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81.
介绍《美国地图册》的结构、设计和编制特点。该图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现势性强、比例尺较大,有助于读者更深地了解美国。  相似文献   
82.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28个气象站1971—2009年逐月的降水资料,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小波分析以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对西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异常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降水类型可分为降水一致型、东-西型、以及南-北型,并且重要程度依次递减;整个西北地区可以分为6个降水区域,分别为高原东北侧区、北疆区、渭河流域区、高原区、河西走廊区、南疆区;尽管在1971—1909年近40年中西北地区整体呈现出少雨、多雨交替的波动变化特征,却未有明显的变干或变湿的倾向,但是各个异常区的气候变化呈现出了不同的趋势倾向;每个降水异常区域都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普遍存在3~5年左右的短周期和10年、20年左右的长周期,各个异常区所盛行的主要周期以及同一异常区在不同年代所盛行的主要周期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3.
西藏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和元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调查西藏的水质和水资源特色,2013 年在西藏拉萨、那曲地区、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36 个县乡镇采集了60 个水样(地下水35 个,地表水22 个,温泉水3 个),对其水化学性质与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与周边的青海西南部、新疆南部、四川西部与西藏东部等地水的水化学类型进行了对比,讨论了不同地区内水化学类型的差异。总体上看西藏大部地区水质较好,能够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样pH 处于6.75~8.21 范围内;总溶解性固体(TDS) 均值为225.54 mg/L;阿里地区水中砷元素含量超标(超过10 μg/L),双湖地区水中氟含量超标(超过1 m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3型;由南向北水中阳离子由以Ca2+ 为主逐渐过渡到以Na+ 为主,阴离子HCO3- 逐渐减少,Cl- 与SO42- 逐渐增多;河流水与冰川融水的成因类型主要为岩石风化型,地下水成因受多种因素控制;构造分区控制水中主要元素进而影响水化学类型。  相似文献   
84.
利用地面大气电场监测实现雷电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面平均大气电场仪通过监测地面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大气电场,间接实现了对云层中,特别是雷暴云中的带电状况实时监测.以2008年的5月发生在西安泾河的三次雷电天气过程为例.结合闪电定位实时监测资料和雷达回波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电场监测资料与地闪定位监测实况、雷达回波产品结合,能够有效监测发生在探测点周围局地对流的发生、发展、成熟、减弱不同阶段特征,实现对雷电灾害的短时预警.  相似文献   
85.
基于1958~2002年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40再分析资料和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提供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夏季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与亚洲季风区对流层顶附近水汽输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对上对流层200 hPa水汽高值中心的位置影响较小,主要影响其强度,对100 hPa水汽高值中心的位置和强度有着较强的影响,而对平流层下部70 hPa的水汽分布几乎没有影响。(2)南亚高压偏东年,高原上空和高原南部的垂直上升运动较强,在西风急流的共同作用下可将低层丰富的水汽向上输送,使200 hPa和100 hPa的水汽高值中心位于高原上空,而100 hPa南亚高压范围内偏北风和偏东风增强,在水平输送的作用下使高值中心周围水汽的分布形态与高压中心的分布形态一致。(3)南亚高压偏西年,沿着高原西部的地形抬升作用比高原上空的对流上升运动更强,西风急流北移,对流层顶附近在60°E~80°E范围内形成气旋式环流,因此水汽高值中心向西偏移到伊朗高原。(4)南亚高压范围内200 hPa的温度异常分布与水汽的异常分布一致,暖中心有利于高水汽的生成。而100 hPa的温度异常分布与水汽异常分布相反,暖中心对应异常偏低的水汽,说明南亚高压范围内下平流层的水汽分布受环流场和温度场共同作用的影响。该研究对理解南亚高压东西偏向机制及提高亚洲气候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6.
以我国正在开展的村庄整治规划为背景,针对该过程中数据来源复杂、种类繁多、管理混乱、海量和不规范等问题,以村庄为管理单元设计相关的数据库存储结构与数据标准。基于ArcEngine组件和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构建村庄整治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村庄整治相关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并以村庄整治资源数据库系统为平台,利用GIS技术和思想实现村庄可视化的信息管理,辅助村庄整治工作的规范实施。  相似文献   
87.
介绍GLONASS系统近几年来在导航卫星星座结构、导航卫星信号结构、系统的差分改正与监测系统建设方面的进展,并从卫星的可见性和定位精度系数两方面分析GLONASS目前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88.
双侧轴向单极-偶极排列具有采集数据量大、激电信号强、穿透深度大、勘探精度高和效率高等优点.在内蒙巴林左旗某工区使用GDP-32Ⅱ地球物理数字接收机,应用双侧单极-偶极时域激电测深法勘查银、铅锌等多金属矿,钻探验证二维反演地电断面异常见破碎带及多金属矿化,说明双侧轴向单极-偶极激电测深在勘探区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9.
雒斌 《地质与勘探》2019,55(1):223-230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为三角洲前缘沉积,长8_1油层属于低渗透、特低渗透、超低渗透致密砂岩油藏。综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试验资料,深化认识马岭地区长8_1成岩作用特征;利用沉积环境、粘土矿物、古地温、R_o、流体包裹体温度等实验结论开展成岩阶段及成岩序列的研究;在成岩作用阶段中,压实和胶结-交代作用降低了部分孔隙度,溶蚀作用产出的次生孔隙是致密储层的高渗通道,在定性认识的同时设立储层孔隙度定量演化计算,实现了孔隙度演化的定量认识,且定量计算与气测孔隙度误差为3. 2%;通过研究4类样品表明,研究区长8_1属于强烈压实型成岩作用,不同成岩阶段孔隙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了储层物性的好坏。  相似文献   
90.
东亚地区MIS 5时期孢粉记录的植被与气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次间冰期(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MIS 5,71~128 ka BP)离现代间冰期最近,对其认识有助于预测未来环境,而化石孢粉是恢复古植被与古气候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选择出的东亚地区孢粉记录的具有年代数据和孢粉图谱的古植被和气候研究的综合分析,初步认为:①MIS 5的植被格局可与现代间冰期即全新世的植被格局对比。②各区孢粉记录了MIS 5气候波动,部分地区可划分出5a,5b,5c,5d和5e,存在轨道尺度变化,千年尺度事件较少发现。③东亚季风是影响现代东亚季风区环境的主要因素,但日本可能还受到西风环流和洋流的影响;西风、印度季风和地形是影响青藏高原环境的主要因素。④东亚地区,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区,分辨率较高的孢粉记录的环境变化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