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4篇 |
免费 | 180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1篇 |
大气科学 | 89篇 |
地球物理 | 121篇 |
地质学 | 464篇 |
海洋学 | 101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73篇 |
自然地理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4年 | 4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2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地震相识别优质烃源岩--以辽中凹陷沙三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震资料,在沙三段精细层位标定的基础上,进行辽中凹陷沙三段地震地层的追踪解释。根据优质烃源岩的定义及判识标准,即主要为一套富含有机质的中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识别出优质烃源岩地震相主要呈低频、连续、强反射特征。在地震相和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中凹陷三个次洼优质烃源岩地震相-沉积相模式,并对辽中凹陷沙三段优质烃源岩进行了分布预测,研究表明辽中凹陷沙三段优质烃源岩在北洼分布范围较大,中洼次之,南洼分布最小;在辽中北洼,整个沙三段均有分布;在辽中凹陷中洼,优质烃源岩发育于沙三中亚段;在辽中凹陷南洼,主要发育于沙三段下部。 相似文献
42.
为合理评价德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潜力,研究工作从水文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类工程活动5个方面建立了由16个评价单因子组成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评估结果将德州市中心城区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内的地下空间划分为“可充分开发”、“不可充分开发”、“慎重与限制开发”三个等级区,并结合城市建设及环境条件,基于GIS平台开展了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潜力评价。研究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潜力状况,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政府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43.
44.
太湖典型植物氨基酸组成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太湖两个不同湖区(东太湖和贡湖)各选择了8种不同类型的典型水生植物和1种陆生植物全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15种氨基酸的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来源氨基酸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太湖区域植物体中总可水解氨基酸(THAAs)的平均含量为861.6±182.96μmol/g,贡湖区域植物体中THAAs平均含量为700.0±232.3μmol/g;不同类型植物体中THAAs的含量大小依次为: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陆生植物;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和赖氨酸是THAAs的主要组成部分,这5种氨基酸的摩尔浓度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太湖植物中THAAs所含的氮元素对植物总氮的贡献在30.7%~94.7%之间,是植物体氮元素的主要组分,也是内源氮输入的主要来源.东太湖区域采集的植物样品中各氨基酸的浓度比例与东太湖水体氨基酸组成差异较大,但与沉积物氨基酸组成较吻合,表明东太湖植物来源的有机质和氨基酸是沉积物中有机质和氨基酸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45.
刘后昌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13,(5)
株洲,古称槠洲.槠,植物名,学名青椆,又名苦槠,俗称栗珠子树,常绿阔叶乔水,木质坚硬且富弹性.《山海经·中山经》《集韵·焦韵》《本草纲目》等均有"槠木"记载.因此,槠木应为人类最早认识并利用的植物."洲",古文中多指河、湖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以后引伸为面积广阔的陆地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株洲地域内,古时岗地纵横,溪河遍布,濒临湘江,沙洲多,又盛产槠木,因而得名. 相似文献
46.
短时预报的重点是中尺度系统所反映的强对流天气,针对这种天气的特点,为解决定点、定时、定量预报和快速传递的要求,我们研制了“江苏省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系统”,其设计思想是将探测、预报、通讯和服务作为一个技术总体来考虑,在现有的气象技术设备条件下,和以往积累的大量短时预报经验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多个功能模块和分系统,最后组合成一个业务系统。这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技术发展的现状,又具有一定的预报水平和业务化能力。在业务中投入试验证明该系统既实用又具有速度快、操作简便、预报结论客观化的特点,是省级气象台预报业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7.
48.
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个实用的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分类方案,详细论述了各类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的相态、组成和均一温度特征。在同一油气藏,均一温度越高,油相包裹体中的气态烃和挥发份的含量也越高。依据油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的变化及其与同生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的关系可以研究油气藏在充填过程中油气组成,特别是气态烃和挥发份含量的演变。进而可以研究油气藏的油源--生油岩的类型和热演化程度。本文评述了依据油相包裹体和同生水溶液包裹体PVT相图推断其捕获温度和压力范围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最后讨论了各类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的成因机制及其在油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50.
为了了解后生浮游动物的摄食作用在太湖夏季微囊藻水华形成中的作用,2009年7月15日至8月14日取太湖梅梁湾湖水开展了后生浮游动物对微囊藻水华形成作用的野外模拟实验.实验期间,未过滤掉后生浮游动物的对照组出现了漂浮在水面、肉眼可见的微囊藻水华,而过滤掉后生浮游动物的实验组没有出现微囊藻水华.结果显示,对照组整个实验期间都有后生浮游动物存在,共发现了9种后生浮游动物;而实验组在实验第6 d发现有后生浮游动物出现,整个实验期间共发现了3种后生浮游动物.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实验后期(21~30 d),对照组微囊藻平均密度显著高于实验组.整个实验期间,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和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密度均显著高于实验组,且惠氏微囊藻密度占对照组微囊藻总密度的60.79%.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夏季后生浮游动物摄食并不能控制太湖蓝藻水华,相反,后生浮游动物特别是大型浮游动物能促进蓝藻水华的形成.同时表明,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可能是影响微囊藻水华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