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01.
森林对降水和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雒文生 《水文》1989,(6):32-36
河川径流是流域降水、蒸发、下渗、蓄存,等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这些因素本身和它们之间关系的错综复杂,在估计森林影响上,不仅使定量计算难以准确,甚至在定性上也还存在着尖锐的争论。森林对于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影响,相对于洪水来说,是其中比较简单的问  相似文献   
102.
利用1948—2016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南亚高压的水平与垂直结构、中心强度、位置及多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多年平均相比,在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70、100、150、200 hPa),不同典型异常年份南亚高压的水平结构表现出双中心、纬向与经向跨度变大的特征,但不同高度其水平范围变化不同。近69 a对南亚高压内部空气束缚的东风急流最大风速整体呈减弱趋势,而西风急流的最大风速则无明显变化趋势。南亚高压的热力和动力垂直结构在不同年份有所不同,即东、西风急流强度和温度异常存在年际差异。1948—2016年南亚高压的厚度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大致为6.32~6.42 km。各高度南亚高压中心位势高度值在1975—1980年间均上升了0.1 gpkm左右,且中心位置存在东西振荡和南北位移,但这种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3.
雒占福  雷德宏  李晓慧  原悦 《地理研究》2021,40(7):1949-1962
居住环境质量提升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其设施的不均衡性、可获取性与可选择性差异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情感需求具有显著的剥夺影响。本研究以兰州市主城区居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各类城市设施的POI为数据源,通过构建居住环境剥夺评价体系定量识别其剥夺程度并对影响因素作出分析,结果表明:① 居住环境的综合剥夺在东西狭长的河谷城区上呈现出重心偏东的“核心-边缘”分布格局,高剥夺区集中在河谷边缘区以及西部城区,低剥夺区呈现于河谷中心区与东部城区。② 居住环境的正向维度基本呈现出河谷中心区剥夺程度低,河谷边缘区剥夺程度高的态势;负向维度在空间上则呈现出与正向维度反向的分布趋势。③ 河谷型城市居住环境剥夺格局是城市形态、居住区区位、城市的动态扩张次序、居住区密度以及政策规划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其中,城市形态下的空间可达性制约着城市空间的开发时序,进而影响设施的空间配置水平;居住区区位制约着居住区自身对设施的选择性与环境干扰性;城市的动态扩张导致了河谷城市开发周期的不同,进而导致新旧城区设施配置的不同;居住区密度对城市设施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政策规划对居住环境剥夺格局具有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城市固体废弃物给城市的环境及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利用遥感手段提取城市固废堆具有及时和高效的特点,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固废堆组成成分复杂、分布不规律,仅仅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提取十分困难。本文结合高光谱影像和高分辨率影像提取了城市固废堆,采用多尺度的研究方法,在对高光谱和高分辨率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首先在高光谱影像上进行了粗提取,然后将粗略结果映射到高分辨率影像上,进行了精确提取。以北京市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使用数据包括获取时间接近的Quick Bird影像和Hyperion高光谱影像,利用提出的方法进行固废提取试验,并将最终的试验结果与目视判读结果进行对比,固废堆的识别率为82.35%,准确率为74.81%。同时,该方法与已有的固废提取试验对比结果有显著提高。这一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结合高光谱影像和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城市固废堆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5.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富含烃源岩和蒸发岩,也是中国油气勘探重要的场所之一。巴青地区的上三叠统巴贡组沉积相研究不仅能为特提斯洋的演化提供佐证,而且为羌塘盆地油气和钾盐资源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对巴青地区上三叠统巴贡组的古生物、沉积构造、岩石组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障壁岛沉积体系下的潟湖相、潮坪相、三角洲相沉积相以及10种亚相。晚三叠世巴贡期,研究区是一个由北(巴青—索县)向南(班—怒缝合带)变深的伸展背景下的陆缘海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06.
时域激电法单极-偶极装置在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描述了测区地质概况和岩(矿)石电性特征,结合图示简述了测深装置原理、布极方式、探测深度等.通过时间域激发极化法电阻率和充电率特征,根据中间梯度法推测了断裂和主要岩性分界,浸染状铅-锌金属硫化物在平面上的走向和矿化范围,依据单极-偶极测深能够有效地确定含铅锌浸染状金属硫化物矿体空间位置,结合点源梯度剖面上充电率异常特征,推测了极化体产状.钻探验证在断层中见铅锌矿化,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7.
毛藏碱性斑岩体侵入于加里东期毛藏寺中酸性岩基的中心部位,呈小岩株状产出。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碱性斑岩体的主量元素SiO2含量介于57.55%~55.98%之间,REE含量为433×10-6~9 824×10-6,平均高达5 218×10-6。LREE/HREE比值介于24~98之间,(La/Yb)N比值为54~5 699,表现为轻重稀土强烈分异,具有富轻稀土、高钾富碱、富铝贫钛、富锶和钡等特征,岩石还相对富集Pb和Zn,含量均超过200×10-6, Cu含量也较高(> 100×10-6),最高可达1 710×10-6。负铕异常中等,δEu值为0.40~0.87,暗示有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具A型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构造演化认为碱性岩浆的产生与俯冲的北祁连洋壳板片的断离作用有关,区域应力场由挤压转为伸展,在地壳岩浆房中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并发生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碱性斑岩体,伴随后期的岩浆—热液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时频分析技术是描述和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有效工具,如何提高谱分解的时-频分辨率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稀疏约束反演的谱分解方法(ISD)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时-频分辨率的谱分解方法.然而传统ISD方法采用复雷克子波作为母小波函数,很大程度限制了信号分析的分辨率和精度.本文创新性地将传统ISD方法拓展到其他线性变换当中,提高了ISD方法的适用性.利用合成数据测试并对比了传统方法与ISD方法的时频分析结果,研究表明ISD方法不但能提供高分辨率的振幅谱,还能提供可靠的时-频相位谱信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将高时-频分辨率的ISD方法与频变AVO(FAVO)反演相结合,得到能指示流体的地震波频散属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资料,结果表明基于ISD时频方法的FAVO反演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对于储层油气具有更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技术以及将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联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段致密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展开了研究.对其中10件样品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描述相同的进汞过程,可以将所得孔径分布进行联合并得到表征范围在3×10-3~4×102 μm 的总孔径分布曲线图.图像显示10块样品在孔喉半径80~160μm 处存在一个较低峰值,在3.7×10-3~2.6μm 范围各样品曲线出现多个峰.孔径分布频率直方图结果显示孔隙类型多集中于纳米孔、微孔以及巨孔,且纳米孔最为发育.纳米孔对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纳米孔控制的孔隙空间随孔隙度、渗透率减小有增大趋势,与渗透率相关性差.纳米孔对渗透率的贡献随着渗透率的减小而增大,且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0.
安塞油田侯氏-杏河地区长6油藏属于低渗-特低渗油藏,针对导致该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复杂多变的渗流特征,利用油水相渗实验与核磁共振实验,通过分析曲线特征与重要渗流参数分布将研究区油藏储层分为3类,并结合物性测试、恒速压汞、X衍射等实验结果,分析物性、孔喉结构、黏土矿物以及注水方式对渗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油藏的渗流参数依次变差,渗流能力减弱;束缚水饱和度受黏土矿物含量的影响程度较大;驱油效率与渗透率和喉道半径呈正相关,与孔喉半径比呈负相关,且受微观均质程度以及注入压力以及注入水体积影响;可动流体饱和度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主要受控于孔隙与喉道分布及二者的空间配置关系.从好到差的3类油藏对应的初期产量、稳产周期依次降低.储层因素通过影响渗流特征,进而对开发特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