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31.
本文讨论大面积重磁数据的快速非规则网格化处理方法.提出了自动搜索选点法,并给出了按距离二次加权函数插值、解方程组和拉格朗日插值三种网格化算法. 数据网格化处理的意义重磁物探数据的处理,通常要求规则(正方形或长方形)网格的数据.因此,必须将重磁异常的  相似文献   
132.
鹤壁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鹤壁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造成地质灾害的天气条件,采用5日滚动累加法,判定地质灾害降水类型,提出当日强降水型和前期强降水型与鹤壁市地质灾害的关系;集本地人工神经网络降水量预报和上级指导产品做诱发地质灾害的短期降水预报,并利用卫星云图、雷达、闪电定位仪等探测手段建立鹤壁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33.
从地质、地应力、岩石强度及工程施工方法等几方面分析对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围岩变形位移的影响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水平地应力和岩体弹性模量对洞壁变形位移的敏感性 ,并求出敏感度因子 ,这项研究对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4.
放射性同位素多道X荧光分析是一种核分析方法 ,具有快速、无损、低成本及多元素分析等优点。以华蓥山地区庙坝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剖面为例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多道X荧光分析方法 ,测定了地层中Ca、Fe、Sr、Ba元素的照射率 ,并进行了化学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初步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5.
秋季连阴雨使土壤和空气长期潮湿,日照不足,严重影响秋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如果在麦播期出现连阴雨,则影响小麦播种日期及次年小麦产量.秋季连阴雨是鹤壁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分析其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不仅对防灾抗灾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连阴雨的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6.
深埋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依据隧址区工程地质特征,建立通-渝深埋公路隧道1:1实体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量测资料,分析了隧道按全断面法和台阶法动态施工过程围岩-支护结构屈服接近度、位移和应力特征,以及支护结构钢支撑受力、二次衬砌轴力和弯矩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地质条件和支护条件下,台阶法较全断面法没有明显的优势,为深埋公路隧道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7.
块裂结构岩质边坡水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块裂结构岩质边坡看作拟连续介质与块裂介质广义双重介质,运用现代分形理论,建立了1-2级主干裂隙分形网络,并根据两类介质接触处水头相等及节点流量相等建立了合理的块裂结构边坡三维水力学模型,给出了有限元解法,模拟了三峡工程的蓄水位至175 m时边坡渗流场与应力场的变化,在应用上有较好的可靠性与广泛性。  相似文献   
138.
出露于新疆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地区西段的都维吐卫花岗岩体,侵入赫罗斯坦岩群(Pt1H)黑云二长片麻岩中,与库浪那古岩群(Pt2K)和大同西岩体呈断层接触,东部多被博查特塔格组(Jxbc)不整合覆盖。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岩体具高Si、高Al、高K,贫Na、低Ga、低P、低Ti和贫Mg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38~1.43,CIPW标准刚玉分子大于1%,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在稀土元素方面显示,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出现中等负异常(δEu=0.59~0.82);在微量元素方面,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和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岩体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年龄为(1 909±47)Ma,属于古元古代花岗岩。综合分析认为该岩体是造山晚期-同碰撞环境下形成的,与加厚地壳引起的地壳重熔有关,推断西昆仑造山带强烈的陆内造山活动应在古元古代已经开始了;结合赫罗斯坦岩群(Pt1H)中角闪斜长片麻岩中锆石年龄记录,推断2 000~1 800Ma塔里木陆块存在Columbia超大陆聚合事件。  相似文献   
139.
直剪试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中用来测定土的抗剪强度。针对直剪试验中,试验持续时间长、产生的测量数据多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VB6.0与USB7660多功能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对系统各部分的设计思路及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实验表明,该系统基本能够满足在岩土工程勘察土方直剪试验过程中对测量数据采集与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0.
华夏地块龙泉地区发现亚洲最古老的锆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锆石这一矿物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地球最初500个百万年间(地质学界通常称为"冥古代")的唯一地壳物质残留,对于了解地球早期地壳演化过程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高精度SHRIMP测年技术的广泛运用,笔者最近在华夏地块龙泉地区发现了2颗约4100 Ma的碎屑锆石。其中一颗为目前发现亚洲最古老的锆石,其内部结构简单,具有正常的震荡环带,207Pb/206Pb年龄为(4127±4)Ma;其δ18O与地幔岩浆的氧同位素类似,可能来自于早期的幔源岩浆或者未经历地表过程的深部地壳物质的熔融。另外一颗锆石具有明显的核边结构,其核部结晶年龄约为4100 Ma,变质边年龄约为4070 Ma,外围还有2层岩浆增生边年龄介于3800~3600 Ma,代表了该4100 Ma的锆石核部在后期经历了复杂的地壳演化过程,4070 Ma的变质边是目前已获得最为可靠的全球变质年龄。上述发现表明冥古宙时地壳性质和构造环境存在多样性,为认识地球早期大陆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新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