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387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以海南岛海岸带为案例,分析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了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提出海岸带生态保护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海岸带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要防止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需采取如下措施:强化海岸带管理立法和执法,科学制定海岸带土地利用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综合利用海岸带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养殖业,防止珊瑚礁和红树林生态系统被破坏;加强采空矿区和土地开发的生态复垦,完善海岸带防护林体系;通过实施生态工程项目,控制陆地污染源及海上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防止海洋污染等.  相似文献   
42.
对位于南沙群岛海域西部近大陆架-残留沉积区(NS01站)和深海沉积区(NS02站)的2个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粒度组成、CaCO3含量、总有机碳含量(TOC)、总碳含量(TC)、总有机物含量(TOM)和总氮含量(TN),估算了它们的埋藏通量及陆/海源TOC和TN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主要是粒径小于63μm的细粒度组分,粒度组成随深度的变化很小.沉积物粒度不是控制CaCO3含量、TOC、TC、TOM、TN和TOC/TN垂向变化的主要因素.NS01站CaCO3含量、TOC、TC、TOM和TN的含量及埋藏通量均低于NS02站.NS01站TOC/TN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受控于TN的变化,而NS02站则主要受控于TOC的变化.2个研究站位的TOC和TN均以海洋自生为主,NS01站沉积物中海洋自生TOC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53.2%和81.4%,NS02站沉积物中海洋自生TOC和TN的平均值分别为64.5%和87.7%.  相似文献   
43.
采用首都圈连续形变观测网内倾斜及应变的观测资料,对张北地震的前兆异常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果:震前1年半到两年(即1996年)在这一地区存在较大区域的连续形变异常;在这种中长异常背景的基础上,倾斜、应变观测结果再次出现新一轮异常,并且新的异常在观测地点和时间上一致,异常点相对于中长期时的空间范围缩小,向震中区集中(约200 km范围内).新一轮异常从其中最早的异常开始到地震发生在1年以内,并且随发震时间的逼近,不同观测项目和不同观测方向的各种参量的异常表现更为一致和显著,其中以离震中最近的张家口的异常变化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44.
文章总结了广西珊瑚钨锡矿区的地质特征,并对该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元素含量特征及元素组合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W、Sn、Sb、F地球化学异常明显。结合研究区地质成矿条件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圈定出研究区八步岭一带(B-2)、盐田岭—松宫一带(B-3)和龙门冲往南一带(B-4)为该区钨锡矿找矿靶区,金盆地—龙桂肚一带(B-1)划为今后的钨锑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5.
小黄鱼是我国近海四种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小黄鱼种群及其两个地理亚种群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小黄鱼的种群动力学研究,对于维持这一重要渔业的可持续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仅有的两个小黄鱼种群动力学模型只涵盖了较短的时间,且没有关注其空间差异。本文研究了1968年至2015年间黄渤海和东海小黄鱼的种群动力学模型,包含和不包含空间分层结构的两种贝叶斯模型被用于分析其种群动力学的大尺度空间异质性。本文分析了不同的假设,来研究小黄鱼种群动力学潜在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种群动力学特征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种群的增长速度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增加,而可捕系数从1981年到2015年增加了两倍多。与黄渤海亚种群相比,东海的小黄鱼亚种群生长速度更快,遭受的捕捞压力也更大。基于最大可持续产量MSY的参考点表明,无论是整个小黄鱼种群还是两个亚种群,近年来都有非常高的过度捕捞风险。因此我国小黄鱼的渔业管理急需更加保守的管理策略,同时考虑其地域差异。本文所用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种类的资源评估和渔业管理,尤其是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数据有限的种类。  相似文献   
46.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向乡村振兴,赣县人民梦寐以求在赣县探测到地热水资源.本文探讨了赣南山地隆起区构造裂隙地热水形成规律,分析了江西赣南地区地热水形成的条件:①燕山-喜山期岩浆侵入、热液活动是热供给来源;②红层盆地中巨厚的白垩系是储热盖层;③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浅变质岩分布区岩石受多期次构造运动作用,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有...  相似文献   
47.
南沙群岛海域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氮、磷、硅)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通过1997年11月和1999年7月2个航次对南沙群岛海域的现场调查,实测了南沙群岛深海盆沉积物的孔隙度?间隙水的营养盐含量,估算了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通量?2个航次的沉积物间隙水的NO2-N,NO3-N ,NH4-N,PO4-P ,SiO3-Si含量,1997年冬季航次平均为4.68,43.84,115.68 ,6.85,425.71μmol·L-1,1999年夏季航次(H4SiO4除外)平均为2.72,36.86,31.40,10.10μmol·L-1;平均扩散通量,1997年冬季航次为0.03,-14.07,121.70,0.25,72.54μmol·m-2·d -1,1999年夏季航次(H4SiO4除外)为0.10,-11.74,40.47,-0.56μmol·m-2·d -1?NH 4和H4SiO4 是扩散量最大的2种组分,而HPO2-4 和NO-2的扩散量极小?  相似文献   
48.
湄州湾沉积物的混合速率和沉积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近岸海域210Pb年代学的双层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并成功地用于湄州湾沉积速率和混合速率的研究,讨论了由210Pb、210Po和137Cs求出的湄州湾沉积速率之间的差别,用过剩234Th测定了沉积物表层的混合速率。  相似文献   
49.
福建沿岸海域浒苔藻类的营养成分含量与食用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沿岸海域浒苔(Enteromorpha)样品的主要组成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含量的研究表明,浒苔属高膳食纤维(49.0%~59.1%)、高蛋白质(19.60%~38.24%)、低脂肪(0.20%~0.55%)的藻类.浒苔中17种氨基酸总量(Ctaa)与蛋白质含量的比值为74.1%~91.0%;其必需氨基酸含量(Ctaa)占C11从的35.4%~40.0%,CⅢ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C。Ⅲ)之比为0.55~0.67,且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丰富(47.1%),氨基酸组成均衡.浒苔油脂中脂肪酸组成丰富,n一3PUFA含量达油脂总量的20.0%~26.4%,其中含有EPA、DHA.浒苔中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富含镁、钙、铁、锌、硒、钾等人体必需矿物元素.有害元素测定结果表明,中、低潮区浒苔的铅、汞、镉、砷含量均能够符合《无公害食品海藻》安全指标的限量要求,养殖区、高潮区部分浒苔的Pb含量超标.研究结果认为,在低污染海区生长的浒苔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矿物元素丰富且安全的海洋食品.  相似文献   
50.
基于RS与GIS的北京市热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利用2005年5月6日的TM数据反演北京市区的实际地表温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区的热环境特征、热岛分布的位置。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地表温度与地形特征和地表覆盖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热岛分布具有环状和带状分布特征,高程较低处和坡度较小处更容易形成热岛中心,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热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