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384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中国岩溶分布极广,它与供水、矿产开采、水利水电建设、城市与工矿建设、道路建设以及人民日常生活具有密切关系。我国对岩溶的研究远在晋代就有文字论述,但解放前百多年,中国人民处于被压迫地位,未能发展对岩溶的调查研究。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深入开展对岩溶的利用、改造的群众运动,取得了较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932.
933.
断裂带同震温度响应,可在震后钻孔测温中获得并识别,为发震断层摩擦特性与发震机制等基础研究提供了非常独特的思路和有效手段.集集、汶川及日本东北大地震后,实施了台湾车笼埔断层钻探项目(TCDP)、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和日本海沟快速钻探计划(JFAST).钻孔测温结果表明:滑移面上下5~20m范围内存在温度正异常,这是同震摩擦生热所致,该机制已被广泛认识和接受;同时,距滑移面20~60m范围内也存在明显的温度负异常,但其成因机制几乎还未被真正关注和认识.虽然温度负异常峰值只有正异常峰值的1/4~1/3,但温度负异常分布范围却是正异常分布范围的3~4倍,即正、负温度异常区对应的总能量基本相当.因此,断裂带震后钻孔测温中的负异常及其成因不容忽视.在详细分析几种可能的同震温度负异常机制后(如岩层热物性分布差异、流体运移、表面自由能增大及同震应力释放),发现能在理论、实验及野外观测上都得到支撑的普适性机制只有同震应力释放.这可能是断裂带震后温度负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4.
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ETKF)是一种有效的集合预报初始扰动构造方案.但是,有限的集合样本、相同的集合成员设置以及预报模式误差等可能会使两个距离较远的状态变量产生虚假相关,从而影响ETKF集合扰动的质量.为了有效解决远距离虚假相关问题,将局地化思想引入ET...  相似文献   
935.
益克郭勒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矿区花岗岩类发育,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为进一步确定矿区岩浆-热液活动时代及岩浆活动与矿床形成的关系,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矿区1件花岗闪长岩样品和1件英云闪长岩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9.79±0.91)Ma和(248.83±0.88)Ma,指示其形成于早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益克郭勒侵入岩的SiO2 含量为61.93%~71.22%,Na2O/K2O为0.65~1.53,σ为1.29~1.88,A/CNK为0.25~1.09,显示铝质高钾钙碱性特征;岩石轻重稀土分异较显著,Eu显示弱正异常,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出现“峰”,高场强元素Nb、P、Ti等呈“谷”,属I型花岗岩。研究认为,该花岗岩类的物源为以角闪石为主残留相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参与。成岩构造环境为大陆边缘弧环境,推测与布青山-阿尼玛卿洋向北俯冲有关,是古特提斯洋在早三叠世向北俯冲于东昆仑地块之下的响应。  相似文献   
936.
利用1980-2016年站点观测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广西秋冬季暴雨进行了天气学分型,并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各类暴雨的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广西秋冬季暴雨可分为台风类、切变类和副高边缘类三类。其中,前两类暴雨发生次数最多,主要发生在9-10月份。高低空系统配置显示,秋冬季暴雨发生时对流层上层都伴有较强的高空急流,而对流层中低层的影响系统不尽相同;在暴雨期间,前两类暴雨副高减弱东退,第三类暴雨副高则加强西伸;广西秋冬季三种类型暴雨在水汽、热力、动力及形成机制方面也各有异同,但与汛期暴雨相比,各类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位置稍有差异,无论是水汽条件,还是动力条件,秋冬季暴雨比汛期暴雨要求都高,其中副高边缘类暴雨在不同季节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