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居民点整理将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缩短城乡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222.
华北地区晚中生代重大构造转折的地质证据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华北地区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分别发生了两次不同性质的岩浆活动,早期形成一套高锶石英闪长岩,另一期为钾玄岩系。两套岩石分别代表地壳加厚和减薄的构造背景,两次岩浆活动的转折期大致在130Ma左右,此外,华北地区自垩纪广泛分布的碱性岩同样表明区域内在白垩纪曾发生过强烈的岩石圈伸展作用。这一地质特征与区内盆地地震剖面、造山带构造活动年龄、变质核杂岩的年龄、早向坚世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和运动速率的改变以及郯庐断裂左旋运动年龄等地质资料相佐证。因此华北地区岩石圈减薄作用主要发生在早向垩世时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华北地区中生代重大构造发生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23.
帕默尔旱度模式的进一步修正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正确评估干旱,根据帕默尔旱度模式的思路和1986年安顺清等人修正的帕默尔旱度模式,我们以济南、郑州和太原3站逐年逐月气温和降水等作为基本资料(1961~2000年),以哈尔滨、佳木斯、呼和浩特、沈阳、北京、固原、西安、汉中、青岛、德州、运城、长沙、武汉、南昌、杭州、福州、广州、昆明、南宁、成都和贵阳21个站的有关资料(1961~2000年)为权重因子修正资料,并且在计算可能蒸散时选用了FAO推荐的彭曼-蒙蒂斯公式。另外0~20 cm和20~100 cm土层的土壤田间有效持水量根据我国测定的资料和土壤特性确定,对帕默尔旱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修正。利用此模式计算了我国北方地区139个站点(1961年1月~2000年12月)的帕默尔指数值。将计算的帕默尔指数值与一些文献记载的实际旱涝灾情相对照进行验证,表明进一步修正的帕默尔旱度模式能较为准确地评估旱涝情况,适合应用于我国  相似文献   
224.
水分胁迫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地上部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麦-22”为供试品种,利用中国气象局固城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大型根系观测系统,研究冬小麦在重度干旱胁迫(≤40.0%)、轻中度干旱胁迫(40.1%-55.0%)和适宜(55.1%-80.0%)3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地上部分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以探索水分胁迫对华北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水分胁迫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冬小麦在轻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小麦全生育期的天数缩短,株高、叶面积及灌浆速率均呈不同程度的减少。3种水分胁迫的株高增长量为适宜>轻中度胁迫>重度胁迫,灌浆速率为适宜>轻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土壤水分胁迫引起冬小麦物质分配更多地向支持生长的茎秆转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水分胁迫,小麦产量将降低,重度胁迫条件下小麦产量为适宜水分条件的69%。  相似文献   
225.
以气候适宜降水量为基础的水分距平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以气候适宜降水量为基础的水分距平的计算方法。通过统计一个地区逐月的水分平衡分量,可以计算出该地在气候上适宜的蒸散、补水、径流、失水和降水量,从而得到可以衡量水分盈亏的水分距平值d。这个水分距平作为衡量水分异常的指标可以更好地表现同一个地区同一时期不同年份的水分盈缺情况。应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北京1961~2000年逐月水分距平值,并分析了1月、4月、7月和10月份的逐年水分距平变化。  相似文献   
226.
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11-2013年中国气象局固城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种植试验,利用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根长密度、株高、绿叶面积和产量等资料,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河北固城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2012年固城站冬小麦0-50 cm土壤相对湿度>50%为冬小麦适宜土壤湿度。2012-2013年固城站冬小麦各生育期0-80 cm土壤相对湿度<55%时,尽管80-120 cm土壤相对湿度为55%-80%,但冬小麦根系和产量构成要素均较小。冬小麦各生育期0-80 cm土壤相对湿度为55%-70%时,冬小麦根系总量最多,则冬小麦生长发育最好,产量构成要素均较好,总产量最高。冬小麦各生育期0-120 cm土壤相对湿度<55%时,冬小麦根系总量最小,且根系集中分布的深度也较浅,总产量最小。冬小麦各生育期0-120 cm土壤相对湿度>80%时,冬小麦根系总量较多,但总体产量比0-80 cm土壤相对湿度为55%-70%时低。  相似文献   
227.
东北夏季副高后部MCC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1989年7月22日出现在副高后部的一次MCC过程进行了动力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平流,积云对流加热和大尺度凝结加热是系统发生发展的主要物理因子。在MCC出现之前和形成初期,Q矢量的散度、旋度和用Q矢量表示的准地转锋生倾向以及不稳定区内水汽辐合量的大幅度增长均能提供大量可供预报员使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28.
太阳风源自太阳大气,在行星际空间传播过程中被持续加热,然而究竟是何种能量加热了太阳风至今未研究清楚.太阳风普遍处于湍动状态,其湍动能量被认为是加热太阳风的重要能源.然而,太阳风湍流通过何种载体、基于何种微观物理机制加热了太阳风尚不明确,这是相关研究的关键问题.将回顾人类对太阳风加热问题的研究历史,着重介绍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太阳风离子尺度湍流与加热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在太阳风加热研究中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29.
作者通过矿物谱学研究弄清了蓝宝石成份和结构的特点,说明蓝宝石的颜色是由于过渡金属离子取代铝离子进入畸变八面体位置引起晶体场跃迁,以及三种形式的电荷转移跃迁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