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1篇 |
免费 | 89篇 |
国内免费 | 12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9篇 |
大气科学 | 59篇 |
地球物理 | 75篇 |
地质学 | 307篇 |
海洋学 | 67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65篇 |
自然地理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4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grazing pressure of heterotrophic nanoflagellates(HNF) on bacteria assemblages in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YSCWM) area in October, 2006.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NF abundance ranges from 303 to 1 388 mL-1, with a mean of 884 mL-1. The HNF biomass is equivalent to 10.6%–115.6% of that of the bacteria. The maximum abundance of the HNF generally occurred in the upper 30 m water layer, with a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urface layer abundance greater than middle layer abundance, then bottom layer abundance. The hydrological data show that the YSCWM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typically 40 m beneath the surface. A weak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abundances of HNF and bacteria in both the YSCWM and its above water layer. One-way ANOVA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abundance of HNF and bacteria differs between inside the YSCWM and in the above water mass. The ingestion rates of the HNF on bacteria was 8.02±3.43 h-1 in average. The grazing rate only represented 22.75%±6.91% of bacterial biomass or 6.55%+4.24% of bacterial production, implying that the HNF grazing was not the major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bacterial loss in the YSCWM areas. 相似文献
102.
103.
本文旨在根据我们在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中的体会,对应用GPS建立城市和工程控制网,GPS快速定位技术的应用,GPS网平差计算软件的应用,GPS实时差分技术(RTK或RTG-PS)的应用以及GPS定位中的坐标转换问题,笔者简要地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本文对SOM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改进,在标类的过程中采用3个策略加以控制,对初始产生的自组织映射图进行调整。通过改进,那些映射到可靠神经元的像素得到了很好的分类,而那些映射到不可靠神经元的像素都被作为不可分像元而提取出来。继而,从混合像元分解的角度来对这些不可分像元进行处理,按类型分解的思想确定混合像元的类别,实现对不可分像元的分类。将SOM神经网络和混合像元分解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应用于高光谱图像的分类中,通过实验表明了该方法能较好地改善分类效果,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7.
鄂尔多斯盆地柳林地区早奥陶世冶里期沉积以浅灰色中薄层泥质白云岩为主,发育大量竹叶状碳酸盐岩。不同类型的竹叶状碎屑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笔者对研究区剖面内的竹叶状碎屑进行分析和研究后认为,竹叶状石灰岩的形成可以分为早期沉积物的形成和早期沉积物的破碎、搬运和再沉积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8.
109.
针对传统电渗法治理淤泥质土过程中排水效率低且治理后土体不均匀等问题,从改变软黏土颗粒自身持水特性角度出发,提出采用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联合电渗法治理淤泥质土的思路。利用自制的一维电渗固结试验装置,探究絮凝−电渗法联合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絮凝剂掺入比对电渗排水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电渗法相比较,絮凝剂 APAM 的掺入减少了软黏土颗粒表面的结合水膜厚度,使得淤泥质土的前期电渗排水速率和累计排水量显著提升,从而降低了电渗法的平均能耗系数;同时,絮凝剂高分子长链的“吸附架桥”作用增强了土颗粒的黏结力和絮凝沉积效果,有效缓解了电渗过程中细小黏粒迁移集聚而造成的阴极淤堵问题;治理后淤泥质土的抗剪强度大幅增高,土体的均匀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当絮凝剂 APAM 掺入比为 0.30% 时,土体的电渗排水固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应用卫星云图与数值模拟结果对2000年6月2日发生的一次影响江苏的江淮气旋暴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阐述了这次暴雨过程表现的MCS基本特征。分析表明:MCS的形成可以由几个中β尺度对流云或对流带开始,在特定的环境场中汇合成合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维持湿度平流,低层到中层有暖平流,骨强偏南风急流伸向形成区,同时在其东北方向有一支高空西风急流相耦合;低层的辐合、整层凝结潜热的释放、垂直运动的增强、高层的辐散引起的正反馈机制是MCS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