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篇 |
大气科学 | 37篇 |
地球物理 | 35篇 |
地质学 | 229篇 |
海洋学 | 45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21篇 |
自然地理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64年 | 4篇 |
1957年 | 7篇 |
1935年 | 2篇 |
1933年 | 10篇 |
1931年 | 2篇 |
192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一、干热风研究概况干热风是甘肃河西走廊小麦生育后期的主要灾害,群众称之“热东风”。对小麦扬花、灌浆、成熟危害很大,受干热风影响危害的小麦面积约400多万亩。因此,各级农业领导和农业生产部门都很重视防御干热风。自从六十年代以来,就陆续地进行了小麦干热风研究,研究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六十年代,气象部门组织了河西干热风 相似文献
103.
粘土矿物对油气层的损害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粘土矿物的分散运移、膨胀以及酸敏导致沉淀物的生成,都严重地造成了地层孔隙的堵塞,对油气的三次开采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本文从粘土矿物的晶体结构入手,对粘土矿物损害油气层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粘土矿物损害地层的三种方式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并通过室内实验,找出了有效的合理配方。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坡十Ni矿化超镁铁侵入体的矿化岩相主要为第二侵入期次的(斜长)单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 纯橄岩等岩相。坡十超镁铁岩的橄榄石成分变化范围较大, 橄榄石的Fo值在76.8~89.6之间, Ni含量为767×10-6~4 580×10-6。铬尖晶石的Mg#值和Cr#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9.4~41.9和49.8~64.8, 原生铬尖晶石中Cr2O3和Al2O3表现为负相关, 蚀变改造的铬尖晶石则表现为正相关。橄榄石成分剖面显示坡十母岩浆处于一个动态的岩浆系统中, 成分稳定的新鲜岩浆的补给、 持续向上的动力及浅部橄榄石快速分离结晶,造成了不同深度橄榄石成分的不同变化。坡十侵入体母岩浆估算结果为MgO=14.49%, FeO=10.01%,模拟结果显示橄榄石中Ni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橄榄石结晶分异和硫化物不混溶作用共同控制,其中橄榄石与硫化物熔体发生明显的Fe-Ni交换反应。坡十母岩浆中橄榄石分离结晶造成的硫饱和,是坡十硫化物熔离的重要因素。橄榄石高Fo值、母岩浆高MgO、超镁铁岩中斜长石发育、矿物高结晶温度和铬尖晶石成分的弧岩浆特征显示,塔里木东北缘坡十侵入体是俯冲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母岩浆的产物,表现出低压高温的演化特征,其中源区熔融机制可能与塔里木二叠纪地幔柱提供的热源或该区大规模拆沉作用造成的软流圈上涌有关。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岩矿石电磁频散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的实测资料,总结了岩矿石频散现象的普遍性及其规律性。对产生频散的原因进行了机理上的解释。同时,结合电磁波在地质勘探中的实际应用问题,阐述了频散对多频测量的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频散校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0.
宝贝岩体位于新疆西准噶尔南部的晚古生代达尔布特中酸性岩浆岩带中,其主要岩性为花岗斑岩。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合锆石阴极发光图像(CL)和U、Th元素特征,获得宝贝岩体的年龄为297±10 Ma (MSWD = 14),时代属晚石炭世晚期。花岗斑岩为典型的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条纹长石和石英为主;岩石中SiO2含量为74.59%~76.26%、全碱变化于8.13%~8.63%;铝饱和指数A/CNK为1.00~1.02,属弱过铝质;岩石轻稀土富集且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为1.54~3.05,负Eu异常(δEu为0.25~0.53);富集Rb、Th、U、K和LRE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贫Ba、Nb、Sr、P、Ti等元素,属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系列。根据岩体的成因类型并结合区域构造环境演化,分析认为西准噶尔不仅在晚石炭世早期存在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花岗岩,在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纪早期也存在持续俯冲作用,在此环境下形成了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型宝贝花岗斑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