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0篇 |
免费 | 125篇 |
国内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篇 |
大气科学 | 100篇 |
地球物理 | 25篇 |
地质学 | 399篇 |
海洋学 | 28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35篇 |
自然地理 | 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512.
513.
锦屏大理岩真三轴岩爆试验的渐进破坏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高储能岩体快速卸荷变形破坏机制,设计了锦屏大理岩岩爆试验,对岩爆试件的宏观破坏特征、声发射过程等进行研究。根据以往真三轴岩爆试验特征进行了全程和非全程试验,记录其过程及声发射特征。对比分析两者的宏观破坏特征,解释了岩爆试验的渐进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理岩岩爆试验中,岩石试件的宏观破坏是由表及里的;张性裂纹的出现要早于剪切裂纹,剪切裂纹搭接相邻的张性裂纹(或临空面)形成圈闭,圈闭内的岩石碎块出现剥离或以一定初速度弹射;剪切面上岩粉的存在意味着剪切裂纹萌生扩展过程伴随着大量弹性应变能的释放;与其他的岩爆分类和机制相比,岩爆渐进破坏观点能够较好地解释岩爆机制。 相似文献
514.
水工环地质工程勘查工作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勘察力度的把握要十分严谨,避免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对此,通过对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概述,阐述了水工环地质勘查的含义、应用范围以及工作重点;分析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当前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有效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优化策略;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升水工环地质工程勘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水工环地质工程勘查工作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15.
水稻稻飞虱概率预报的气候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飞虱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水稻害虫,常以褐飞虱(Nilapatvata,stal),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两个种类为主。它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随气流运载飞行,遇雨水降落稻区危害。以往对此虫的预报方式,是依据异地虫源多少,食料条件,以及长期天气预报等来定性预报其发生程度,往往出现偏差。近年来,作物病虫的概率预报已作为一种方向,运用现代工具,进行历史资料数理分析,建立预报模式,定量的科学预报。因此,气象历史资料各因子的相关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根据我州三都县植保站与气象局1982~1991年10年的两种飞虱发… 相似文献
516.
依据禄丰县川街剖面修订了昆明小区曾经使用半个多世纪的上、下禄丰系(群、组)岩石地层单位,厘定并重新命名了禄丰组(包括沙湾段和张家坳段),新建川街组、老罗村组、麻地山组,沿用安宁组,首次在禄丰区域内划分出上侏罗统。结合各组产出的化石,建立起侏罗纪早、中、晚3套脊椎动物群序列。进一步的考察研究又确认出昆明小区存在上三叠统舍资组和侏罗系的连续沉积。通过对比,确定昆明小区中侏罗统川街组底部和上侏罗统安宁组顶部,缺失楚雄小区张河组下部“绿砂岩段”和妥甸组上部“黄色泥岩段”。首次发现晚侏罗世妥甸组昆虫化石,昆虫化石的类型和叶肢介等门类化石有别于北方动物群。依据这些研究成果提出康滇地层分区侏罗系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517.
0.1GPa块状榴辉岩脱水部分熔融:局部熔融体系和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湖北英山东冲河含有含水矿物黑云母和角闪石的退变质榴辉岩块状样品, 在0.1 GPa的恒压下, 分别进行了750、800、850、900℃四个温阶、恒温加热4 h的开放体系的脱水部分熔融实验.熔融从含水矿物的脱水暗化开始, 850℃时出现玻璃质熔体.镜下观察显示, 熔体主要分布在后成合晶边界、熔融程度最高的样品顶端、石英颗粒边界及裂隙内部这3个局部熔融体系内.受局部体系内部物质组成的控制, 同一温阶、不同体系内的熔体成分变化很大, 呈基性、中性和酸性.随着温度的升高, 同一体系内的熔体成分均向酸性方向演化.该实验结果表明, 恒压下局部熔融体系内物质组成的不同和温度的变化是影响熔体成分的2个重要因素, 这为理解榴辉岩块状样品的脱水部分熔融行为及与其他基性变质岩类的熔融行为进行对比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18.
北部湾区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水鸟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及其附近的克溪村、交东村、贵明村和榕树头村的虾养殖塘区,开展水鸟调查;随机在虾养殖塘中采集水样,测量虾养殖塘的水深、水温和盐度,计算虾养殖塘的水域面积,测定水样的pH和溶解氧含量,分析水体指标与水鸟种群数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在虾养殖塘区,共记录4目7科23种水鸟,其中,有3目3科5种水鸟为留鸟,有2目5科18种水鸟为冬候鸟;虾养殖塘水体的水深、水温、盐度和pH以及水域面积、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都对水鸟选择其作为栖息地有一定影响;冬季虾养殖塘水体的水深和春季的水域面积对水鸟种群数量的影响分别能解释总影响的28.51%和55.73%;冬季和春季,白鹭(Egretta garzetta)对虾养殖塘水环境的变化反应最敏感,水深对迁徙水鸟特别是鹬科水鸟种群数量的影响较大;水深和水域面积是迁徙水鸟是否选择虾养殖塘作为栖息地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19.
净初级生产力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控制大气CO2的上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动研究的基础。采用气象数据、MODIS NDVI数据,运用改进的CASA模型对金沙江流域(云南部分)的净初级生产力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域初级生产力最大值达到1 382.39 g/m2,平均为719.54 g/m2;在空间分布上,中游[751.21g/(m2·a)]上游[714.42 g/(m2·a)]下游[693.00 g/(m2·a)];流域的净初级生产力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干湿季分明,雨季[612.26 g/(m2·a)]的生产力明显高于干季[107.08 g/(m2·a)],秋季又较春季为高;净初级生产力受植被类型、温度、降水等因素的影响明显。用遥感的方法对区域的NPP产量测算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研究结果为NPP动态研究和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