和炸药量情况下的计算结果。所得结论对后续施工和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