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399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2016年10月13~21日,第10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有史以来的首次千人大会。会议围绕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交通、能源、海洋、城市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工程地质教育及学科发展等议题设立6个分会场、1个专题讲座和1个青年专场,举办了21个特邀报告、58个主题报告、220个分组报告、19个青年专场报告,为工程地质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广泛沟通、深入探讨及洽谈合作的平台。本次会议展示了我国工程地质基础研究的丰硕成果,体现了工程地质技术创新应用实用的鲜明特点,凸显了工程实践服务国家战略、冲刺难点热点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工程地质事业蓬勃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542.
伍红雨  翟志宏  张羽 《暴雨灾害》2019,22(4):303-310

气候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认识大湾区的气候变化规律是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利用1961-2018年大湾区26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湾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8年,大湾区观测站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一致性变化是其最主要的特征,近58 a来大湾区年平均气温以0.22℃·(10 a)-1的升温速率显著上升,高于广东省同期升温速率0.18℃·(10 a)-1,低于中国、亚洲同期升温速率。顺德、番禺、斗门、深圳、广州、南海是大湾区年平均气温上升最明显的地区,而惠东、澳门、增城相对升温最低。近58 a大湾区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年日照时数以60.1 h·(10 a)-1的速率显著减少,减少速率远高于同期广东省平均和中国平均。1961-2018年广州年降水量增加明显,而香港、澳门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43.
1996年春,安顺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倒春寒天气。本文分析表明(1)500hPa高原到孟加拉湾高度场显著偏低。(2)700hPa切变线系统维持且倔强。(3)在我省中部以及南部静止锋的维持以及北方强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是造成今春倒春寒天气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4.
本文用“保风投影法”对1980年2月29至4月1日的每天02时、08时、14时、20时(北京时间)进行了高原地面天气图分析。发现天气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颇好;高原高压和蒙古高压的强度变化趋势相反;西南低压与高原冷空气活动也有此强彼弱的关系;高原新生槽在地面上的反映清楚。  相似文献   
545.
贵州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伍红雨  王谦谦 《高原气象》2006,25(6):1120-1126
利用美国NCEP/NCAR月平均高度及风场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了贵州多、少雨年夏季环流的平均距平场特征.结果表明:贵州多、少雨年夏季环流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多雨年南亚高压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脊线明显偏南偏西,且影响贵州的印度西南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季风较常年也偏强,影响贵州的中、东路冷空气强.少雨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脊线较常年明显偏北,其它环流特征与多雨年相反.  相似文献   
546.
为提高城市建筑规划的质量与效率,在GIS系统中采用了BIM信息进行城市建筑规划,并在城市建筑空间分析上进行了一些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将微观领域的BIM信息和宏观领域的GIS信息的相互操作,能够满足查询与分析空间信息的需要,是未来城市GIS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7.
伍红雨  杨康权 《气象学报》2011,69(2):234-248
分析散度及其变化是进行暴雨研究的途径之,而传统的散度方程不能显示包含热力场分布影响散度演变的问题。因此,利用陈忠明等导出的新型散度方程和NCEP/NCAR(1°×1°经纬度)再分析资料,针对贵州省2007年7月25—26日持续性大暴雨天气过程,通过计算新型散度方程中的各项,定量诊断分析大气运动的正压非平衡强迫、湿斜压非地转与风垂直切变耦合强迫在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与地面1、6h降水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正压非平衡强迫、湿Q矢量与垂直风切变的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导致辐合增加与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强降水主要发生在近中性或弱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大气运动的正压非平衡强迫导致辐合增加是强降水过程的触发机制;在暴雨维持和增幅过程中,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在强降水的维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强降水过程发生后,才存在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作用,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作用是暴雨增幅的动力机制。未来6小时强降水发生的区域、降水强度、中心位置与散度演变的强负值区变化一致。新型散度方程对强降水预报有指导意义,可以作为诊断散度场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548.
利用华南19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ERSST V5)及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采用相关、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22年华南“龙舟水”异常与大气环流及海温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2022年“龙舟水”期间,东亚大槽、东北冷涡偏强,南下冷空气偏强,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支槽均偏强,在华南存在明显的水汽辐合。2022年发生的拉尼娜事件,大气环流对其有明显响应,Walker环流增强,华南对流明显加强,菲律宾以东存在异常反气旋环流,副高加强导致其西北侧的西南风加强,向华南水汽输送显著增强,同时华南存在显著的上升运动。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异常导致2022年华南极端“龙舟水”。  相似文献   
549.
近49年贵州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利用近49年(1951-1999年)贵州省19个站和全国160个站月降水资料,采用模糊聚类分析,EOF分析,功率谱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贵州降水气候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州降水具有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贵州夏季降水异常存在2.8年的显著周期,贵州夏季降水与长江、淮江流域夏季降水呈同位相,而与陕、甘、宁交界处的夏季和水呈反位相关系。  相似文献   
550.
通过深入分析3DGIS与BIM的应用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从数据集成、功能集成和应用集成3个方面对3DGIS与BIM进行了集成,并着重对数据集成进行了分析。以开发田田广场地铁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详细说明了三维基础地形数据生成、Revit数据转换集成、田田广场与地铁车站的一体化漫游、3DGIS与BIM信息的联动协同、BIM模型的空间管理、3DGIS与BIM集成的设施与部件管理,以及应急管理等功能的开发和实现,验证了该集成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