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88篇
测绘学   249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181篇
地质学   608篇
海洋学   275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王澄海  李健  许晓光 《高原气象》2012,31(1):126-136
利用全国98个测站的年和冬季气温资料,采用Marr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1961—2009年)中国8个气候区的年和冬季气温变化,研究了中国气温变化的周期性,并对未来20年(2010—2029年)气温的可能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8个气候区气温的年际变化以高频变化为主,普遍存在着准3~4年周期变化,尤其是冬季气温的准3年周期变化显著,而且这种周期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年气温的周期特征存在显著的南北差异。周期叠加外推的结果表明,未来20年,中国将继续保持增暖趋势,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的升温要大于除西南地区外的南方地区。如果按照线性趋势升温,2010-2029年气温上升幅度不会超过1℃。  相似文献   
322.
利用十堰市所辖7个气候观测站1960-2004年极端最高气温资料,按照三种高温强度(≥35℃、≥37℃、≥40℃),对该市近45年高温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环流形势上分析了其高温成因。结果表明:十堰市高温日随时间变化略呈减少趋势,20世纪60-80年代,高温日呈明显下降趋势,自80年代以后又呈现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其上升趋势有所加快;相对于南部,十堰市北部平均高温日数较多;十堰市高温天气的出现主要受100hPa、500hPa环流形势影响。  相似文献   
323.
针对传统算法效率低的问题,将隐式双时间步法应用于求解二维浅水方程,建立了非结构网格下高效的有限体积模型。在应用双时间步法时,虚拟时间层中的定常问题采用高效的隐式LU-SGS(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方法进行迭代求解。通过模拟计算4个典型算例以及与传统显式算法进行比较,对模型精度、效率及处理实际问题能力进行检验,分析了时间步长、内迭代次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时间步法放宽了稳定性对时间步长的限制,时间步长可取到显式格式10倍以上,计算耗时减少了50%以上,模型具有良好精度与适应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4.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检索专业机构建立的收录工程地质学科相关文献的数据检索系统,检录出部分工程地质专业知名期刊名录及其查询网址,旨在为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快速、准确地检索和获取相关的资源途径。  相似文献   
325.
城乡交错带人地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变机制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陈佑启  武伟 《地理科学》1998,18(5):418-424
城乡交错带位于城市与乡村交互作用的地带,是我国21世纪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地区。从区域的角度,揭示城乡交错带人地关系地域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动态演变机制,对该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协调人地矛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6.
地面沉降为北京主要次生地质灾害之一,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对城市规划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影响日趋明显。目前对于北京地面沉降灾害类型及特征认识较为局限,缺乏全面、系统认识。本文通过区域水准测量监测数据及以往调查资料的搜集整理,结合现场调查,阐明了北京地面沉降分布特征,总结归纳了地面沉降灾害类型及特征,发现区域性地面沉降形成的以井管抬升为代表的点状破坏现象,该类灾害以点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影响范围较小。局部差异沉降形成包括墙体开裂、地表开裂及桥梁开裂等具有线状破坏形式的灾害,该类灾害多呈线性沿固定方向延伸,影响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327.
毛集-二郎坪断陷带中的主体构造格架是复式倒转褶皱系.中央是朱庄(河前庄)-板山坪-太平镇主背斜带,南、北两侧各有两个倒转向斜构造.南侧为大庙-青山倒转向斜和张家大庄倒转向斜;北侧为石灰窑倒转向斜和彭老家倒转向斜.这一复式倒转褶皱系的发现及确立,对断陷带中二郎坪群及其相关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海相火山岩型金、银、铁、铜、硫等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8.
河北承德大庙黑山钒钛磁体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河北承德大庙黑山铁矿床位于大庙斜长岩体南部边缘,红石砬—大庙深断裂附近北侧。矿区内主要岩类为斜长岩,根据蚀变作用可分为钠黝帘石化斜长岩、绿泥石化斜长岩及混染斜长岩等,前者广泛分布于矿区内,后二者常构成铁矿的直接围岩。黑山铁矿苏长岩体与铁矿体有成因联系,主要受近东西向压扭性断层和龙潭沟—岔沟压扭性断裂带构造控制,分布于黑山斜长岩体内。部分苏长岩体中有分异式浸染矿体,在苏长岩接触带及其围岩中的矿体则为贯入式矿体。苏长岩体根据其特征和共生组合,可划分为两个岩石系列:①苏长岩岩石系列(苏长岩类型岩体、含橄苏长岩苏长岩类型岩体);②二长岩苏长岩岩石系列(二长岩苏长岩类型岩体、二长岩橄榄苏长岩类型岩体)。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晶粒状结构、格状熔离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矿石构造有致密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含钒钛磁铁矿(含量3%~60%)、钛铁矿(含量2%~19%)、含钒磁铁矿(含量7%~27%),次有少量含钴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绿泥石(含量7%~33%),次为斜长石(0%~45%),及其它少量矿物。黑山的矿源苏长岩和中国及世界同类岩石有显著不同,Si、Al、Fe、Ti、P、Na、K含量高,Ca、Mg含量低,这类岩体为形成铁磷矿床提供了物质来源。本区斜长岩、矿源苏长岩铁矿床和铁磷矿床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限于一个很窄的变化范围,反映了它们的物质来源和成因类型的同一性。黑山苏长岩、伟晶苏长岩δ34S 为+1.3‰~+2.1‰,反映苏长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黑山铁磷矿体经铁钛氧化物矿物对形成温度计计算得出生成温度为615~975℃,显示该岩浆矿床高温成矿特点。研究认为黑山铁矿主要①、②号铁矿体为岩浆贯入成矿。  相似文献   
329.
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古生代地壳演化   总被引:56,自引:6,他引:56  
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从寒武纪初期在前震旦纪统一古陆壳的基础上发生裂解,到石炭纪末洋盆最终闭合形成新的统一大陆,先后经历了两期板块构造体制和两次主要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其中,第一期板块构造体制出现在早古生代(O2-S3),沿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一带裂解形成洋盆,晚奥陶世-志留纪发生由南向北俯冲,志留纪末大洋封闭;第二期板块构造体制出现在晚古生代中期(C),随着早石炭世初期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有限大洋的发育,分割了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石炭纪末结束了板块构造格局,形成了新的统一大陆,自此以后北山地区进入陆内演化.石炭-二叠纪北山地区南部还出现了陆内裂谷、裂陷槽及断陷盆地等一系列扩张机制。  相似文献   
330.
利用2014年至2020年期间携带背负式卫星跟踪器的21只白鹤(Grusleucogranus)的定位数据,识别出了被跟踪白鹤所有的重要中途停歇地;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利用2014年、2015年和2020年的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获取了土地利用信息,通过量化指标和转移矩阵,对识别出的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的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