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将GIS技术与中小区域泥石流短临预报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的中小区域短临泥石流滚动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凉山州泥石流无缝隙的滚动预报,预报间隔为1 h,预报时效为3 h。模拟预报结果表明:系统可应用于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12.
北京山区柯太沟泥石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山区为泥石流多发区 ,共有泥石流沟 50 0多条 ,其中不乏河谷型泥石流。为了对北京山区河谷型泥石流进行深入研究和合理防治 ,选择一条无论地质历史时期还是近代 ,泥石流活动都十分活跃的柯太沟作为研究对象 ,以期通过对该沟泥石流的危害、形成条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提高对北京山区河谷型泥石流的认识和了解 ,从而提出更为合理的减灾对策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信息范畴与信息收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洪  钟敦伦  韦方强  李泳 《地理科学》2000,20(5):474-477
泥石流及其灾害信息和与之有关的各种其它信息,都属于泥石流信息范畴。泥石流信息收集、整理及其标准化,是建立泥石流信息系统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综合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冰川消融、退缩加剧,稳定性降低,增加了冰崩灾害的发生频率。西藏地区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其冰川的稳定影响着我国及周边国家的水源及生命财产安全。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冰崩的研究现状,整理了西藏地区冰崩灾害的定义;从地形因素、构造运动和气候作用角度分析了冰崩形成机制;归纳分析了冰崩—冰湖溃决—泥石流链式灾害、冰崩—堵溃—泥石流链式灾害、冰崩—直接型泥石流(山洪)灾害3种类型冰崩灾害链的特征;阐述了目前冰崩灾害监测预警的手段及特点,认为多种监测方式联合是冰崩灾害监测的发展趋势,展望了冰崩灾害的研究体系,以期能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复杂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以及降雨、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山区公路易受到泥石流、滑坡、崩塌、溜砂坡等地质灾害的危害。文章在对山区公路地质灾害模型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滑坡稳定性分析、泥石流活动性分析、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与危险性分区、滑坡区公路整治方案优选、拦砂坝优化设计等灾害分析模型和减灾决策模型,通过数据库、分析模型和决策模型的集成,建立了基于组件式GIS的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作为系统应用的实例,文章最后讨论了系统在古乡沟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的应用,预测了一定条件下泥石流堆积扇上的泥深,泥石流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最大泥深、最大速率、最大动量和最大动能,为古乡沟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区内共有20个小区,面积30.63万km_2.本区地跨8省区.区内有14个小区泥石流自然危险度级别为C级(面积11.91万km ̄2),6个小区泥石流自然危险度级别属D级(面积18.72万km ̄2).本区有4座县城受泥石流威胁或危害,除此之外泥石流危害程度一般较轻.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流域是我国受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区内有泥石流沟(坡)6800余条(处),遍及八省区,一场泥石流致死百人以上的灾害点有ll个,受泥石流危害和威胁的市县45个、乡镇达数百个,本区由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8一12(亿元/a).泥石流在两个地貌转折带上是为活跃,集中发育于大型断裂带和地震带内,主要出现在小流域中,分布呈非地带性。  相似文献   
18.
云南陇川县"2004-07-05"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德宏州陇川县2004年7月5目发生了近100a一遇的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这次灾害点多、面广,波及到全县11个乡镇,并且灾害几乎同时发生。因灾死亡13人,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其灾害的严重性可见一斑。因灾区地处滇西横断山地,岭谷相间,地形高差、山坡坡度及河、沟谷比降都比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出露岩层为易风化的花岗岩及片麻岩,雨季5-10月降水丰沛而集中,这些对滑坡泥石流的发育极为有利: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如陡坡耕作、挖方填方式的公路建设等)则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加之7月5目区域性暴雨及局部特大暴雨的激发,最终引发了此次灾害。暴雨是陇川县07-05灾害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通过对这次灾害的实地考察,在掌握本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属性前提下,总结了此次灾害的特点。此次灾害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灾种多样,灾害的链武特征明显;滑坡多表现为高位、高势能、高速特征,而泥石流多发生在沟口;滑坡泥石流规模小,但点多面广:漂木流危害严重。在明确陇川县07-05灾害特点和成因的前提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近期、中远期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9.
泥石流的阵性波状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凯衡  韦方强  李泳  崔鹏 《山地学报》2004,22(6):707-712
首先描述了在云南东川蒋家沟观测到的在粘性泥石流运动过程中的铺床作用,阵次交替的波状运动,以及相关的波的分化、叠加等现象。然后具体分析了阵性波不同部分的速度分布特征,给出了泥石流龙身部分的速度剖面示意图,并提出龙头是以滚动方式在残留层上运动的。两者间存在物质循环流动。由实测数据推算的波速表明阵性波是一种急流。最后从波的空间形态和传播速度的角度将泥石流的波状运动分为缓波、滚动短波和滚动长波。  相似文献   
20.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是确定泥石流泛滥范围、进行危险性分区、辅助减灾工程设计与检验的重要方法。以西藏波密古乡沟为实例,从泥石流的二维运动方程出发,使用一种新的数值方法对古乡沟50a一遇泥石流在堆积扇上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其最大流速、流深、动量和动能的空间分布,并据此确定了受泥石流危害较小的川藏公路穿越堆积扇方案。将泥石流数值模拟结果与游勇等1997年做的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