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篇 |
大气科学 | 40篇 |
地球物理 | 34篇 |
地质学 | 152篇 |
海洋学 | 9篇 |
天文学 | 27篇 |
综合类 | 19篇 |
自然地理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现有密集匹配点云数据已实现了地表3维信息的精细化表达,然而由于误匹配,此类点云往往包含一定数量粗差点并影响后续应用的处理效果。针对此类数据中误匹配所产生粗差点的剔除问题,将变差甬数引入移动最小二乘(MLS)粗差剔除算法。变差函数对MLS拟合区域内点对间的相关性进行估算,以此为依据设置权值对最小二乘的结果进行优化;然后利用MLS局部、分区域地对点云进行曲面拟合;最终根据拟合结果剔除粗差。利用A3数字测图系统生成的城区、山区密集点云数据进行实验,并将处理结果、等权MLS处理结果与人工剔除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对点云中的粗差进行剔除,相较于等权MLS粗差剔除算法,陔算法在城区、山区的误判率分别降低了5.16%和1.31%。 相似文献
202.
土壤养分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指标,掌握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区的土壤养分时空演变特征对合理使用农业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重要农耕区皖西大别山六安地区为研究区,采集浅层土壤(0~20cm)样品1295组,采用硫碳仪、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技术进行测试。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在分析pH值的基础上,对总氮(TN)、总磷(TP)和钾(K)和土壤有机质(SOM)四个地球化学养分指标进行单指标养分等级划分和土壤养分综合等级评价,并探讨了各项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98.88%的土壤为酸性土壤(其中8.03%为强酸性土壤),受地貌类型影响较大;TN分布以中等丰富为主,受土壤类型影响较大;TP以中等含量和缺乏为主,受地貌类型的影响较大;K是最为丰富的元素,其含量在中等及以上的比例达97.81%,主要受地貌类型的影响;SOM以中等和较缺乏为主,受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地貌类型的共同影响,且SOM含量与TN含量呈高度正相关。全区土壤养分等级以中等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60.10%,其次是较缺乏土壤,占25.27%,南部山区养分状况优于北部平原区。整体上,研究区土壤具有... 相似文献
203.
广东丰顺丰良地区出露的地热水温度高达96℃,热储层为裂隙发育的下侏罗统的英安斑岩,F-含量较高。但关于其地热流体的补给来源、循环演化过程及热储温度研究较少。笔者等基于早期开展的勘探工作和补充采集、测试的地热水和气体数据,探讨了该地热系统的流体成因及热储温度。结果表明,丰良地区地热水存在2类,A类地热水温度普遍低于40℃,Ca2+含量高,Na+和K+含量低,以HCO-3—Ca2+型为主;B类地热水Na+含量高,Ca2+含量低,为HCO-3—Na+型。A类地下水可能受浅层地下水混入影响,但缺少直接证据。B类地下水由周边山区的大气降水补给,沿裂隙或者断裂系统进入英安斑岩储层,循环深度和水—岩相互作用时间分别可达5200~6300 m和22 ka;储层温度条件下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促进了富N2、S... 相似文献
204.
为揭示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震前变形与同震破裂特征,本文系统收集与处理了青海省CORS站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GNSS资料、以及Sentinel-1和ALOS-2卫星SAR数据,通过多源数据综合处理获取了玛多地震形变场动态结果.震前GNSS形变场结果显示,玛多震源区处于其北侧剪切形变高值区边缘,震前存在左旋剪... 相似文献
205.
海洋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大空间,对于世界人口第一、多种战略资源相对短缺的中国,海洋的作用尤显重要.1998年科技部启动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以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围绕10年来国家立项的"973"涉海项目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6.
207.
208.
约翰·舍纳的天球仪
在文艺复兴时代,由于航海和地理大发现的需要,天球仪和地球仪同时获得蓬勃发展。那时天球仪和地球仪往往是成双成对制造的,球仪(即天球仪和地球仪)的制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9.
很久以来人们已经意识到用线性的古登堡一里克特模型描述从小震到强震整个范围的震级一频度关系很难得到圆满的结果,其原因是由于震级的变化引起的自相似性破坏。一般来说震级可分为3个不同段:小震(M〈3.0)、中震(M〈Mc,Mc为孕震层厚度引起的震级-频度关系曲线上的拐点)和大震(M≥Mc)。在本文中,我们着重研究更有意义的中震和大震。在中震到大震的范围内,当地震震源的垂直尺度达到整个孕震层厚度后,出现自相似性破坏。在本文中,研究了能平滑拟合两段线性关系的“双曲”型非线性模型:
logN=a1+a2(M—a4)+a3[(M—a4)^2+a5]^1/2。其中N为震级大于等于M的地震个数,a1到a5为待求系数。古登堡-里克特线性关系实际上只是本文非线性关系的一个特例,即当非线性模型的系数a3或a5为零时的一种特殊情况。对于完整的地震数据,这种具有合理物理机制的非线性模型通常能得到误差较小的更好的拟合结果,尤其是对大震多发地带。为了说明本非线性模型优于古登堡一里克特线性关系,本文对环西太平洋和中国西部的13个区域的数据进行了检验。不出所料,结果表明采用本非线性模型的拟合误差通常比古登堡~里克特模型的拟合误差要小得多。另外,作者认为系数a4和饱和震级Mc有关系,而饱和震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孕震层的平均厚度。 相似文献
210.
云南中甸——丽江地区新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中甸-丽江地区新构造活动异常活跃,新构造保存较全。通过对晚新生代地层,新构造地貌及第四系内褶皱和断层的综合分析,阐述了区内新构造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