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篇 |
免费 | 90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篇 |
大气科学 | 37篇 |
地球物理 | 35篇 |
地质学 | 229篇 |
海洋学 | 45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21篇 |
自然地理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64年 | 4篇 |
1957年 | 7篇 |
1935年 | 2篇 |
1933年 | 10篇 |
1931年 | 2篇 |
192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简要指出极化和干涉SAR的基本特征后,分别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极化和干涉SAR,以及极化干涉SAR的研究进展。对处理和应用极化SAR信息的方法和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重点对极化分解方法、极化分类和相干最优技术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其发展的方向。对几种主要新的干涉SAR应用技术方法,包括最小二乘(LS)方法、永久散射体(PS)方法、小基线子集(SBAS)方法、相干目标(CT)方法和人工角反射器干涉测量(CR)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指出了其各自的特点。最后,对综合极化和干涉特点的极化干涉SAR的应用研究状况,包括植被参数、建筑物高度、冰川变化等几个重要的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72.
传统土体加固技术的缺陷带来严重环境污染问题,阻碍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进程。论文采用生态环保的有机材料——生物聚合物作为固土添加剂,讨论其在不同养护时间下对砂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生物聚合物处理过的砂土,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大,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黄原胶的加入使得土体间的黏聚力有了显著提高,进而增大了土体的强度;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图片可发现黄原胶生物聚合物吸附并聚集在砂土颗粒周围,将单个的土颗粒连接在一起,由离散的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团聚体,起到改变土体结构的作用。黄原胶生物聚合物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绿色有机材料,能显著提高土体的强度,展示了其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强大潜力,值得对其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 相似文献
73.
74.
75.
从RXTE(Rossi X-ray timing explorer)观测原始数据出发,分析了耀变体3C 273在X射线波段2~10 keV从1996年2月2日(MJD 50115)到2007年8月27日(MJD 54339)的数据.一共得到了1 010次观测数据的光子谱指数和相应的流量,平均每次观测时间为1 666.76 s.通过分析3C 273在观测期间2~10 keV硬X射线的能谱变化及光变行为,发现在2000年2月,2003年3、4月,2004年2、3、7月,2006年及2007年,其光子谱指数Γ与流量lgF_(2~10 keV)存在显著反相关.在1999年和2000~2007年观测期间,Γ与lgF_(2~10 keV)月平均行为也同样存在显著反相关.对整个观测期间的光变行为作定量的分析,发现几次较大的光变,并在部分光谱拟合中发现Fe发射线存在的证据,其平均宽度为93.85±21.49 eV.通过分析光变强度与Fe发射线特性,发现3C 273同时具有耀变体与Seyfert星系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76.
位于中亚造山带北缘的喀拉通克早二叠世铜镍硫化物矿区是新疆规模最大的铜镍矿山,包含13个岩体,相当部分为隐伏岩体,其中1号、2号、3号、9号矿床为主力矿床,经过30余年持续开发,最大开采深度已达740 m,已面临后备资源不足的危机。已知矿体主要产于辉长岩、苏长岩、辉长苏长岩以及橄榄苏长岩中,甚至角闪辉长岩局部也含矿,未见超镁铁岩产出,具有显著的磁性(200 nT)、重力(0.29×10~(-5)m/s~2)、激化率异常,以镁铁岩含矿、岩体规模小且成群成带、分异演化程度高、富铜(Cu/Ni约3:2)、PGE较高、块状硫化物贯入矿体普遍发育为特色。其围岩为含炭质板岩、片岩和凝灰岩,变形强烈,常规电法受到炭质层的干扰。依据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岩浆源于软流圈地幔,基于与东天山同期铜镍矿床含矿岩相及其比例和剩余重力异常的比较,推断其应发育有相当比例的超镁铁岩,因而深部出现超基性岩的可能性很高,且含矿性应更好。这一推断得到坑道钻探的证实,2013年矿区在Y2岩体东段650~740 m深度和Y2岩体西段400~500 m深度发现隐伏超镁铁岩且含矿,局部见贯入块状矿体。橄榄辉石岩、辉石橄榄岩系矿区首次发现,粒度很细,发育强烈的蛇纹石化、纤闪石化,推测只是隐伏超基性岩的头部。结合控岩控矿构造的追溯及南、北岩带的侧伏和倾伏方向判断,硫化物珠滴构造的发现与系统观测统计,围岩烘烤边和角岩化的研究分析,提出南岩带主岩浆通道位于Y2与Y3岩体之间,而不是原普遍认为的岩浆通道位于Y1与Y2岩体之间。结合矿区的现状,提出采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CSAMT和瞬变电磁地-井测量,结合传统的高精度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激发极化法来勘探和预测南岩带深部隐伏含矿超镁铁岩的空间位置和产状,圈定岩浆通道和隐伏铜镍矿体,进而推动北岩带和外围G21、22号岩体的深部探矿工作。 相似文献
77.
78.
介绍了中国及邻区地震目录数据库的开发状况,从历史强震、近代强震及强震震源深度等几个方面,结合我国及邻区板块构造以及应力状态、壳幔结构的东西部差异对我国强震的空间格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公元1900年以前我国华北地区的强震呈现出大梯形格局,而公元1900年之后我国强震则以西部的巨大扇形为主要特征,其中震源深度最深的区域分别位于大扇形的2个顶点处,即兴都库什-帕米尔以及缅印交界地区.就我国强震所特有的空间分布格局对我国强震的线性以及区域性迁移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其中线性迁移模式又可细分为前进跳跃式和钟摆式.对文中涉及的强震迁移机制分别利用断层破裂、弹簧-滑块、壳幔的结构性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等模型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