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4篇 |
免费 | 759篇 |
国内免费 | 4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4篇 |
大气科学 | 355篇 |
地球物理 | 496篇 |
地质学 | 1605篇 |
海洋学 | 174篇 |
天文学 | 34篇 |
综合类 | 160篇 |
自然地理 | 1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107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103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05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119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36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0篇 |
1964年 | 10篇 |
1959年 | 11篇 |
1958年 | 7篇 |
1957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台风及其生成的巨浪是严重的海洋灾害现象,历史受到人们的关注。台风浪场的预报方法大体上有三类,一是以天气学为基础的经验方法;二是统计预报方法;三是基于流体力学的数值预报方法。目前,我国在海浪预报业务中仍以天气学预报方法为主,统计和数值预报方法只起辅助作用。然而,天气学方法往往受到个人经验和手工操作的限制,不但工作效率不高,而且预报效果也受到明显影响。建立台风浪场智能数据库系统,是实现预报业务客观化、 相似文献
972.
黑龙江碾子山晶洞碱性花岗岩岩体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K-Ar法和和Rb-Sr等时线法测定了碾子山晶洞碱性花岗岩的年龄,花岗岩及其围岩安山岩、正长斑岩、碱流岩、玄武岩和闪长岩脉的年龄分别为123、141、135、120、108和80Ma。该期碱性花岗岩的侵位反映了大兴安岭南部早白垩世以形成拗陷盆地为物质特征的构造岩浆活动。碱性花岗岩与其主要围岩构成了同一Rb-Sr等时线,表明它们是同源的;Sr同位素初始值和其他同位素证据表明它们是由上地幔来源的母岩 相似文献
973.
右江盆地上二叠统—中三叠统地层中常含有多层凝灰岩,对采自广西河池九圩及田林利周罗楼组和百逢组底部的4件凝灰岩样品进行锆石原位LA-ICPMS方法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凝灰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52.8±1.8Ma、253.0±2.4 Ma、247.2±1.5Ma和239.3±2.7Ma,指示晚二叠世末期到中三叠世Bithynian期华南地块西南缘存在多期火山活动,其可能与华南西南缘陆块的裂解与汇聚有关.凝灰岩中继承或捕虏锆石年龄(260~270Ma)记录了中晚二叠世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活动或华南西南缘岛弧火山活动事件.凝灰岩的岩相学研究表明,中三叠世特别是Bithynian期之后右江盆地由伸展型向挤压型转换,盆地进入快速坳陷期. 相似文献
974.
断层带结构研究对于认识地震的孕育发生、地震破裂过程及其地震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多种方法被用来观测和研究断层带结构,其中断层带围陷波就是有效方法之一.断层带围陷波是由地震波入射到断层带内低速介质与高速围岩之间的界面时在界面内侧经多次反射相干叠加形成,具有大振幅、低频率和频散的特点.由于断层带围陷波在断层带的内部传播,它携带有断层带的介质物性和结构的重要信息,因此可以利用围陷波的波形特征研究断层带的精细结构.本文详细介绍了断层带围陷波的形成机制、传播和特性,全面阐述了断层带围陷波在观测研究、传播和特性理论研究和利用围陷波反演断层带结构的方法及应用三个方面的进展,并探讨了断层带围陷波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相似文献
975.
介绍了兰州大尖山核试验监测地震台阵的勘址工作,包括本地区的地质背景、气象条件以及中心建筑(CRF)和各子台建筑的的工程地质情况。该台阵投入观测后表明:台阵所在地区的气象、地质条件等观测环境完全满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国际监测系统(CTBTO/MS)勘选台阵的要求。兰州大尖山地震台阵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甘肃省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微震活动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976.
渤海湾盆地陷隐蔽油气藏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总体上受控于裂谷断陷湖盆的生成演化。中新生代以来,多旋回的挤压、走滑与伸展作用,使华北地台解体,地壳薄化,并形成由一系列掀斜断块组成的裂谷盆地,在盆地内,常出现含油的潜山披覆背斜构造、拖构造,重力滑动构造、冲断构造和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构造复合叠加而成的复杂隐蔽断裂构造,受老老三纪构造放回与古气修旋回控制,在沉积建设上形成了5个不整合或假整合界面和4套层序叠覆的层序结构,以及富于岩相岩性变化的断陷湖盆沉积。在水进超覆层内或水进笔层水间,建造的低水位扇砂体、浊积岩体、生物碎屑灰岩与火山岩体等,极易形成大量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和岩性与构造复合油气藏。 相似文献
977.
978.
979.
湘西北岩溶石山物探找水数据处理方法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测深导数计算、联合剖面法ρs曲线歧离带变化率的计算、多剖面互相关处理及激发极化法数据处理等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含水构造异常的分辨力,在西南贫困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