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篇 |
免费 | 84篇 |
国内免费 | 2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篇 |
大气科学 | 150篇 |
地球物理 | 31篇 |
地质学 | 319篇 |
海洋学 | 21篇 |
综合类 | 9篇 |
自然地理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介绍由重磁资料计算上海地区居里面、莫霍面、均衡重力异常及地幔流应力场的方法和成果,并在对成果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趋势的关系,其中着重讨论了居里面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文章最后提出了对上海地区地震活动趋势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2.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铀矿石样品中234U/238U、230Th/232Th和228Ra/226Ra同位素比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氟酸-硝酸-盐酸混合酸密闭消解含铀矿石样品,用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锶特效树脂逐级分离富集铀、钍和镭。使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测定分离纯化液中234U/238U2、30Th/232Th和228Ra/226Ra同位素。比值的测量精密度取决于比值的大小和对应核素浓度的大小。对质量浓度为10 ng/mL天然铀测量液,234U/238U的测量精密度优于1.2%;对230Th质量浓度为0.6ng/mL且230Th和232Th质量浓度接近的测量液,230Th/232Th的测量精密度为1.2%;对228Ra质量浓度为0.48 pg/mL且228Ra和226Ra质量浓度接近的测量液,228Ra/226Ra的测量精密度为4.0%。 相似文献
24.
25.
东海陆架盆地岩石密度与磁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东海陆架盆地20口钻井160块岩心标本物测定和17口钻井密度测井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统计,给出了东海陆架盆地的岩石密度和磁性特征。 相似文献
26.
27.
深矿井底板岩层采动变形与阻水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开滦赵各庄矿深部工作面底板岩层采动位移与变形等观测结果及治水注浆资料,分析了12煤层的采动影响,提出了确定底板岩层阻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探讨了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系地层单元的划分与时代归属,认为该区二叠系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哲斯组与林西组底部,重新厘定了该区二叠系剖面序列。通过对大石寨组火山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的分析,认为大石寨组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最终汇聚时期应为早二叠世中期。 相似文献
29.
晚白垩世晚期—新生代发育的高邮凹陷,是苏北盆地南部典型富含油气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自南向北分为南断阶、深凹带与北斜坡。该凹陷复杂断裂构造系统与相应的沉积格局受印支期NEE向逆冲基底断层系与晚侏罗世伊泽纳崎板块高速斜向俯冲形成的NNE向左行平移基底断层系影响,同时受古近纪期间区域近SN向拉张应力状态控制。北斜坡东部花瓦构造带主体EW向正断层与NNE向隐蔽性断层发育了限制型、连接型、复合型3类隐蔽性断块圈闭模式,同时在平面上形成多种组合样式。通过研究花瓦区隐蔽性断块圈闭实例与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分析总结出高邮凹陷NNE向隐蔽性断层的成因机制与构造特征,并推断了5条隐蔽性断层发育带。 相似文献
30.
济南以泉城而闻名,保泉和供水安全问题是其面临的巨大挑战,利用多水源进行岩溶水回灌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补给水源水质相对岩溶水而言较差,回灌到地下可能存在一定健康和环境风险,需要对回灌系统的水质进行风险评价。本文对比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地下水水质背景值,重点选择地表源水超标和劣于背景值的风险源监测指标,借鉴澳大利亚含水层补给管理指南,对玉符河多水源回灌岩溶含水层工程运行期的水质风险进行评价。2015年对黄河水、卧虎山水库两种水源多次回灌期间的源水、孔隙水和岩溶水的22项指标进行水质监测和指标分析,风险残余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水回灌补源期间,平均浊度的标准指数源水是1.4,孔隙水1.7,岩溶水0.93,硫酸盐平均含量的标准指数源水是0.93,孔隙水0.9,岩溶水0.73,氯离子虽没有超过地下水III类标准,但是在源水中含量是地下水含量的2倍多;卧虎山水库水回灌补源期间,平均浊度的标准指数源水是2.4,孔隙水1.1,岩溶水0.43,硫酸盐平均含量的标准指数在源水0.75,孔隙水0.84,岩溶水0.66,氨氮的平均含量的标准指数源水1.14,孔隙水1.47,岩溶水1.35。因此,浊度、硫酸盐和溶质在裂隙岩溶含水层迁移较快为两种水源玉符河回灌补源工程的共同高风险项和关键控制点。此外,黄河水补源还需注意盐度,卧虎山水库水补源还需控制营养物的污染风险。基于以上评价,还提出了限制回灌量占区域岩溶水资源量比例等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