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9篇 |
免费 | 215篇 |
国内免费 | 1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2篇 |
大气科学 | 81篇 |
地球物理 | 117篇 |
地质学 | 477篇 |
海洋学 | 88篇 |
天文学 | 29篇 |
综合类 | 57篇 |
自然地理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6年4月21日03时18分03.7秒,石棉县发生一次ML4.3级地震,仪器测定震中位于北纬29°05′、东经102°12′,即安顺乡麂子坪南西侧。经现场实地考察确定宏观震中位于麂子坪南—紫马之间的山区地带,宏观震中烈度为Ⅳ度强(Ⅳ ),其震中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Ⅳ度区面积约为2 000平方千米;此次地震有感区范围广泛,北至泸定、天全等县,南到冕宁、越西,西达九龙东至汉源县乌斯河镇等地,有感区面积约20 000平方千米。经调查,地震没有造成人员、牲畜等的伤亡,震害地区内个别房屋的屋瓦出现梭动。 相似文献
52.
ResearchontheseismotectonicsoftheJan┐uary17,1995HanshinM7.2earthquakeZHU-JUNHAN1)(韩竹君),FU-HUREN2)(任伏虎),YujiroOgawa2)(小川雄二郎)a... 相似文献
53.
把断裂力学中的应变能释放率公式和裂纹错开位移公式运用到地震破裂中来,再用震级—能量公式logεe=α1M+α2,对于走向滑动、倾向滑动和圆盘形剪切破裂找到了震源参数和地壳应力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汇总在表2。对于走滑断层情形,关系式如下: (1) (2) (3) (4)应力降 (5)平均应力 (6)用Mo和L2W求区域应力公式式中,M为震级,L、W为断层长度和宽度,η为地震效率,τ0为区域剪切应力,τy为剪切屈服强度,μ为刚性系数,v为泊松比,为平均位错,M0为地震矩。 利用(6)式或(1)式,在实验室测出地壳状态下屈服强度τy,后,可用地震观测资料算出区域剪切应力τ0。 上述关系式和目前流行的震源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有很大的差别。原因是以往只考虑了破裂的初态和终态,没有考虑破裂过程。而断裂力学恰恰是考虑了破裂过程。 相似文献
54.
中东欧地区历来是地缘博弈的竞技场和利益争夺的交锋地,地缘政治特征十分显著。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的不断演变中,中东欧地缘环境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变化,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结合纵向历史演变和横向力量格局、外部战略环境和内部文化环境,以独特的地缘属性变迁、纷乱的地缘战略博弈和复杂的地缘文化结构为视角,分析中东欧地缘环境的历史演变及其演化规律,以当前地区地缘战略格局为基础,探查影响地区地缘环境的主要因素,剖析大国主导下的地缘关系和文化结构,分析得出域内国家弱小自主性差、大国地区博弈干预影响严重、地缘文化多样差异性显著等地缘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55.
56.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统计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自1980年以来冰川表面的单点物质平衡,分析了不同季节物质平衡及其冰川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号冰川厚度较之1959年平均减薄了9 599 mm;1997—2002年为实际观测以来连续的强负物质平衡时段,平均物质平衡为-739.6 mm /a。物质平衡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分析显示:1号冰川物质平衡主要取决于夏季平均气温的高低,二者具有较好的反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2),而与降水的关系相对较差。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1号冰川退缩速度明显增大,尤以2000—2002年为甚,西支冰川退缩速度为连续的高值(退缩速度分别为6.92 m/a、6.95 m/a和6.25 m/a);东支冰川的退缩速度与高度大于4 200 m的高度带区间的平均物质平衡值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5),表明了1号冰川进退的动力主要源于冰川积累区的物质平衡大小。 相似文献
57.
58.
张掖盆地水文地质特征与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张掖盆地地下水赋存分布特征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利用水化学、同位素调查的方法,重点对张掖甘州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张掖盆地由源于南部祁连山和北部龙首山的水系沉积物组成,其冲洪积平原规模、含水层富水性、导水性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地下水稳定同住素特征分析印证了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祁连山前沉积物与龙首山前沉积物中地下水有着不同的补给来源和径流路径。浅层地下水和龙首山前深层承压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山区河流入渗补给,祁连山前深层承压地下水系统可能有冰雪融水补给。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