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4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新疆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与国内外IOCG矿床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IOCG矿床不断取得巨大的勘探成果,IOCG矿床在国内外都日益受到关注。新疆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在构造环境、元素组合、蚀变特征等方面与国外典型的IOCG矿床有相似之处,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处于大陆边缘拉张环境,具有Fe-Cu-Au(-REE)多元素组合,蚀变以绿帘石矽卡岩化为主,垂直分带不明显;在成矿时代方面又区别于多数产在元古代的IOCG矿床,而是在古生代;乔夏哈拉西矿区切割铁矿层的闪长岩脉角闪石的Ar-Ar坪年龄为378.1±3.6Ma,故铁的成矿年龄应在泥盆纪。本文认为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不仅与IOCG矿床有较多相似之处,与国内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稀土铌矿床、云南迤纳厂铁铜稀土矿床、云南拉拉铜铁金钴钼稀土矿床和云南稀矿山铁铜矿床等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在中国寻找IOCG矿床尤其是大型矿床,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2.
南岭科学钻探(NLSD-1)是目前中国在华南金属矿集区内实施的最深钻探工程,总进尺2967.83 m,揭露金银铜铅锌和钨铋铀各类矿化120余处,矿化层可分为破碎带型、硅质脉型、长英质脉型,以微细脉、细脉、网脉状、浸染状、块状形式产出,其中达到工业品位的矿脉具有3段,多处矿化可侧向追索,具有潜力工业矿体。元素垂向矿化规律上表现为金银铜、铅锌矿化分别以组合形式出现,铋的元素异常与亲硫元素矿化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中贵金属矿化异常集中在推覆体内,而钨锡铀矿化向深部有增强趋势,两者在钻孔内具有较明显的岩性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专属性特征。根据NLSD-1揭露的垂向矿化规律,结合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成果提出四大找矿方向,即:推覆体内V10~V31向东向深部延展、推覆体下部钨铋多金属矿化、深部3个空间位置可能出现的厚大矿体以及外围高山角—井笔山一带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矿化。  相似文献   
113.
东天山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对东天山1500多处矿产地时空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认为东天山具有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铁铜镍煤盐等优势矿产比较明显、矿床类型较全、成矿历史悠久、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且呈"南铁北铜东镍中间金"的特点.鉴于东天山地区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偏低,科学研究深度不够,根据其地质演化规律和区域对比,认为东天山地区今后的找矿工作既要重视深入研究典型矿床,在查明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成因模式、找矿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也要不同矿种之间、先后地质时代之间、相邻成矿区带之间相互借鉴,开拓思路,以期取得新进展.建议国家和相关产业部门以铁、铜为导向,集中目标开展找矿会战并带动其他矿种实现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4.
王岩  王登红  秦锦华  陈郑辉  郭娜欣  黄凡 《地质论评》2024,70(2):2024020031-2024020031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编制出版的《南岭成矿带成矿规律图(1∶80万)》,是迄今为止矿种最全、资料最新、信息量最大的全面反映我国南岭勘查成果与成矿规律的区带级别(Ⅲ级成矿单元)成矿规律图。该图件研编实现了四大创新点:① 涵盖了南岭已发现的2903处独立矿产地,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矿产等4大类的76个矿种,实现了南岭成矿带矿种与矿产地的全覆盖;② 归并了地质底图的地层并淡化显示,突出华南岩体、隐伏岩体的特色,使得不同构造—建造层地质单元的分布格局一目了然;③ 实现了矿产地、规模、类型、时代、成矿系列五位一体的综合图例设计,矿产地表达更简洁、直观;④ 综合成矿系列图、表、成矿体系图、剖面图等,以区域规律图编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集中反映和彰显南岭成矿带最新科研成果。该图件的研编有助于直观展示南岭成矿带矿产的时空分布格局,深入总结成矿规律,科学圈定重要找矿远景区,对于全面指导南岭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5.
116.
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铅锌原本是中国的优势资源,但随着国内铅锌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中国铅锌的后备资源难以跟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文章通过总结中国铅锌矿的主要特征,分析中国铅锌资源面临的问题,并根据铅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需要,将中国铅锌矿床划分为(火山)-沉积变质型、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矽卡岩型、层控热液型、岩浆热液型、风化(壳)型7类不同的预测类型,共计48个矿床式。基于此,对目前已发现的的潜在铅锌矿集区进行了潜力分析,在全国范围内共划分出28个铅锌资源战略接续区,并对重点接续区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资源潜力分析,对中国铅锌矿床下一步工作部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7.
中条山地区八一铜矿床中白钨矿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条山地区是我国重要铜矿基地之一,虽然区域资料中有钨的化探异常,但以往没有发现有价值的钨矿。文章在八一铜矿研究过程中,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野外快速分析仪检测、荧光灯检查、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查定出含铜矿脉中赋存白钨矿矿物,其共伴生矿物主要是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脉石矿物以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为主。通过对白钨矿矿物、金属硫化物、主要脉石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合碳同位素组成,初步判断八一铜矿为岩浆热液成因。八一铜矿脉中白钨矿的发现,不但对深入研究我国钨矿的区域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丰富中条山地区的矿床学研究内容,拓展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18.
赣东南大富足成铀岩体锆石U-Pb定年和构造背景与含矿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富足花岗岩体位于江西和福建的交界处,与铀成矿关系密切。通过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对大富足岩体进行了精确的年龄测定,获得岩体的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含斑黑云母花岗岩年龄分别为(233.4±1.6)Ma(MSWD=0.30,n=13)和(233.1±1.6)Ma(MSWD=0.48,n=12),表明岩体形成于华南印支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第一阶段末期。大富足岩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相对低含量的SiO2和较高含量的Al2O3及ACNK值(1.12~1.36),并富含黑云母、白云母等富铝矿物,显示大富足岩体为典型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暗示其形成于同碰撞挤压背景,是富含泥质成分变质沉积岩的部分熔融的结果。岩体具有较高的U、Th含量,独立晶质铀矿物和活动铀浸出率,暗示大富足岩体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9.
赣南兴国田新白垩纪火山岩的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岭地区是国内外著名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分布区,但白垩纪的火山岩相对少见。文章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技术对位于赣南兴国幅境内的田新安山玢岩的成岩时代进行研究,确定其形成年龄为(102.3±0.5)Ma。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原先的地层关系需要调整,即安山玢岩喷发于白垩纪晚期而不是侏罗纪晚期,其中裹挟的砂岩角砾为下白垩统赣州组,而覆盖于安山玢岩之上的不是赣州组而是南雄组;同时,这一结果也表明该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从早到晚由酸性到中性再到基性超基性的逆向演化,可能与地幔深部的岩浆活动有关,而且很可能代表了华南大陆内部地壳由增厚到减薄的大地构造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0.
赣南兴国杨村岩体锆石U-Pb年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位于南岭东段北部赣南地区兴国县境内的杨村岩体,侵入于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中,其西侧又与白垩系赣州组砂岩、砾岩断层接触,因而其地质年代难以根据接触关系准确判断,而岩体本身风化程度比较高,难以利用K-Ar法和Rb-Sr等时线等方法获得可靠年龄,以往将该岩体归属于加里东期。文章采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其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5.8±1.0)Ma,从而准确地查明该岩体侵位于燕山早期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在南岭是钨多金属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开始阶段,因而杨村岩体地质年代的确定为今后的地质找矿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