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281篇
地球物理   238篇
地质学   646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邻近河流的水沙过程有相似性,流域内实施水利水土保持以后这种相似性受到破坏,利用此种关系我们于1986年用类比法计算水利、水保每年减少入黄泥沙2.97亿t。近来,又进一步算出水利水保工程使70年代的入黄泥沙每年减少3.24亿t。  相似文献   
962.
近年来,“碎屑模型”和“颗粒指数”概念的提出使得砂岩碎屑组分的研究进入了宏观地质学的实用领域。碎屑组分-物源区类型-板块构造背景研究已构成有机的整体,成为沉积学与板块构造学紧密联系的纽带之一。笔者几年来系统观察研究了大量的地表和钻井剖面的砂岩薄片,统计分析了三叠-侏罗系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碎屑模型的图解研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图中反映的物源区类型和板块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本区北部的库车坳陷属前陆盆地,南部的阿瓦提-满加尔坳陷为克拉通内坳陷盆地。  相似文献   
963.
如果     
如果风和日丽,请登临高楼;如果月白风高,请到外面走一走;如果云层满布,请寻找空中翱翔的大鹰;如果细雨朦朦,请撑一把伞走进雨里;  相似文献   
964.
本文利用南半球500hPa多年(1972年5月至1987年12月)逐月高度场资料,在地转近似条件下,计算了500hPa高度场的各谱物理量,包括月平均环流场、纬向动能谱、经向动能谱、扰动角动量输送以及扰动动能向平均动能转换率。分析了它们的气候特征,发现谱物理量前3波的分布基本上决定了其总体分布,优势域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的变化较显著。  相似文献   
965.
浙闽赣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是中国东部构造火山带重要组成部分。由晚侏罗世—白垩纪火山杂岩系组成。火山岩系分三个旋回。各类岩石及不同岩相在火山构造和旋回中按一定相序和组合产出,构成一套具有成因与时空联系的火山杂岩序列,该区发育有各种级别和类型的火山构造,本文将所研究的火山构造分为5个级别及14种基本类型,其中对各类型及亚类的特征、鉴别方法、实例及其时空分布、发育状况等,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966.
967.
中国末前寒武系古地理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末前寒武系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的上限是明确的,但它的下限则无具体规定。本文所讨论的时限局限于距今800—600Ma期间的沉积,即晚元古界的一部分。根据在中国所获得的丰富古生物资料,距今700Ma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发展界线。中国地质科学院震旦系研究课题建议以700Ma做为震旦系的底界,800Ma为新建议的扬子系底界年龄。  相似文献   
968.
在地理教学研究过程中,人们经常会论及地理学习的动机、兴趣和需要等问题。然而有些人往往容易把它们混为一谈,弄不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由于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地理学习的实践中,常产生一些盲目性。如何正确看待上述三者的联系与区别,笔者有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969.
前震旦纪康定杂岩中钠质花岗岩类,分布在四川康定至渡口一带,岩体多由规模宏大的岩基产出,呈南北向线性展布,出露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向北东延伸与彭灌杂岩、汉南杂岩断续相连。岩石组合为闪长岩一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其中以石英闪长岩与英云闪长岩占绝对优势。其成因从30年代至今历来存在混合说和岩浆说两种观点。近年来我们结合地球化学研究,认为钠质花岗岩类具典型岩浆岩特征。  相似文献   
970.
应用模式识别方法综合分析多项震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华北地区公元1400年以来的16次M≥7强震和随机选取的191次“无强震”,研究 了下列一组震兆:地震活动水平;b值:空区;地震的条带分布和地震的集中性。对每项震兆,建立了该震兆为异常的一个或数个定量的准则,然后用模式识别法综合分析了这组震兆。结果表明:强震前地震活动水平增强和中小地震集中在强震震中附近可能是重要的震兆;b值异常在综合预测中也起了较大的作用;空区和地震的条带分布所起作用较弱。一系列控制试验表明结果是稳定的。基于对这组震兆的研究,在计算机上建立了“应用模式识别方法的综合预测方案”,并试用于强震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