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晋城煤层气藏成藏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晋城煤层气的规模开发、压裂煤层气井的解剖、井下煤层瓦斯抽放、构造地应力场研究、煤储层大裂隙系统“CT”式解剖与煤层气封闭保存条件研究, 发现3#煤储层内部存在大量煤层气包, 构造微破裂作用促使煤层气包之间广泛合并联通, 煤层气包内部储层的非均质性弱化, 渗透率增加, 煤层气包内部的游离气体比例增加, 流体压力系统边界逐渐清晰并形成煤层气藏. 揭示煤层气藏的成藏机制, 认识煤层气藏的内部细节特征, 促进了该区的煤层气开发技术进步, 提高了井下煤层瓦斯的抽放效率.   相似文献   
72.
姜谙男 《岩土力学》2008,29(5):1372-1376
采用正交设计、三维数值模拟、遗传算法与支持向量机,建立了清江水布垭电站地下厂房的智能反分析流程。按照上述流程,利用前6层开挖的现场监测信息对有关岩层的力学参数进行反分析,根据反分析的参数对后续的机窝施工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方案优化。推荐的机窝施工方案采用槽挖方式,同时应用锚桩、软岩置换、锚喷支护等措施,兼顾了高边墙和机窝岩台的稳定性。优化结果对厂房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3.
Al掺杂对尖晶石型LiMn2O4结构及循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柠檬酸作为螯合物的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Al3+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AlxMn2-xO4,并用XRD、SEM等多种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掺杂铝量对粉体形貌、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800℃烧结可获得单一尖晶石结构的物相。随着Al3+掺入量的增加,LiAlxMn2-xO4的晶格常数变小,晶格更趋于完整,有利于抑制因锂的反复脱嵌而造成结构的破坏。实验表明,当掺Al量为0.05时,首次放电容量为103.8 mAh/g,25次循环后容量还有100.6 mAh/g,容量衰减仅为3.08%。该正极材料具备高的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74.
75.
制作了辐射平衡仪的长波校准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现已投入业务使用.它的构造是Funk型黑体炉,为了高精度进行校准,则必须提高炉壁温度的测量精度.鉴于能达到的精度有限,而决定采用斜率法,这样可以高精度地确定出仪器常数.  相似文献   
76.
荷包岛为南海北缘一鲜为人知的小岛,岛上发育颇具规模的南北向构造,由一系列压性结构面组成并有北延至大陆沿海的迹象,荷包岛南北向构造很可能是一较大规模的构造带的残余,它既与华南大陆广为发育的近东西向构造带有关,亦受控于南海海盆的新生代扩张,对它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成为合理解释南海北缘构造系统形成、发育历史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华南沿海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虎男  赵红梅 《海洋学报》1990,12(5):620-630
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华南海平面变化的几种看法.对200余个已测定14C年代的样品,进行古水深和地壳形变的订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华南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基本上符合前人得出的一般认识,即不仅具有我国东部海平面变化的共同特征,亦有华南沿海自身的特点.总的看来,该模式比较接近于费布里奇曲线.承认近6ka来海面仍有波动,但波动的幅度略大于费氏曲线.  相似文献   
78.
79.
闽南粤东沿海“老红砂”沉积成因和时代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闽粤沿海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初期的研究只限于在地质矿产或土壤调查中偶而涉及.三十年代开始才有专文论及岸线升降、冰川消长和气候变迁等问题,亦出现一些对介壳和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论著.解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第四纪地质的研究相应地取得了较快的进展.近年来,由于应用了众多测年手段,使第四系时代的划分有了较为可靠的依据,但又因测年手段可信度的差别,而使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全新统,对整个第四系则注意不够.笔者等,近年来在开展闽粤沿海地震、地质和海平面变化的调查中发现,前人所谓的“老红砂”地层,无论在岩性、岩相、沉积环境等方面,皆有自身的特点,对其成因和时代的进一步探讨,不仅有助于第四系的研究,而且有助于了解此类沉积物分布区的环境变迁、古地理演化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本文以野外考察为基础,结合岩矿分析、机械分析、地化指标分析和若干可能为同时异相地层的断代数据,并参考有关的孢粉、有孔虫等资料,对“老红砂”作较为全面的研究,试图为这一特殊沉积的地层学和年代学的确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华南沿海发育各种类型的红壤型风化壳,其中以花岗岩风化壳的厚度最大,风化层最完整。在雨季,地下水沿不透水风化层面流动的结果,常导致崩塌、滑坡、滚石及局部陷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人类的生产活动或地震等诱发因素,加剧了这类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典型地区的研究,结合大区域的地质情况,提出预测意见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