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通过建立水准函数和基线函数,分析了形变介质位移场与地面各测线上不同点位间水准和基线测值变化的定量关系.据此并应用弹性和粘弹性介质断层位错理论,研究了断层运动及其发展和传播过程中断裂带附近的水准和基线测值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参照理论分析结果,并结合跨断层位移的实测资料,反推了1973年炉霍7.9级地震至1981年道孚6.9级地震期间,鲜水河断裂的运动方式、发展趋势及蠕动传播形式,应用试错法给出了有关参数.结果表明,炉霍地震后该断裂带以滑动角为-10的方式作压性反扭运动,其发展趋势呈负指数的衰减形式,滑动区间长度为70km,大致位于炉霍地震产生的地表裂隙带;在道孚地震前,该带东南段发生了断层反扭运动的传播,其平均速度约150m/d,传播方向由西北向东南,终止于道孚西北.参考地震与断层运动的某些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本文讨论了鲜水河断裂运动与炉霍、道孚地震的关系,认为这一时期的断层运动体现了炉霍地震后断层的继承性持续滑动和道孚地震前以蠕动传播为主要标志的前兆活动.上述现象可能反映了大地震前后断层运动的某种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2.
在我港口工程建筑中,常迁到一种由淤泥或淤泥质土和各种砂(或砾砂)混杂堆积的“混合土”,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在实际工程中因不掌握这类土的特征,致使判断失误,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为了正确认识其性质,交通部《地基》规范编写组委托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从事淤泥和  相似文献   
103.
第二届美国地表水$唾地l卜水中毒药公置求崩黼理会议非均质土地下施工会议——冒际隧洞协会第十届年会地下水研究中地表和钻孔韵地球物理方法太平洋地区现代地壳运动国际讨论会第一届小水电会议第三届地面沉降圜际讨论叠第二属国际水质研究会议掇地水污染调查,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会议第六届岩石力学讨论会欧洲会议第二届非洲水技术展赞和讨论会因际大坝安全会议地下z&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水文地质国际讨论会国际灌溉排永委员会第十二届灌排会议国际承资源委员会河流流域战略讨论会第五届杰资源中的有限方法国际讨论会虚用地球化学第二次讨论会—…  相似文献   
104.
2-(2-喹啉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光度法测定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2-(2-喹啉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QADMAB)与钯的显色反应,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存在下,pH4.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QADMAB与钯反应生成组成为2∶1,λmax=630nm,ε=1.03×105L·mol-1·cm-1的配合物。钯含量在0.01~1.20mg/L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已用于一些含钯样品中钯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相符,5次平行测定的RSD<5%。  相似文献   
105.
为了研究海岛土地利用分类,文章以辽宁省葫芦岛市觉华岛及周边海岛为例,利用北京二号卫星融合后的0.8 m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通过局部方差变化率曲线峰值确定了岛屿上各地类的最优分割尺度,顾及形状和紧致度参数。探讨了随机森林算法在提高海岛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精度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当形状因子、紧致度因子和分割尺度3个参数组合为(0.5,0.6,180)时,在最优特征数为13,随机森林决策树为200时,整幅图分类精度表现最佳,总分类精度达到81.73%,总Kappa系数为0.798 0。各类别中:海岛植被常绿针叶林地最佳分割参数为(0.5,0.4,415),Kappa系数为0.923 2。落叶阔叶林地最佳分割参数为(0.4,0.6,465),Kappa系数为0.895 0。灌草地最佳分割参数为(0.5,0.4,230),Kappa系数为0.889 0。海岛植被提取的生产者精度优于90.40%;海岸带中基岩海岸最佳分割参数为(0.5,0.6,520),Kappa系数为0.909 2。粉砂淤泥质海岸最佳分割参数为(0.4,0.6,465),Kappa系数为0.979 9。海岸带提取的生产者精度优于92.07%;耕地中有茬耕地和无茬耕地最佳分割参数为(0.5,0.6,180),Kappa系数分别为0.858 7和0.915 3。耕地提取的生产者精度优于87.70%。由此可见,针对海岛每一种的土地利用类型,都会存在一个最优尺度与之相吻合,尚不存在单一的普适尺度满足所有地类。  相似文献   
106.
湿地土壤是湿地生态系统固持氮(N)、磷(P)的重要库,水生高等植物在湿地土壤固持N、P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室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结合的方法,对溱湖湿地两种主要湿地类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和芦苇+香蒲(Typha latifolia)群落)影响湿地土壤N、P固持过程的规律展开研究.分析了芦苇、香蒲各器官生物量和总氮(TN)、总磷(TP)含量及储量对于土壤各土层TN和TP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溱湖湿地对于水体TN和TP有一定的削减作用,且对TN的削减作用更大;(2)芦苇可以增强湿地土壤(30 cm以下的土层)富集N的效率,并且芦苇+香蒲群落中土壤固N效率更高,芦苇植株内TN和TP储量都是根茎叶穗,而香蒲则是根穗茎叶;(3)芦苇和香蒲茎、叶器官的TN和TP含量在夏季均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季节,尤其是芦苇茎的TN含量在夏季高出其他几个季节70%~84%,而TP含量甚至高出其他几个季节81%~92%;(4)芦苇、香蒲对于P贫瘠的响应机制不同,导致芦苇会消耗土壤P,而香蒲的介入可以抵消这一消耗过程.因此,芦苇+香蒲的植物配置模式可以提高湿地土壤固持N、P的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107.
108.
根据1∶5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全国立典性剖面调查成果,将林西组划分为5个岩性段,原林西组六段划分为老龙头组,并揭示出林西组官地剖面的地层褶皱重复多次,而非前人的单斜地层序列。根 据 古 植物、双壳类和孢粉等生物地层确定林西组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老龙头组地质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基 于 古 生物、沉积构造、碳酸盐岩微相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等多方面证据确定出林西地区林西组和老龙头组为陆相河湖沉积,
其沉积演化序列为河流→浅湖→深湖→浅滨湖,与天山-兴蒙地区二叠纪主要的陆相盆地沉积演化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109.
文章采用磁力测量和侧扫声呐测量方法,对海南岛南部近海海底输气管道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开展管道安全性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海底地形较平坦;检测范围完全覆盖预计区域;小部分管道呈现半裸露状态但未危及安全,管道整体状态良好。定期或不定期对海底输气管道进行检测,可保证管道安全,避免天然气泄漏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0.
囊谦盆地晚始新世贡觉组厚层红色含膏盐粉砂质泥岩是研究青藏高原始新世古气候演化和含膏盐沉积环境的良好素材。采集囊谦盆地贡觉组约257 m含膏盐地层的碎屑沉积物,研究其粘土矿物成分和组合特征及气候与沉积环境变化。结果显示,粘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52.1%)为主,其次为绿泥石(8.1%)和高岭石(3.5%)。根据岩性特征及粘土矿物组合变化,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指示了暖湿—低盐度、冷干—高盐度、较暖湿—低盐度的气候和沉积环境。贡觉组气候与沉积环境受到青藏高原地区干湿交替变化大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