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288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冰川剪切滑动带中的碎屑冰冻体存在融化风险,这严重影响了冰川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为了研究融化过程对碎屑冰冻体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引入融冰率定量评估融化程度,对正融碎屑冰冻体试样开展了室内直剪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正融碎屑冰冻体的有限-离散元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了融冰率和碎石含量对碎屑冰冻体剪切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融化过程显著降低了峰值剪切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强度参数与融冰率的关系可用线性准则表达;正碎屑冰冻体剪切强度急剧劣化的主因是孔隙冰融化导致的冻土-孔隙冰界面黏聚力降低;当融冰率从2%增加到4%,试样变形模式由应变软化过渡为应变硬化,破坏模式由粗糙的“锯齿状”过渡为平滑的“圆弧状”;随着碎石含量增加,碎屑冰冻体剪切强度明显降低,降低幅度随融冰率的增加而减小。该研究可作为冰川稳定性评价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52.
活断层地震地表破裂“避让带”宽度确定的依据与方法   总被引:44,自引:16,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不同类型活断层产生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和跨断层探槽地质剖面的地层强变形带宽度等观测事实 ,结合地面建筑设施毁坏带与活断层密切的空间位置关系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确定了活断层“避让带”宽度为 30m。各活断层更为准确的避让带宽度可通过分析跨断层探槽地质剖面上地层的变形特征加以验证或修订 ;活断层斜列阶区、平行次级断层围限区、走向弯曲区等特殊地域的避让带宽度为这些地域宽度与两外侧各 15m之和。建议有关部门进行活断层“避让带”立法与执法管理 ,并加强活断层鉴定及其地表活动线几何结构形态的准确定位工作 ,积极而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553.
据海外媒体报道,近段时间台美就买卖大型预警雷达“铺路爪”一事打得火热,台美双方对此都充满信心,他们都认为,“铺路爪”雷达完全是一种辅助性自卫武器,况且是美国即将“淘汰”的装  相似文献   
554.
本扼要地介绍了我们用于未来空间天观测的宇宙γ暴探测器的结构设计、性能和测试等。该探测器采用BGO晶体作为闪烁体的闪烁计数器,探测几何面积45cm^2,能量分辨率23%(662Kve)。  相似文献   
555.
本文描述1989年6月15日在AR5533活动区观测到的一个耀弧事件,给出这个事件全过程的Nα和偏带照片。并得到结果为1.第二足点与耀斑初始位置相距3.5万公里;2.从小致密耀斑的增亮到发射物质沿弧传播到达第二足点的时间为7分钟;3.发射物质的平均水平流速为130公里/秒。  相似文献   
556.
557.
马文运 《地质论评》1983,29(6):545-552
第四纪河谷金刚石砂矿具有品位高、质量好、埋藏浅和易采易选等优点,因此,研究其分布与富集规律,对有效地进行砂矿普查与勘探是极为重要的。众所周知,控制砂矿成矿因素诸多,但笔者认为,在有丰富的矿源体(系指金刚石原生矿、古砂矿)补给金刚石的条件下,能否形成河谷砂矿,主要取决于新构造运动所制约的河谷纵剖面形态及其比降的大小,以及所支配的堆积  相似文献   
558.
559.
本文主要对甘蒙交界处的桃花拉山—红流沟一带赋存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原生石榴石矿和次生冲积型石榴石砂矿从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岩浆作用、石榴石矿化特征、矿石组分、矿床成因、赋存状态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并对其找矿标志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560.
在1:25万琼海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海南岛北部地区出露的一套早、中更新世形成的基性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研究,新创建多文组,并进一步划分为上、下段,分别代表早更新世晚期一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中晚期形成的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其层位比道堂组、石山组低,且岩性组合存在差异。对该组的分布范围、岩性、岩相、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