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笔者通过多年来JX4A微机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连接Microstation 95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实践,在本文中提出作业过程中的有关应用,供广大读者参考,有不对之处望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32.
水泥—丙烯酸盐复合浆液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水泥-丙烯酸盐复合浆液是在丙烯酸盐浆液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复合浆液,它既保留了丙烯酸盐浆液流动性好,固结体弹性好的优点,又大幅度地提高了浆液的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因此在注浆时可以带来良好的综合灌注效果,还对复合浆液的粘度和强度进行了试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33.
运用AutoCAD与Geomedia的ActiveX Actomation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利用VB开发了AutoCAD数据转换程序,从AutoCAD数据库中提取实体的图形和属性数据,经转化转入Geomedia数据库中,解决了数据转换中的几个技术关键问题,做到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完全匹配,达到有效转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该文首先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江淮入梅前后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特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江淮入梅前期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副热带高压首先在太平洋中部增强北跳, 而后向西扩展导致太平洋副高西部脊 (120°E) 的增强北跳。进一步分析表明, 在太平洋中部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北跳和西伸之前, 副热带高压南侧ITCZ中对流和孟加拉湾北部的对流活动明显并且都经历了一次增强活跃过程, 这意味着热带ITCZ和孟加拉湾北部对流的异常活跃可能对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北跳西伸产生影响。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结果表明, 赤道中太平洋ITCZ中对流异常活跃不仅可导致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北移, 而且还可导致副热带高压西伸, 与诊断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5.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总被引:170,自引:8,他引:170  
黄河上游地貌和新生代地层研究表明,30~3.4Ma是一个构造长期稳定、气候炎热和红色盆地广泛发育的时期,形成分布很广的夷平面,即青藏高原的主夷平面,上有风化壳及古岩溶残留。3.4Ma开始,青藏高原整体抬升,主夷平面被分割、解体,盆地中红色碎屑建造强烈变形,开始以扇砾岩为主的内陆磨拉石沉积。其后,在2.5Ma和1.7~1.66Ma相继发生强烈隆升,青藏高原地貌总轮廓形成,黄河现代水系格局出现,总称之为青藏运动(A,B,C三幕)。随后,黄河及其支流发育一系列阶地,记录了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及黄河溯源侵蚀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6.
化学光谱法测定化探样中痕量金的工作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男  万兵 《地质实验室》1992,8(3):171-172
  相似文献   
37.
西宁大墩岭剖面黄土地层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珍  马海洲 《青海地质》1992,1(1):26-32
  相似文献   
38.
多次覆盖技术作为一种增强信号、压制干扰的方法,广泛用于地震勘探工作中,可以大大提高有用信号的信噪比。本文作者把多次覆盖技术引入探地雷达测量工作中,通过与剖面法作对比试验来论证多次覆盖技术在探地雷达勘探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缺点。作者根据试验资料总结探地雷达工作中雷达波传播规律、工作参数、资料处理方法,对丰富探地雷达勘探技术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9.
宁南雀珠山地区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灯影组灰白色白云岩中上部或顶部,并受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以铅锌硫化物为主,主成矿元素铅锌的资源量可达超大型以上,属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该区及外围均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0.
成都平原红土堆积的磁性地层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中 《中国科学D辑》2007,37(3):370-377
摘要 本文对四川双流县胜利和黄甲两个红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并且利用沉积学、地球化学及孢粉分析方法探讨了地层的沉积成因及形成环境. 磁性地层的研究结果显示出, 在两个剖面中, B/M界限均位于网纹红土的上部, 并且在剖面的中下部记录了松山负向期的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带, 说明成都平原网纹红土的母质形成于第四纪中期. 沉积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成都粘土、部分网纹红土的母质与川西黄土一样属于风尘沉积. 孢粉分析结果揭示出, 网纹红土母质形成的第四纪中期, 成都平原的植被为针叶林, 气候经历了温凉较湿-寒凉较湿-温和或温凉较湿的变化. 第四纪中期成都平原相对寒凉-温凉的气候特征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以及冰冻圈范围的扩张可能是造成该区气温较低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