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12篇 |
免费 | 432篇 |
国内免费 | 53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1篇 |
大气科学 | 388篇 |
地球物理 | 405篇 |
地质学 | 1281篇 |
海洋学 | 317篇 |
天文学 | 21篇 |
综合类 | 121篇 |
自然地理 | 2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10篇 |
2013年 | 89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109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构造-沉积分异是地球表层的常见地质现象,发生于沉积盆地、造山带与克拉通等岩石圈构造单元,表现为岩石圈的深、中、浅层始终发生着沉积物、流体、能量与力的交换与分异过程。文中从物质组成、时空分布与力学机制等方面阐述构造-沉积分异的基本特征,并以中国沉积盆地为例进行分析。作者首先将构造-沉积分异定义为“由构造应力、热力、重力、地幔动力等因素引起地表地形差异,从而导致沉积物源、搬运体系与沉积作用变化的过程”;认为构造-沉积分异发生在不同尺度的洋-陆系统、盆-山系统、隆-坳系统、凸-凹系统与高-低地貌系统,受基底结构、强度与活动性的明显控制,构造应力、重力、热力、地幔动力等控制了该分异机制; 强调随时间演变出现构造-沉积分异演化旋回,表现为伸展期裂陷向聚敛期隆坳转变,碳酸盐岩分异台地向统一台地转变。上述控制因素与机制在时空上可以发生复合,导致多类构造-沉积分异作用出现。研究构造-沉积分异作用,可以为重建地球历史、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和改善人类宜居环境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2.
地温变化在气候反馈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理解地温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时空关系对预测全球温度变化至关重要。利用1998 - 2017年石羊河流域的逐日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采用小波分析结合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构建了石羊河流域夏季地温预报模型, 结果表明: 日平均地温预测效果在不同站点均为最佳, 其中预测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7, 3 ℃以内的预测概率均大于84%。其中, 民勤地区地温预测效果最好, 预测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1, 3 ℃以内的预测概率达到86%。日最高地温的预测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高于0.8, 但误差平方和、 标准差较大。永昌地区日最高地温的模拟效果最好, 3 ℃以内的预测概率达到83%。日最低地温的预测与观测值的平均相关系数高于0.66, 3 ℃以内的预报概率高于83%, 但预测值略低。其中, 武威地区日最低地温的预测效果最好, 预测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72, 3 ℃以内的预测概率达到94%。研究成果可为有效弥补干旱、 半干旱区地温观测资料缺失和探讨其与局地气候的关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3.
45.
2008年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径流运行与河道断流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8年塔里木河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41.8×108m3,比多年平均值216.4×108m3多24.9×108m3,偏多11.5%,属偏丰水年;塔里木河阿拉尔站以上3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02.5×108m3,比多年平均值多19.6×108m3,偏多10.7%,属偏丰水年;开都河-孔雀河为38.83×108m3,比正常年份多5.33×108m3,属偏丰水年.四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总水量为29.52×108m3,占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12.2%.其中,阿拉尔站以上3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水量为24.74×108m3,占三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12.2%.2008年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段耗水量21.11×108m3,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72.3%,是塔里木河干流最大的耗水区段;中游段耗水量7.63×108m3,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26.1%;下游段耗水量0.46×108m3,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1.6%.四条源流出山口来水量为偏丰水年,但由于源流耗水严重,入塔里木河水量减少成为特枯水年,2008年暂不向干流下游应急生态输水. 相似文献
46.
47.
浙江桐庐晚奥陶世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首次发现的内潮汐沉积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该内潮汐沉积发现于浙江省桐庐县桐君山地区上奥陶统上部,具有典型的对偶层双向递交层序。据其岩类组合和层序特征,可将其定为韵律性砂泥岩薄互层相。其中发育有特征的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其沉积特征表明形成于开阔的深水斜坡环境,这种对偶层双向递交层序可能为内潮汐的大潮和小潮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卡尔却卡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铁、铜、铅、锌、金多金属矿集区,具有特征明显的构造-岩浆岩带。在分析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接触带等控矿因素与成矿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找矿标志;根据区内的成矿特征,初步认为卡尔却卡多金属矿床为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有斑岩型、夕卡岩型和蚀变岩型3种成因类型,形成斑岩-夕卡岩-热液成矿系统,成矿作用均与中-晚三叠世底侵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49.
50.
据不完全统计,垦区碱化土和苏打化土共有三千余万亩。碱化土集中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南部的古老冲积平原上,以下野地和莫索湾垦区南部面积最大,奇台、五家渠垦区和南疆的焉耆盆地、塔里木河和阿克苏河灌区,中昆仑山北麓平原,也有小面积的分布。苏打化土集中分布在阿勒泰、哈密、焉耆和库尔勒垦区,以及昆仑山北麓的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