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440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322.
西南低涡移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描述西南低涡运动的中尺度原始方程组出发,对低涡系统作水平分布的零阶Bessel函数近似,在铅直方向上取6层斜压模式近似,导出了西南低涡移动速度的控制方程,得到了影响低涡移动的较为全面的因子,并通过对个例进行6层斜压模式的数值计算和诊断分析,找出了对低涡移动取决定性作用的决定性因子、一般影响因子、作用较小的修正因子和贡献极其微弱的不影响因子。然后分析了讨论了各因子对低涡移动作用的物理意义,为认识西  相似文献   
323.
长安—临潼断裂的活动与西安地区地震危险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安良  雷姚琪 《内陆地震》1991,5(3):216-225
阐述了西安地区最大规模的长安-临潼断裂带的展布、构造形迹、运动特征。指出了它是西安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发震构造。根据其地震活动特征等分析,对断裂带未来危险性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324.
325.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成果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修正模型,以都江堰市为示范区,运用地理格网法、空间自相关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都江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都江堰市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86.95亿元,呈高值聚集分布格局;人均生态服务价值量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约为1∶3,说明生态系统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26.
分析传统地震现场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介绍地震应急通系统的组成、架构设计和主要功能特点。对地震应急通系统在尼泊尔8.1级地震应急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简单描述,并结合新技术和新思路,对地震应急通系统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和展望。实践证明,地震应急通系统帮助地震部门建立了一套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地震应急指挥体系,提高了地震部门应对地震事件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27.
针对北京地区岩石地层密度资料较为粗略的现状,系统采集了标准地层剖面岩石标本和平原区各大流域第四系大样共1669块,使用DX-600Z全自动电子密度计测试了密度,分析了常见岩石的密度及不同时代地层的密度特征,首次将北京区域地层密度细分到组级,绘制了系密度和组密度曲线,划分了密度界面,得到如下结论:(1)全区岩石密度范围为1.845~3.364 g/cm3,岩石平均密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片麻岩、白云岩、灰岩、火山岩、侵入岩、泥岩、砾岩、砂岩、页岩和第四系砂黏土,平均密度分别为2.766 g/cm3、2.761 g/cm3、2.725 g/cm3、2.696 g/cm3、2.667 g/cm3、2.651 g/cm3、、2.620 g/cm3、2.581 g/cm3、2.475 g/cm3、1.581 g/cm3.(2)不同时代地层密度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是:...  相似文献   
328.
云南东川地区昆阳群的形成时代及地层层序一直令人关注,已获得的一些数据虽然具有参考意义,但高质量的SHRIMP定年还很缺乏。在东川地区昆阳群黑山组中上段发育的近180m厚的具有地层意义的晶屑、岩屑凝灰岩中采集样品D0202一件,选出锆石百余粒,获得SHRIMP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03±17)Ma。样品D0202的锆石Th/U大于0.48,并具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均为岩浆成因的锆石,表明黑山组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这一年龄表明昆阳群的形成时代至少大于1500Ma,为准确地标定昆阳群的时代和层序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分布及其沙面稳定意义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3  
从植被稳定沙面的角度出发,通过2002年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沙垄表面植物种类、高度和盖度等的系统监测,阐明短命植物在单个沙丘上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气象资料和人类活动扰动沙面后短命植物的自然侵入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沙面稳定中短命植物的重要作用。研究区总计有45种植物,其中短命植物29种。4月初短命植物萌动出土,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4、5、6三个月正是北疆沙漠风沙活动强盛期,大部分沙垄表面乔灌木和长营养期草本植物盖度不足10%,而短命植物盖度则分别达到13.9%、40.2% 和14.1%,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稳定沙面的主要贡献者。对工程行为扰动沙面后的植物恢复调查显示,短命植物是首先入侵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330.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分布及其沙面稳定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Based on systematically monitoring plants on dune ridg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in 2002,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dune stabilization by vegetation,describ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ephemeral plants on isolated sand dunes,analyses the natural invasion processes of ephemeral plants on human-disturbed sand surface and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ephemeral plants in stabilizing sand dune surface. A total of 45 plant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area, 29 of which are ephemeral plants. Ephemeral plants sprouted in early April and completed their life-circle within about two months. Just as aeolian sand activities came to the strongest stage from April to June in desert regions of northern Xinjiang, the total coverage of trees, shrubs and herbs of long vegetational period on most dune ridges was less than 10%, while the mean coverage of ephemeral plants reached 13.9% in April, 40.2% in May and 14.1% in June. Therefore ephemeral plants acted as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dune surface stabilization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Investigation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engineering-disturbed dune surface show that ephemeral plants first recolonized the disturbed dune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