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SAR对南沙群岛暗礁的成像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原理及南沙群岛潮流,波浪状况,通过研究潮流,波浪对海表现微尺度波的调制机理,结合两者ERS-1 SAR图像论述了SAR在南沙群群岛暗礁具有成像能力。  相似文献   
132.
宋挺  张军毅  李旭文  朱家民  胡俊 《湖泊科学》2022,34(4):1384-139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体富营养化,在过去几十年中蓝藻水华改变了全球的淡水生态系统.蓝藻因独有的藻蓝蛋白而大多呈现蓝绿色,因此其水华也常称为蓝绿藻水华.然而随着蓝藻水华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是监测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常在水体中发现蓝藻水华出现黄化的现象.例如,太湖出现的黄色蓝藻水华,冬春季以长孢藻属(Dolichospermum)水华为主,夏秋季以微囊藻属(Microcystis)水华为主.即使外观看起来是蓝绿色的蓝藻水华,但仔细观察形成蓝藻水华的群体颗粒,也有部分呈现黄色,反之亦然.实际上,鉴于色素组成的差异性,也许水体中就没有两个颜色完全一致的蓝藻群体颗粒.目前对于黄色的蓝藻水华及其形成机理,国内外鲜有报道和研究.光照和氮限制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原因.在关注蓝藻水华黄化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和研究这些颜色变化给蓝藻水华及水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对水生态管理工作的启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大方县暴雨及其灾害特征,提高当地暴雨预报服务能力,为地方政府防洪部署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大方县国家气象观测站和乡镇自动气象站2013—2022年逐日降水资料、灾情资料,结合大方县地形、河流分布特点,统计分析近10 a大方县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各乡镇暴雨、大暴雨的致灾特点。【结果】大方县年均暴雨日、大暴雨日分别为14.8 d、3 d,且有增加趋势,暴雨、大暴雨主要出现在5—9月,均呈单峰型分布,暴雨的峰值出现在6月,大暴雨的峰值出现在7月,最早暴雨初日为4月18日,最晚暴雨终日为10月5日。【结论】大方县暴雨及大暴雨主要出现在南部、西部及北部乡镇,中部出现暴雨的次数较少,其分布特征与地形和水域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位于迎风坡或水域附近的乡镇出现暴雨的频次高于其他乡镇。从暴雨灾情分布来看,致灾性暴雨出现在6、7月居多,与暴雨日、大暴雨日的月分布趋势相同,乡镇暴雨致灾频率大多在10%~30%之间,分布特征不明显;大暴雨致灾频率较高,在南部、北部海拔落差大或位于河谷地带的乡镇致灾性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34.
为解决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地区不同泥浆体系的裂缝识别精度低 、参数定量化难度大 、有效性评价困难等问题,以研究区巴什基奇克组储集层为例,综合测井新技术、优化参数算法和筛选裂缝发育控制条件等,提出一套致密油气藏裂缝性储层测井识别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岩心刻度成像测井、软件偏心校正及声电成像识别裂缝等定性评价裂缝;其...  相似文献   
135.
在ArcGIS软件支持下,构建福州交通网络数据库,并结合多种数据和多种分析方法对福州地铁1、2号线路的交通进行了可达性评价.首先通过ArcGIS中的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建模等手段对地铁沿线的道路网分布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地铁1、2号线建成后将大大缩短通行时间,提高了城市外围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其次,利用网络分析工具计算得出地铁将平均减少市民出行时间8.88min,减少地铁沿线出行时间11.6min,在出行高峰期的影响更为显著,可减少将近20min.研究结果可为交通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6.
采用2019-01~2022-03共90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基于PS-InSAR技术对天津市及其周边地区(下文简称“天津区域”)地表形变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沉降主要发生在天津市外围,其中邻近天津市的河北省胜芳镇最大地面沉降速率达80 mm/a。为探究天津区域沉降内因,结合随机森林土地分类结果分析地表形变的地理分布特征,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7.
丁毅 《地质与勘探》2020,56(5):1050-1056
金刚石矿是我国的急缺矿种,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过去的 50 年中国在寻找金刚石矿上始终没有取得突破。在科学理解金伯利岩火山地貌形态的基础上,利用卫星影像识别技术,建立一个地区金伯利岩的卫星影像识别标志,能够在金刚石矿靶区范围内有效地缩小目标。这些都是要建立在野外和室内的反复认证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世界著名的博兹瓦纳境内两个著名的金刚石矿,结合山东临沂和湖南常德地区的具体实例来推断金伯利岩的存在。在寻找金伯利岩时,理解金伯利质火山是玛珥-管道火山体是寻找金伯利质火山管道的基础,重视对低平圆形地质体成因的研究,建立一个地区的小型圆形地质体的卫星影像识别标准是一个野外和室内反复验证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8.
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基础早期热稳定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鑫  杨斌  陈继  赵静毅  芮鹏飞 《冰川冻土》2020,42(4):1202-1212
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带来的热扰动削弱了桩基础的早期热稳定性, 降低了桩基承载力。通过早期热稳定性影响因素、 热稳定性对承载力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三个方面对钻孔灌注桩基础早期热稳定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表明: 首先, 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基础具有热扰动范围大、 回冻时间长的特点, 其中水化热及胶凝材料、 入模温度、 成孔方式作为主动影响因素是热扰动的主要来源, 桩基特征及冻土工程地质条件作为间接因素也对早期热稳定性产生次要影响; 其次, 钻孔灌注桩热扰动显著降低了桩基早期的承载力, 延缓了上部结构施工时间; 在削弱桩基早期热扰动方面, 人工制冷、 热管等措施具有良好的加速回冻效果。基于桩基承载力与冻土地温的密切关系, 未来还需进一步定量评估冲击钻成孔施工方式、 灌注桩施工季节、 群桩设计参数对桩基早期热扰动的影响, 深入认识早期热扰动作用下桩基承载力的变化规律、 设计荷载与冻土蠕变的关系及其对工期的影响, 并研发施工更加便利、 效果更加显著、 适用范围更广的低水化热胶凝材料和钻孔灌注桩控温措施, 有效提高钻孔灌注桩早期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9.
王志刚  支毅乔  吕永红 《遥感学报》2009,13(S1):150-153
遥感试验场是遥感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遥感应用从定性走向定量化阶段的产物。文章综述了遥感综合试验场的建设, 场区地理下垫面状况, 试验场的技术体系构成, 并叙述了试验遥感的初步成果和进一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0.
地质灾害预先发现、规模预测、受灾损失预测是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尽管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丰富,但此前并未建立全面、智能的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体系。本文通过广泛收集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数据,选取了地形、地质、植被、气象水文、人类活动等方面的13个因子,通过训练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并根据降雨实况和预报数据的粒度构建短中期和长期趋势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WebGIS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趋势预测预警系统。系统功能丰富,包括数据管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短中期和长期多尺度趋势预测等功能模块。系统首次实现了与传感网的直接对接,使传感数据能实时参与计算,保证了预测结果的及时性。通过历史灾、险情回代验证,建立的短中期和长期趋势预测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能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