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4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6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9篇 |
大气科学 | 83篇 |
地球物理 | 78篇 |
地质学 | 272篇 |
海洋学 | 74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37篇 |
自然地理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我国地球物理监测站网主要由GNSS、定点形变、重力、地电、地磁、地下流体六大观测站网组成,由国家站、省级站和市县站构成基本监测单元。市县站观测手段多、站点数量庞大,是地球物理监测站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摸清市县站监测资源底数、统筹利用市县监测数据,中国地震局历时2年完成了我国市县地震监测资源评估工作。基于此项工作,本文从观测环境、观测系统、数据质量和预报应用四个方面对我国市县地球物理监测资源进行简要分析,评估结果显示: 37.8%的测项评估为合格,可直接纳入国家地球物理数据库管理,47.9%的测项评估为基本合格,可纳入国家市县数据库管理,14.3%的测项评估为不合格,需要停测或者优化改造。针对评估结果,简要分析了市县监测运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建议,为提升市县站监测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一、引言近年来,笔者曾探讨过厄尔尼诺现象和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演变的关系,发现了在厄尔尼诺年夏季(除了次级厄尔尼诺年如1969年和厄尔尼诺年如1965,1966年8—9月外),在东山站出现表层盐度(按月平均值)较低。众所周知,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非周期性,全球性的海—气异常现象,不会仅局限于某一站水文要素异常的变化,也许还会涉及范围广些,闽浙沿岸夏季表层盐度变化规律如何?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日前人们对于厄尔尼诺现象预报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方法,还在很艰苦探索中。但是,为 相似文献
63.
64.
陶林科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14,8(4):32-39
对2012年7月30日大暴雨过程应用常规资料、中尺度数值模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在大环流形势背景下,贺兰山地形对底层风场的辐合触发了中低层不稳定层结;700hPa偏南暖湿气流、850hPa切变及地面中卢尺度切变线,给短时强降水的产生与维持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经对贺兰山地形影响的强降水强度数值模拟,得出贺兰山地形对银川大暴雨的形成有明显的正贡献。 相似文献
66.
百花湖是一个具有季节性分层的富营养小型湖泊,在秋季湖水倒转期经常发生水质恶化事件,碳氮循环出现异常。文章研究特选择在秋初,湖泊分层开始消失时,测定了湖水中不同深度的N2O,CH4,CO2,有机和无机碳同位素以及其他化学参数变化。结果发现:采样时百花湖在约6m和16m深度附近出现了两个温度不连续层(SDL和PDL),并影响到有机颗粒的沉降和分解。相对而言,有较多的有机质在这两个层内发生降解,但降解的途径有所不同,上部主要是有氧降解,下部则主要是无氧降解过程。N2O的产生和消耗与有机质的降解过程完全对应:PDL层以上,ΔN2O与AOU的线性关系反映了N2O主要形成于硝化作用;PDL层以下反硝化作用导致N2O严重不饱和;PDL内位于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过渡带的N2O峰,显然是硝化与反硝化联合作用的结果。PDL层内较大的CH4浓度变化梯度,说明嗜甲烷细菌可能通过氧化NH+4贡献了部分N2O。百花湖秋、冬季表层湖水N2O都是过饱和的,都是大气N2O的源,依据分子扩散模型计算湖泊N2O的释放通量在12~14μmol/m·day之间,秋、冬季没有明显的差别。秋季底层湖水的反硝化作用是湖泊N2O的汇,其消耗通量与表层的释放通量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67.
基于CCA方法的于田绿洲土壤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统计学和典范对应分析法,分析于田绿洲2012年春季土壤剖面(0~10、10~20、20~40、40~60、60~80、80~100cm)的含盐量、电导率、pH值、矿化度、七大盐分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土壤含盐量、电导率、pH值和矿化度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土壤中Na+和Cl-在各土层占有主要优势,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个盐分指标变异系数减小,土壤介质趋于均匀,性质趋于稳定;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发现各个土层中Na+、Cl-、Ca2+、K+始终保持较好的相关性,且主要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8.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AMD)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with climate warming. In this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in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maj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n wheat production were firstly explored by analyzing the observed records at national agro-meteorological stations(AMS) of China from 1991 to 2009. Furthermor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MD was discussed by comparing the warmer decade(2000–2009) with another decade(1991–2000). It was found that drought was the most frequent disaster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with a highest proportion of 79%. And the frequency of AM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climate change. Specifically, the main disasters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reproductive period than in the vegetative period. Besides, the spatial changes in the AMD frequency were characterized by region-specific. For example, the wheat cultivation areas located on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suffered mainly from drought. All these results were strongly linked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Therefore, sound adaptation options should be taken based on the latest changes of AMD under global warming to reduce agricultural damages. 相似文献
69.
70.
本文根据1975月7月温盐资料,证实了在渔场存在多单元上升流,兄弟屿和南澎列岛附近分别是沿岸和外海上升流最强海区。我们认为在外斜—外深一带出现高营养盐的愿因是,在上升流期,由于垂直外海环流环演变,而导致南海底层冷水上升与爬升(或涌升)多次交替现象所产生的结果。在埃尔尼诺年灯围产量锐减,在渔场夏季只出现一单元上升流,且上升流弱(除1965—1966年8—9月外),反之,在非埃尔尼诺年(除印度发生干旱和非埃尔尼诺头一年外)灯围产量高或较高,夏季都出现多单元上升流,且上升流强。此外还阐明了灯围产量与多单元上升流时间具有相关性,而与其次数具有逆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