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6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423篇
测绘学   300篇
大气科学   325篇
地球物理   428篇
地质学   1136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33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三个陆面模式对新疆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金婷  马柱国  罗德海 《高原气象》2009,28(6):1242-1249
利用实测的大气观测数据建立陆面模式驱动场, 分别驱动Biosphere-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BATS), Land Surface Model(LSM), Common Land Model(CoLM)三个陆面模式, 对新疆地区99个测站的陆面热力过程进行了off-line模拟研究, 对比分析了三个模式模拟结果的异同, 并利用观测的土壤温度检验了各个模式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 三个模式对所吸收的太阳辐射、 地表感热通量、 地表潜热通量和Bowen比的模拟结果有明显差别, 其中CoLM模拟的太阳辐射、 感热通量和土壤温度比BATS和LSM大。用观测的土壤温度对三个模式模拟性能的检验表明 BATS模拟的土壤温度最接近观测值, 大约偏低1℃, 而LSM和CoLM的模拟结果偏高, CoLM模拟的年际变化趋势与观测值相关性达到0.877, 高于另外两个模式的模拟; BATS在天山以北模拟值偏低, CoLM在天山以南模拟结果偏高, LSM模拟的区域分布状况与实际观测最一致。这些结果为研究陆面模式在新疆地区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 对于深入了解新疆地区的陆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华北地区夏季平均水汽输送通量和轨迹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马京津  高晓清 《高原气象》2006,25(5):893-899
利用NOAA HYSPLIT_4水汽轨迹模型及1948—2003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的平均水汽输送通量和轨迹。结果表明,华北夏季水汽轨迹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0—1970年代,华北地区850 hPa上的水汽主要是从南方输送来的,从1970年代开始水汽输送方向变以偏西为主,1980年代至今则以西北为主。另外,华北地区在1960—1964年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存在最大值,1965年以后水汽输送通量值开始变小,1977年后水汽输送通量值较小且保持稳定。水汽输送通量和水汽输送轨迹的变化主要和东亚夏季风的逐渐减弱有关。华北地区1950—2000年代夏季(6~8月)逐月水汽输送轨迹变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83.
伴随着我国盐湖资源开发前进的脚步,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走过了40年的历程。今天,我们迎来了盐湖所建所40周年这个喜庆的日子。在此,我谨代表盐湖所党政领导班子和全所职工,向40年来关注、关心、关怀我所建设与发展、给予我所信任、支持、厚爰的领导、专家和各界朋友们;  相似文献   
84.
马延吉  艾小平 《地理科学》2019,39(3):487-495
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构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省内、外两个角度研究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波动上升,发展趋势良好,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研究期内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子系统上升幅度最大,经济子系统上升幅度最小。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呈“核心-边缘”结构,即长春市水平高、其它地区水平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为“中东部高,西部低”。研究期内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低于黑龙江省,2015年后高于辽宁省;相较辽黑两省,吉林省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85.
气候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影响的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评价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植被退化,对有效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绝大多研究主要分析气候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分析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双重影响少有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这一双重影响对植被变化的贡献程度的主要研究方法——定性-半定量法、回归分析法、残差趋势法、基于净第一生产力的评价方法。综述分析了气候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驱动的主要结论,总结目前各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气候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驱动因素的分解研究,加强模型评价和不确定性量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86.
城乡生活服务需求存在多级分异,当前面向城乡多级需求差异与供给失衡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等值化理论和“以人为本”思想,提出“配置不等价—等值”的城乡生活服务等值化路径,以重庆西部片区为案例区,采用核密度估计与Densi-Graph阈值确定法识别城市核心、城乡结合部、场镇和乡村,以4类城乡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需求差异构建城乡生活服务多级差异评价体系,定量描述城乡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差异及生活服务短板。研究表明:重庆西部片区城乡居民对生活服务需求偏好存在多级差异,由城市核心至乡村,居民的多元需求逐步收敛;乡村居民对公共基础服务需求更为迫切,乡村偏向性的基础设施投放,能够高效推动城乡等值。城乡生活服务等值化程度较低,生活服务水平存在城乡多级梯度差距,表现为城市核心>场镇>城乡结合部>乡村,城乡两极差距为28倍;城市核心与场镇的梯度差距最大,是城乡差距的主要组成。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施行城乡差异化配置,是实现城乡等值的重要手段。本文定量描述了城乡多级需求差异与供给短板,并提出城乡等值化路径与建议,对城乡多级供需关系研究与城乡等值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7.
Systematic microthermometric measurement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PGE-polymetallic deposits hosted in the Lower Cambrian black rock series in southern China were performed, and the results suggest: (1) there exist two types of fluid inclusions. TypeⅠis of NaCl-H2O system with low-medium salinity, and its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Th) and salinities are 106.9- 286.4℃ and ( 0.8- 21.8) wt%NaCl eq. respectively; TypeⅡ is of CaCl2-NaCl-H2O system with medium-high salinities, and its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range from 120.1℃ to 269.6℃ and ( 11.4- 31.4) wt%NaCl eq., respectively. The typeⅡ fluid inclusions have been discover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kind of deposits; (2) two generations of ore-forming fluids were recognized.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PGE-polymetallic ores and carbonate-quartz stockworks in the underlying phosphorites are almost of no difference, they may represent ore-forming fluids at the main metallogenic stage. The peak value of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those fluid inclusions is about 170℃, while their salinities possess a remarkable bimod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ith two peak values of (27-31) wt%NaCl eq. and (4-6) wt%NaCl eq. On the contrary,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carbonate-quartz veins in the hanging wall may represent ore-forming fluids at the post-metallogenetic stage.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and the peak values of salinities are mostly 130-170℃ and (12-14) wt%NaCl eq., respectively; (3) nobel gas isotopic composition analys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microthermometric measurements of fluid inclusions suggest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at the main metallogenetic stage were probably derived from mixing of basinal hot brines with the CaCl2-NaCl-H2O system and seawater with the NaCl-H2O system; (4) in the Early Cambrian, the basinal hot brines were trapped in the Caledonian basins, which we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Craton, and where giant thick sediments were accumulated, and expelled and migrated laterally along the strata because of the pressure caused by overlying sediments. The basinal hot brines absorbed Ni, Mo, V, PGE from the surrounding rocks and were transformed into ore-bearing hydrothermal fluids with the CaCl2-NaCl-H2O system and medium-high salinities, then ascended along faults and mixed with seawater of the NaCl-H2O system, and finally PGE-polymetallic deposits or occurrences were formed in the black rock series.  相似文献   
88.
洪东铭  简星  黄鑫  张巍  马金戈 《地学前缘》2020,27(3):191-201
石榴石是沉积物中常见的重矿物,其可来源于多种岩石,而且不同类型母岩中石榴石具有多样的地球化学组成,因此碎屑石榴石的地球化学分析在沉积物源研究中应用广泛。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可以容易地获得单颗粒碎屑石榴石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可借此探讨其母岩类型,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中酸性火成岩和部分变沉积岩来源的石榴石通常都具有高Fe、Mn的特征,不易于区分。本文系统地收集了不同岩石类型的石榴石微量元素数据,尝试利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差异性对碎屑石榴石物源分析进行补充。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石榴石的稀土元素(REE)组成与钇(Y)元素指标可区分中酸性火成岩和变沉积岩来源的碎屑石榴石;(2)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及所对应的变基性岩石(榴辉岩)中石榴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相近,但部分橄榄岩来源的石榴石在镨/钬(PrN/HoN)值和重稀土总量(ΣHREE含量)上与辉石岩和榴辉岩的有显著差别,这一特点可运用于以基性岩母岩为主的碎屑沉积物源研究中;(3)夕卡岩中的石榴石在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上表现为高度一致的高Ca特征,而稀土元素组成具有两种典型的分配模式,岩浆型(指示富铁、氧化环境)与热液型(指示富铝、还原环境)。综上所述,石榴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沉积物源分析研究中,是其主量元素物源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89.
分布于湖南东北部的石蛤蟆岩体侵位于新元古代地层中。由微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两期侵入体组成。通过锆石SHRIM PU--Pb法测得岩体侵位年龄为157土2Ma(2d),MSWD=0.98,成岩时代为晚侏罗世。SiO2=68.26%~68.53%,K2O/Na2O=1.37~1.59,岩石属镁质、准铝质-微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Rb/Sr较低(0.40~0.56);乏REE较高(171.48~183.81),Eu为弱负异常(δEu=0.86~0.93),(La/Yb)N=27.11~45.87;具较高的eNd值(-5.11)和高T2DM(1.63Ga)。综合研究表明,石蛤蟆花岗岩为混合源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其花岗岩浆有大量幔源物质加入。讨论认为岩体形成于构造体制转换下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造山晚期张弛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0.
沉积岩中烷烃的氢同位素有潜在的古降水同位素意义,但是成岩作用有可能改变原始同位素信息,从而难以用于恢复古降水同位素。然而,判断烷烃氢同位素值(δD)是否受到了成岩改造作用在学术界尚无统一标准。本文以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盆地渐新世末期到中新世早期的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对样品中正构烷烃和植烷(Ph)δD值以及藿烷、甾烷类的成熟度指标进行了测定。Ph与nC18正构烷烃的δD值分别为–105‰-–139‰和–267‰-–324‰,两者间平均相差–170‰,暗示正构烷烃原始δD值基本处于未改变的状态。藿烷、甾烷类的成熟度指标显示样品在未成熟到低成熟范围内有较大变化,但各成熟度指标与 Ph、nC18正构烷烃的δD值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弱,表明这些成熟度指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烷烃δD值是否遭受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