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篇 |
大气科学 | 40篇 |
地球物理 | 63篇 |
地质学 | 145篇 |
海洋学 | 33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25篇 |
自然地理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31.
本文对云南地区1982年人工地震测深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具体叙述了思茅—马龙剖面获得的各组p波震相和反演地壳模型的若干常规方法,讨论了本剖面的深部构造背景,从而建立了思茅—马龙剖面的地壳模型。初步得出:本剖面地壳以红河断裂为界,两边有明显差异。除浅层复盖层外,红河断裂南西侧地壳分为二个速度梯度层,壳内平均p波速度为6.18KM/sec,地壳厚度为37KM左右,红河断裂北东侧地壳分为四层,其中除两个速度梯度层外,尚包含有两个常速度层。地壳厚度43—45KM,k内平均p波速度为6.27KM/sec。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平均为8.17KM/sec。 相似文献
332.
研究了卤水中有机物在吸附剂氢氧化锆上的吸附行为。测定了氢氧化锆对有机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了吸附焓、自由能和熵变,并探讨了有机物与氢氧化锆的吸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锆对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焓变ΔH及吸附自由能变ΔG分别在-15~-10 k J/mol及-20~0 k J/mol范围内,表明氢氧化锆对卤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属于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且吸附过程主要为范德华力吸附及氢键吸附,经脱附再生后的氢氧化锆可完全恢复其形态特征及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333.
334.
龙门山是我国东西构造、地貌分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两侧的岩石圈结构差异,是形成龙门山造山带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对龙门山的构造演化起着持续影响。为了解龙门山两侧壳幔结构差异,本文从重力角度探讨跨龙门山地区的地壳密度结构。我们使用EGM2008模型的重力异常数据,以最新的阿坝-遂宁人工源地震剖面速度模型为基础,得到了龙门山造山带中段及其邻区的精细地壳密度结构。密度结构显示松潘-甘孜地区和四川盆地分别具有软弱和坚硬的下地壳。根据本文所得到的地壳密度结构模型,我们认为龙门山的隆升主要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陆-陆碰撞作用影响,强烈的挤压作用使青藏高原物质向东运移,东移物质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受到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转而向上运移,造成了龙门山的隆升。 相似文献
335.
基于地面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北夏季旱、涝年各类云的云量变化,采用统计学和合成分析方法,并利用ERA再分析资料探究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华北地区雨层云、层积云、层云和积云云量在旱、涝年的变化趋势相反,除高层云外其余各类云在涝年的降水概率大于旱年。华北夏季旱年500 h Pa高度距平场呈现纬向型的鞍形场,华北地区和东部海域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距平环流形势。850 h Pa风场在贝加尔湖以南为反气旋性异常中心,西太平洋地区为气旋式距平环流。华北地区受控于脊前的偏北距平气流,不利于暖湿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高层为散度负距平,低层为散度正距平,不利于云的形成和云产生降水。涝年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336.
中国东部暖季对流云与层状云的比例及与降水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1985~2011年逐时地面台站观测云资料,分析了对流云和层状云及其比例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合逐日融合降水资料研究了对流云、层状云与季风雨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暖季(5~9月)对流云发生频率平均为15.4%,层状云为30.0%。对流云与层状云发生频率的比例在广东、广西、海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大于1,其它地区均小于1。伴随季风雨带的北进南退,层状云发生频率和云量中心均与降水中心对应,且层状云云带与季风雨带位置吻合,随时间的演变趋势也相同,说明季风雨带主要由层状降水构成,对流云发生频率和云量大值中心则位于季风雨带南侧。对流云和层状云发生频率/云量的变化在华南地区和江淮流域呈显著负相关,云的类型主要由大气稳定度决定。对流云和层状云发生频率在华北地区呈显著正相关,水汽是形成云的决定因素。就降水频率而言,华南地区层状云降水和对流云降水各占一定的比例,而江淮流域和华北地区层状云降水频率更大。 相似文献
337.
338.
甘肃省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西段,是20世纪末通过1:20万化探扫面发现的超大型金矿,该矿床是典型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和脉岩的控制。为了解决深部找矿的问题,本文收集了矿区61个钻孔相关资料,得到了4 012个钻孔原生晕的数据。通过对原生晕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原生晕浓度分带特征研究,认为找矿的最佳指示元素为Au、As、Sb、Ag、Hg、W,其中与Au成矿最密切、最直接的指示元素是As和Sb;通过计算原生晕分带指数,得到了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为Au-Hg-Bi-Pb-Mo-Sb-Ag-Cu-W-Zn-Co-As,Sb和As等前缘指示元素出现在尾晕元素之后,显示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地质方面的认识,评价了矿区深部含矿性,提取了深部找矿信息。并据此构建了早子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深部找矿模型,圈出了2处深部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39.
内蒙古昌图锡力锰银铅锌多金属矿最初通过1∶5万土壤测量发现,但区内覆盖较厚,地表露头识别困难.为进一步确定找矿有利部位,以1∶5万土壤测量成果为基础,通过开展1∶1万激电中梯测量及测深工作,圈定激电异常7处,分析测深剖面地下极化体规模和空间位置,有效缩小了找矿靶区范围.部分测深剖面经钻探验证发现多层矿体,证实了激发极化法在区内找矿的有效性.此外,Jd6为本次发现规模最大的激电异常,可作为下一步找矿的重点靶区.通过总结本次勘查工作,为该类覆盖区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0.
沉积岩-变沉积岩型铜钴矿在全球铜、钴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钴资源量超过全球总量的48%,产量约占全球的68%以上; 铜资源量全球占比20%,仅次于斑岩铜矿。沉积岩-变沉积岩型铜钴矿赋矿围岩类型多样,不同赋矿围岩铜钴矿品位吨位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鲜有研究,因此对收集的98个陆上沉积岩-变沉积岩型铜钴矿进行了统计分析。全球陆上沉积岩-变沉积岩型铜钴矿可进一步细分为角砾岩型、页岩型、砂岩型和变质岩型4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中非刚果(金)和赞比亚,其次为中国、美国、芬兰和澳大利亚。不同赋矿围岩铜钴矿的Cu品位、Co品位、Cu/Co值、铜和钴资源量特征对比分析表明:角砾岩型以较高的Co、Cu品位为特征,且异常高铜、钴资源量也主要为角砾岩型; 砂岩型和页岩型总体以较低的Co品位为特征,页岩型具有较高的Cu/Co值; 变沉积岩型总体以较低的Cu品位、Cu/Co值以及铜和钴资源量为特征。沉积岩-变沉积岩型铜钴矿Cu、Co品位和Cu/Co值以及铜、钴资源量特征主要受金属来源和多期热液流体作用影响。Cu、Co超常富集是多种因素(如基底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低品位铜钴矿化、富钴页岩和后期改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变沉积岩型铜钴矿较低的Cu品位和资源量则可能是Cu活化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地球化学扩散。我国沉积岩-变沉积岩型铜钴矿分布的相对广泛性和较低资源量之间的不匹配性较为突出,可能指示仍具有较大找矿勘查潜力。未来沉积岩-变沉积岩型铜钴矿找矿勘查应聚焦高品位隐伏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