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2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南海海水25℃等温蒸发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亚文  韩蔚田 《地质科学》1995,30(3):233-239
用南海海水在25℃条件下进行等温蒸发实验,获得了海水蒸发残余液相中不断变化的氢、氧同位素比值及蒸发析出的石膏、泻利盐、光卤石等矿物结晶水中的氢、氧同位素比值,获得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及密度等数据。由于南海海水在化学组成及氢、氧同位素组成上都与平均大洋水非常相近,所得数据可作为研究海相盐类沉积及古海盆地卤水成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汶口凹陷下第三系含盐段杂卤石的成因及其找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汶口凹陷成盐时代为早第三纪始新—渐新世。含盐段的中上部有大量薄层状杂卤石岩和含杂卤石的石盐岩等产出。本区的杂卤石有原生沉积和同生交代两种成因类型,是内陆盐湖在持续蒸发浓缩条件下,由周边含钙补给水掺杂而形成的。标志着卤水已接近饱和钾镁盐的程度,具有重要的找钾意义。钾盐层应位于杂卤石分布区内受补给水影响较小的凹陷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云南金顶铅锌矿区和山东大汶口盐矿区硬石膏中铜、铅、锌、锶、钡含量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进行了95℃和150℃下硬石膏在不同介质水溶液中重金属的活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硬石膏岩中普遍含有铜、铅、锌、锶和钡等重金属.其中铅和锶的含量服从正态分布;而铜、锌和钡的含量则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硬石膏岩中的重金属在介质水溶液中能够被活化,尤其是其中的锶,活化后的释出量相当可观.含有NaCl和氨基酸的酸性水溶液更有利于这种活化作用.据此,作者认为:蒸发岩层可以提供部分成矿无素,即通过介质水溶液的活化作用形成有意义的戍矿溶液.含有NaCl和有机质(氨基酸)的水溶液不仅有利于蒸发岩中重金属的活化,而且有利于它们在溶液中的迁移和富集.  相似文献   
14.
<正> 杂卤石(K_2SO_4·MgSO_4·2CaSO_4·2H_2O)是一种分布较广的钾盐矿物,几乎所有硫酸盐型的钾盐矿床中都有杂卤石层分布。波兰下三迭统赫洛波夫杂卤石矿床是一重要的工业矿床,绝大多数氯化物型钾盐矿床中也常有少量杂卤石产出。杂卤石是最易保存的钾盐矿物之一。美国新墨西哥钾盐矿床,就是在石油钻井岩屑中发现了杂卤石之后,进一步找到钾石盐的。袁见齐教授(1974)指出:就现有的地质资料来看,杂卤石的产出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与可溶性钾盐矿层(或矿化)有密切的关系。不论成因如何,一个盐盆地中若有杂卤石出现,其中就有可能存在其它钾盐矿物或矿  相似文献   
15.
<正> 潜江凹陷是白垩—第三纪的江汉盆地中的次一级继承性凹陷。凹陷内的潜江组(渐新统)盐系地层是一套内陆盐湖相巨厚沉积。盐系地层厚达3500米以上,其中盐类岩石累积厚度达1800米,并广泛分布有钾钠镁的硫酸盐复盐矿物,如无水钠镁矾、钠镁矾、盐镁芒硝、钾芒硝、无水钾镁矾等(图1)。由钾芒硝和无水钾镁矾组成的钾盐矿床,属于一种新的矿床类型。研究该矿床矿物的形成条件,共生组合及其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对于查明这类矿物的沉积条件和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亚文  韩蔚田 《地质论评》1997,43(5):535-539
本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K,Na,Mg,Cl,SO4-H2O体系在NaCl不饱和条件下的卤水-矿物平衡关系,并与该体系对NaCl饱和的相图作了对比。研究成果有利于更深入地探讨盐类矿床的形成和演化,对钾盐生产工艺的制订亦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对四川盆地富钾卤水的成因作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对铅迁移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氨基酸在成矿溶液中存在的可能性,本文提出了氨基酸(氨基乙酸和氨基丙酸)与铅形成易溶络合物,成为铅迁移的重要形式。通过实验证明,在150℃左右是该络合物存在和迁移的最为有效的温度范围。但在200℃以上,络合物将明显地分解,方铅矿则得以沉积。考虑到方铅矿与闪锌矿能紧密共生,因此,方铅矿迁移与沉积的实验结果应与闪锌矿迁移与沉积的机理相符合。笔者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学者关于有机锌络合物在超过190℃时分解而使锌得以沉积的结论,正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酸性氨基酸在铜、铅、锌迁移与沉积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在铜、铅、锌迁移与沉积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酸性氨基酸在热卤水中的存在,比中性氨基酸更有利于铜、铅、锌的活化迁移。但是,随作用时间,特别是随温度的变化,不同金属在热液中的活化迁移情况则明显地不同。这表明金属与氮基酸形成的易溶络合物,其稳定性不仅与金属和氨基酸的种类有关,而且还受温度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蒸发岩成因的物理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体系相平衡的研究是蒸发岩矿床成因研究的物理化学基础。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对黄海海水、南海海水的等温蒸发实验,对潜江凹陷蒸发岩形成机理的研究,对蒸发岩变质作用的研究,对杂卤石形成条件的研究以及K、Na、Mg/Cl-H_2O四元体系多温计算系统的研制等等。这些工作都是以物理化学理论和实验为基础,探讨蒸发岩矿床的形成及演化机理。文中还介绍了近年来由著名物理化学家K.S.Pitzer提出的多组分电解质溶液理论,并简要介绍了Pitzer理论在海水体系相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大柴旦盐湖硼酸盐矿物形成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大柴旦盐湖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中间地块北部,南祁连山地槽褶皱带南缘,属于达肯大板山和绿梁山之间的闭流山间盆地。海拔高3200来左右。盆地汇水面积约二千平方公里,湖区面积约240平方公里,湖表卤水分布面积约40平方公里,湖水深为0.2~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