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2011年天津疏浚物海洋倾倒区的水质数据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天津疏浚物海洋倾倒区水质总体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Pb、石油类为该海域主要污染物,倾倒区各污染物指标满足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对倾倒区水质的相关规定。通过比较发现:单因子指数法适用于对单个污染因子的污染程度进行统计,模糊综合评价法则适用于对整体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12.
通过对鹤壁市43 a夏玉米生育期间气象要素线性趋势以及其不同年代的均值、变异系数(C·V)、距平变化分析,揭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鹤壁市夏玉米生育期间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活动积温和降水量分别在1993年和1977年前后发生气候突变,降水量由增加趋势转变为减少趋势,活动积温由减少趋势转变为增加趋势;全生育期间及各生育期的活动积温均呈缓慢增多趋势;播种期和苗期发生初夏旱几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影响到玉米的适时播种和出苗;全生育期间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与各生育期间的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均呈现出随年份逐渐减少趋势,但仍属气候正常振动.  相似文献   
213.
2009年11月10-12日河南北部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FY2C卫星产品,对2009年11月10-12日河南北部地区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图上在中高纬地区形成稳定的"两槽一脊"环流形势,出现"南槽北脊"结构,低空急流显著发展,850 hPa盛行偏东气流,地面图上河套倒槽与回流形势同时发展,触发了这次暴雪天气;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雪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的重要启动机制,中低空正涡度平流中心和温度冷平流中心先于暴雪出现,对暴雪天气预报有指示作用;低层冷空气较强,高层暖湿空气较强,这种"冷垫"与"暖盖"稳定形势是这次连续性区域暴雪产生的重要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214.
河南省北部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FY-2C射出长波辐射资料,采用物理量诊断分析方法,对2009年11月10~12日出现在河南省北部的暴雪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稳定的环流背景下,低空急流、地面河套倒槽与回流形势同时强烈发展,造成持续性暴雪天气。(2)物理量诊断结果显示,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垂直结构的持续存在有利于低层垂直上升运动的持续加强,从而触发不稳定能量不断释放;中低层正涡度、中高层负涡度结构的稳定维持,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冷暖空气稳定对峙是造成暴雪持续、增幅的重要原因之一。(3)OLR特征分析表明,OLR6 h低值中心与6 h最大降雪中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15.
豫北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物理量场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8年6月25日发生在豫北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发现:中低层的风切变和冷空气的入侵是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大气液态含水量指数、0 ℃层高度的气压与570 hPa之差、-20 ℃层高度的气压与370 hPa之差,可以预示未来强对流天气中是否会产生冰雹;大气液态含水量指数、低层水平螺旋度、风的v分量的垂直切变、0 ℃层高度的气压与570 hPa之差、-20 ℃层高度的气压与370 hPa之差对强对流的发生、发展以及产生区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16.
利用1963-2008年鹤壁2个观测站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分析近45 a鹤壁寒潮活动的特征及其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寒潮存在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趋势,而且与华北地区的均值差异较大;寒潮具有两次跃变异常,分别发生在20 世纪70年代前期和90年代后期;寒潮活动总的趋势是减少的,减少频数为0.4 次/a,这主要与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217.
利用FY2号卫星观测的2008年6-8月OLR资料和T213提供的相对湿度资料,分析了2008年夏季(6-8月)河南空中云系特征和水汽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实时OLR产品图像可以作为一幅天气图,进行数值化分析和处理.OLR值可以反映中高纬地区对流活动的强弱.2008年夏季,OLR的月平均分布与夏季月总降水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相对湿度月平均分布与河南省月降水量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18.
香港西贡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次生节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区,白垩纪粮船湾组发育有目前世界已知面积最大的流纹质碎斑熔岩石柱群。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的次生节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柱状节理岩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及过程。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次生节理主要包括陡倾的纵节理及缓倾的横节理。前者多具有共轭剪节理的特征,形成于不同方向的挤压构造环境下;后者切割早期构造面理,形成于重力垮塌的构造环境,多发展为正滑断层。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总体上受次生节理改造明显,共轭节理反演的构造应力环境表明石柱区在140 Ma左右经历了快速的构造转换,主挤压应力由近NE-SW向转换为近NW-SE向,可能与莲花山断裂的构造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219.
为扩展现有长河二号系统的授时覆盖范围,提出利用天波实现远距离授时。结合实测数据以及长波天波场强和时延理论算法,分析了天波场强和时延随传播路径及昼夜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天地波场强的对比验证了利用天波授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0.
连云港地区水泥土搅拌桩适用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鹏  靳新民 《江苏地质》2009,33(1):55-59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处理在连云港地区应用广泛。通过工程实例,对于法及湿法的加固效果,从桩身强度及单桩抗压承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适用性,认为,在连云港地区,干法较湿法的加固效果有显著改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