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典型高寒草地生物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多年冻土区冻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利用在长江黄河源区实测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植被生物量数据以及青藏高原降水、气温以及地温等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等主要高寒生态系统地上与地下现存生物量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分析表明:如果未来10 a气温增加0.44℃·(10a)-1,在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分别递减2.7%和2.4%,如果同时降水量小幅度增加8 mm·(10a)-1,则地上生物量可基本保持现状水平略有减少;在气温增加2.2℃·(10a)-1,在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年分别平均减少达6.8%和4.6%,如果同期降水量增加12 mm·(10a)-1,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可基本维持现状水平略有增加,而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则递增5.2%.高寒草原植被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增暖的响应幅度显著小于高寒草甸,而对降水增加的响应程度大于高寒草甸.明确高寒草地植被生物量随气候变化的演变趋势,对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研究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河源区水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超基性岩的蛇纹石化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地质过程,在蛇纹石化环境中无机碳可以通过化合形成甲烷等非生物成因有机物,为化能自养生物提供初始能量。近年来,超基性岩及蛇纹岩中发现了固态碳质物(condensed carbonaceous matter,CCM),其中包含无机成因的复杂有机物,可能反映其在生命起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介绍了蛇纹石化过程形成的固态碳质物(CCM)的定义、发现过程及赋存特征,并对其形成机制、形成环境的制约因素、无机来源判别等进行了讨论。固态碳质物的形成可能与超基性岩蛇纹石化作用及费托反应有关。它常与铁氧化物或皂石等特定矿物形成共生组合关系,这不仅是其无机化合成因的证据,同时也证明了特定矿物对固态碳质物产生的催化作用。此外,流体中的H2和CO2的比例也会影响固态碳质物的化学组成,纳米孔隙被认为有利于其形成。但是,固态碳质物具体的形成过程及其与甲烷等无机成因简单有机物的相互关系目前尚不清楚,这应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3.
渤海海域近期地震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地区是我国东部地震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震,现今小震活动也较活跃。本文总结了地震活动的空间、时间和强度的特征,为本地区地震灾害的防御、减灾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杭州西湖轮虫的群落结构及与水体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饶利华  吴芝瑛  徐骏  陈琳  张巍  陈鋆 《湖泊科学》2013,25(1):138-146
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杭州西湖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西湖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通过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探讨西湖轮虫的群落结构与水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湖总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调查期间共检出轮虫29种,以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等最为常见;总数量处于较低的水平,多样性水平不高;各采样点在不同年份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湖轮虫密度与水温、TLI指数、总氮、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和pH值的相关性高度显著;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水体环境因子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西湖轮虫结构不仅与水体的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还受引水过程引起的水动力学的影响,从引水入湖口到出水口存在一个以水动力学过程为主导的生态梯度.  相似文献   
95.
本文通过纳米ZnO(ZnO-NPs)对具有高效脱氮能力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alomonas sp. KGL1的短期暴露实验,探讨在不同作用浓度下(0,1,10,50 mg·L~(-1)) ZnO-NPs对菌株的生物胁迫效应。结果表明,ZnO-NPs破坏菌株Halomonas sp. KGL1的细胞膜完整性并改变其粘滞性,使菌株形态结构改变,菌体发生团聚;同时诱导该菌株细胞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对菌株细胞产生氧化胁迫,进一步损伤菌株细胞,抑制菌株的生长和脱氮能力,且ZnO-NPs浓度越高,该菌株受胁迫程度越强。不同浓度的ZnO-NPs对菌株Halomonas sp. KGL1的NH~+_4-N去除率无显著影响,而其NO~-_3-N、NO~-_2-N的去除效率显著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海水养殖废水等高盐含氮废水中脱氮菌株的抗ZnO-NPs胁迫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国内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PD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VIP)、PubMed 数据库,收集2012—2017年国内灸法治疗PD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专用软件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检到94篇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5篇RCT文献,其中有2篇文献质量较高,其余文献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后OR=4.24,95% CI可信区间为[2.90,6.21],经Z检验,Z=7.44,P<0.000001,表明灸法对PD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漏斗图左右不对称,提示本研究的文献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灸法治疗P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7.
以区域内已有城市的易损性矩阵为样本,选取主要震害影响因子,通过相似度计算得出抽样城市的基础易损性矩阵,再由普查资料统计出各影响因素下的比例,通过计算得出区域内均匀分布各城市的当前建筑易损性矩阵,最后将各城市的建筑面积比例进行权重加权平均,建立起该区域内与实际相符的易损性矩阵.建立福建闽南地区的易损性矩阵,并与现有的南部...  相似文献   
98.
ArcGIS是一个能够输入、贮存、处理、分析和显示立体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具有强大的图形、图像和数据处理功能,现已广泛地应用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细述了ArcGIS在地震专题图制作过程中的作用,并利用现有的圆型或椭圆型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以ArcGIS为平台采用其扩展功能模拟出地震影响场,使得制作地震专题图显得快捷方便,同时...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03 -2010年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变化趋势,应用GM(1,1)模型对今后3年人群感染率进行预测,为下一步制定全省血吸虫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四川省2003-2010年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资料,应用GM(1,1)模型进行拟合,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四川省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人群感染率预测模型为(1)(t+1)=- 103.1157e-0.4950(4)+132.6545,模型拟合精度高(后验差比值C=0.1672,小误差概率P=1),2003-2010年感染率GM(1,1)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较好,预测2011-2013年感染率分别为1.2590/万、0.7675/万和0.4678/万.结论 该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结果显示今后3年内全省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将呈下降趋势;在血吸虫病低感染率和低感染度地区建立该模型进行疫情预测对制定防控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二氧化铀(UO2)芯块氧铀原子比是影响其在反应堆内热能释放的一个重要参数,准确测定氧铀原子比对了解铀氧体系及控制燃料生产是极其重要的。本方法是依据国际标准ISO 12795《重量、杂质校正法测定UO2芯块铀含量及氧铀原子比》,在室温静态下称取试样氧化前后的质量,进行水分及杂质含量校正后根据其质量变化计算铀含量和氧铀原子比,对于5 g以上的UO2芯块试样氧铀原子比,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优于0.1%;对于8 g以上的UO2粉末氧铀原子比,相对标准偏差优于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