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12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41.
142.
143.
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床的三级控矿构造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不同等级体制的构造分别控制了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的区域、矿化集中区以及矿床和矿体的分布和产出。在一个次级大地构造单元或成矿带内,造山型金矿大多产于构造边界和/或深大断裂旁侧(即造山带构造边界和/或深大断裂是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的第一级控制构造)。发育在上述深断裂旁侧的大型剪切带,控制了矿化集中区或矿田范围内金化探异常和造山型金矿床的分布和产出,是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的第二级控制构造。上述大型剪切带派生的褶皱和断裂系统,是造山型金矿床的第三级控矿构造,它们控制了矿体的分布和产出,滩间山、大场金矿床是褶皱控矿的良好例证,而五龙沟金矿床则是与剪切带伴生的断裂-裂隙系统控矿的典型实例。相比之下,受控于褶皱的金矿床中矿体规模较大、空间上变化较小。上述造山带构造边界和/或深大断裂、大型剪切带和大型剪切带派生的褶皱和断裂系统主要是区域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它们具有大致相同或互相联系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特征,后者通常是前者的派生、低序次构造。因此,这3个不同级别的构造,构成了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系统。  相似文献   
144.
该系统主要包括雨量监测子系统、水位监测子系统、库区专业预报服务子系统和库区控制中心四部分。系统运行后,库区防汛值班人员坐到值班室就可以通过微机随时了解到水库水位和水库上游面雨量实况,同时还能通过互联网浏览由市气象台专门制作的水库防汛专业气象服务网页,获取库区长、中、短、临近预报、流域面雨量预报和库区附近县(市)的历史资料、最新天气实况资料和天气预报信息。  相似文献   
145.
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皇甫行丰 《河南地质》1997,15(4):283-287
本文结合小杨庄水源地重点介绍了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体会,强调了建立概念模型前,一定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行使全面分析,以使数学模型尽量符合实际原型。  相似文献   
146.
南极昭和站平流层臭氧变化与NAT凝结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南极昭和站的臭氧和气象探空资料,分析了昭和站上空平流层内几个等压面(20,30,50,70,100和150 hPa)上臭氧变化与硝酸·三水合物(分子式HNO3·3H2O,记为NAT)凝结温度的关系,给出了臭氧变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7.
呼包平原环境地质特征与砷中毒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野外现场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手段和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环境地质特征与砷中毒的关系。结果表明,本区的饮水砷中毒与环境地质条件、水源类型和水质有关。巨厚的淤泥质沉积和厌氧环境为砷的富集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条件;浅井水是与砷中毒关系最为密切的水源类型;水中的三价砷在诱发砷中毒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南通市建设用地扩张情景模拟与景观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城镇化进程快速、区位条件特殊的南通市作为案例,集成CLUE-S模型与Auto-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适合不同情景的建设用地扩张的动态分布模型。通过1987年以来遥感影像获取的4个时段的南通市建设用地增长时空特征分析提取先验知识规则,模拟在基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情景下建设用地增长与空间布局,通过景观学知识分析其空间扩张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南通市建设用地扩张剧烈,空间上围绕城区和乡镇中心快速蔓延,呈现“轴线增长-内部填充”交替的周期性波动规律。Kappa系数与模拟正确率(PCM)显示,构建的复合集成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应用于对未来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未来建设用地扩张集中在城镇周边,其中在经济发展情景下还有向东部沿海滩涂扩展的趋势。由于扩张剧烈,在建设用地集中区呈现出融合成更大面积分布区的现象。建设用地空间扩张的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均较高,景观格局趋于不稳定,破碎化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149.
阿加隆洼金矿是近年来在甘孜-理塘断裂带发现的一个中型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广泛,具多期次,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绿泥石化等.文章在介绍阿加隆洼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论述,并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化蚀变岩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尤其与硅化、碳酸岩化、黄铁矿化最为密切,并且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的流体 - 岩石反应,造成金的沉淀、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0.
风火山盆地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包括下部连续沉积的早始新世—早渐新世风火山群和早渐新世雅西措群,以及不整合其上的早中新世五道梁群。风火山地区的砂岩铜矿全部产于风火山群1岩组的灰(绿)色砂岩层中。采自风火山群1岩组含矿层和非含矿层中的3个磷灰石样品,分别获得了(22.5±2.3)Ma、(33.1±6.0)Ma和(28.0±3.6)Ma的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其中33.1~28.0 Ma代表了该地区砂岩铜矿的成矿年龄.22.5 Ma则代表了成矿后构造热事件的年龄。风火山砂岩铜矿的成矿年龄处在其上覆的雅西措群沉积年龄范围内.显示砂岩铜矿是盆地早期沉积物压实脱水流体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