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03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第三届国际地质流体大会(Geofluids Ⅲ)”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届“沉积盆地和造山带流体演化、运移和相互作用国际大会”,简称“第三届国际地质流体大会(Geofluids )”,于 2 0 0 0年 7月 1 2~ 1 4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召开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第 67~ 70特辑刊登了全部论文的详细摘要 ,共 1 40篇 ,充分反映出不同学科交叉以及采用新的分析和模拟技术 ,探索各种尺度下地质介质中流体流动和物质迁移。这 1 40篇论文主要集中于成岩作用、重要矿产、地下水资源、气候变迁和环境保护研究中地质流体的重要性 ,以及流体流动与岩石和地质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7个方面 ,现概括…  相似文献   
102.
地质流体:多学科技术和概念的相互渗透——第二届国际沉积盆地和造山带流体演化、运移和相互作用大会简介陈红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地质流体流体演化、运移和相互作用定年和定时分类号P511会议概况“第二届国际沉积盆地和造山带流体演化、运移...  相似文献   
103.
104.
精细埋藏史分析在砂岩成岩—孔隙演化模式研究中的重要性李蕙生,陈红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自70年代以来,次生孔隙的发现和认识使碎屑岩成岩作用一直成为沉积学领域中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就其研究方向而言大致可归纳为两大方面:(1)对成岩机理,特...  相似文献   
105.
热流体系统的成岩特征及其研究意义──以南海莺-琼深盆地为例孙永传,陈红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沉积盆地是一个低温热化学反应器(Ander-son等,1992)。在这样一个动态整体中充填的沉积物和流体,由于沉积作用、压实、热、构造和化学转...  相似文献   
106.
伊通盆地断裂体系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利用最新的地震、航磁、钻井等资料,对伊通盆地断裂体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对断裂演化及其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伊通盆地主要是受西北缘走滑断裂控制的新生代走滑-伸展盆地;断裂的性质、特征及演化极其复杂,按断裂特征及规模可划分为3个级别.一级断裂为西北缘和东南缘控盆边界断裂;二级断裂为早期张扭作用形成的呈雁列展布的马鞍山断裂,2号、3号、4号断裂和晚期压扭作用形成的西北缘逆冲断裂;三级断裂为盆地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众多次级断裂.伊通盆地断裂演化特征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作用以及盆缘大黑山地垒和那丹哈达岭地体挤压位置与隆升强度密切相关,断裂演化经历了古近纪成盆期的右旋张扭作用阶段和新近纪反转期的右旋压扭及基底隆升作用阶段;新近纪反转期压扭作用形成的西北缘断褶带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07.
阳信洼陷火成岩与CO2气成藏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阳信洼陷火成岩发育和分布特征的分析、岩石矿物包裹体主挥发分和气藏组分含量的比较、火成岩的发育时代和岩石类型的不同所造成的含气性差异的分析,说明了火成岩与CO2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阳信洼陷的CO2气主要为幔源无机成因气,幔源CO2气成藏受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的控制,深大断裂的活动为岩浆活动创造了条件,岩浆是CO2气运移成藏的载体,火成岩的发育和分布为CO2气成藏提供了保障;结合阳信洼陷隐伏火山口的发育特征,采用幔源^3He通量法和CO2通量法对阳信洼陷CO2气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为该区CO2气资源的勘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琼东南盆地东部地区油气形成期次和时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正华  陈红汉 《现代地质》2011,25(2):279-288
通过对琼东南盆地东部研究区6口井的37块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荧光观察和显微测温,认为该区共发生过4期与油气成藏有关的流体活动,结合埋藏史分析可知,油气成藏分别发生在距今20~18 Ma的早中新世、10~6.5 Ma的晚中新世、5.5~2 Ma的上新世和2~0 Ma的第四纪,其中第三期和第四期为主成藏期。第一期为成熟热成因气充注;第二期为低成熟度油伴随低成熟天然气充注;第三期为中等偏高成熟度的天然气充注,伴随少量凝析油充注;第四期为成熟-高成熟的天然气充注,伴随少量成熟的轻质油。此外,局部构造有幔源CO2气自中中新世(14 Ma左右)开始充注持续至今,对晚期烃类气体的运移和聚集有阻碍。  相似文献   
109.
对玉北地区输导体系进行研究, 分析其油气运聚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 玉北地区油气基本输导介质主要分为: 断层、不整合、输导层, 其中玉北中部地区输导能力较强, 而玉北东部地区的输导能力较差.对玉北地区奥陶系3口井25块样品的有机和无机包裹体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玉北地区奥陶系油藏主要发生了两期成藏: 第1期发生在海西晚期262~252 Ma期间, 主要为发黄色荧光的低成熟油充注; 第2期发生喜山晚期12.5~0 Ma, 主要为发蓝白色荧光的高成熟度油充注.玉北地区奥陶系油藏有效烃源岩为下寒武统和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两套烃源岩, 且发育储盖组合为: 下石炭统巴楚组泥岩、泥灰岩盖层与中-下奥陶统风化岩溶型储层组成的不连续层间组合.   相似文献   
110.
陈红汉  吴悠  肖秋苟 《地球科学》2013,38(3):541-552
尽管前人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地块拼合和陆内俯冲、中-下地壳流动以及岩浆活动等过程做了大量研究, 但对工区发育众多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热体制和古地温梯度演化很少涉及, 而这些对中生代海相烃源岩油气生成过程以及已生成的油气命运具有重要影响.在总结前人有关青藏高原温度场背景和盆地类型演化成果基础之上, 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数据, 综合建立了高原腹部中生代海相盆地古地温梯度演化曲线, 认为在中生代至古近纪的被动陆缘-弧后盆地-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 中生代海相盆地处于相对低的地温梯度条件下(<3.0 ℃/100 m)有利于成熟油的生成; 在新近纪至第四纪的青藏高原隆升阶段, 这些中生代海相盆地不仅演化成残留盆地, 而且还伴随着新的热事件使得盆地地温梯度不均匀急剧上升(~6.5 ℃/100 m), 同时会导致大部分中生代海相烃源岩生成的油再度裂解成气和存在二次生烃(气)的可能性.因此, 古地温梯度演化决定了在"冷盆"区域可能还存在找油潜力, 但在大部分的"热盆"区域只能以找气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