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98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469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黄飞 《地质与勘探》2019,55(S1):258-265
花垣县民乐锰矿属于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位于松桃成锰沉积盆地中部,是我国南华系锰矿的集中分布区。锰矿赋存于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炭质页岩下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受地层、岩性、含锰岩系厚度、古构造、岩相古地理环境控制。本次通过对民乐锰矿地质特征、矿区锰富集规律分析,进一步从岩相古地理、古构造、后期断裂构造对矿体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再结合物探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初步推测锰矿层埋藏深度,最后与毗邻松桃地区锰矿进行类比,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62.
芬兰科密铬铁矿床是欧洲规模最大的铬铁矿床。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该矿床与古元古代层状超镁铁质杂岩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杂岩体内的铬铁矿床具典型的层状堆积特征,矿层延伸稳定。由于Cr/Fe值较低,该矿床矿石品位在世界同类矿床中属偏低水平。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其形成于古元古代早期(2.44 Ga),是由卡累利阿造山作用诱发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并与新太古代基底岩层发生混染作用形成的。科密铬铁矿床属于层状铬铁矿床,其地质特征与中国目前已发现的豆荚状或似层状铬铁矿床存在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963.
对印度尼西亚金马石金矿的普穗蒙古、金巴克和金盆维特3个矿段的矿石中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包裹体类型简单,以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属于NaCl-H2O流体体系;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40~320℃之间,盐度峰值为14%~17%;流体密度峰值为0.85~0.95 g/cm3,流体的压力值介于4.1~46.8 MPa之间,相应的成矿深度为150~1730 m,总体具有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特点。根据地质特征和矿石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推断,金马石金矿是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可能属于斑岩-(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体系;Au沉淀以流体混合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64.
965.
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能源强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灿飞  王俊松 《地理科学》2009,29(4):461-469
分析了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能源利用强度变化,强调经济转型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区域分权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中国省区能源消费差异显著,沿海省区能源效率较高,能源强度较低,而中西部省区,尤其是能源资源富裕的省区能源强度偏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伴随经济转型的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分权化等制度性因素是影响能源利用强度的重要因素,中国省区技术水平、产业结构、自然条件以及能源消费结构与消费倾向同样显著影响中国能源利用强度。但是高能耗省区与低能耗省区的能源利用强度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高能耗省区,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等可以显著降低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966.
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84,自引:9,他引:84  
本文以大陆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的区域单元、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指标 ,从各区域人均GDP的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等角度定量测度了 1990~ 2 0 0 0年省际经济差异的总体水平及其变化特征 ,从各区域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率的变化、各区域相对发展率的差异等定量测度了省际差异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文章建立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区域人均GDP的标准差之间的回归模型 ,据此确定了省际差异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   
967.
毛熙彦  贺灿飞 《地理研究》2018,37(7):1406-1420
对外贸易是否导致专业化区域锁定于污染行业而加剧污染排放?从动态视角出发,将区域分工视为专业化集聚与动态演化的综合,基于中国2003-2009年261个地级市30个制造业大类数据,借助区位商与共现概率描述专业化集聚与动态演化,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专业化集聚将形成多个层面拥挤效应,降低污染行业进一步集聚的概率,制约区域朝着污染专业化方向演化;另一方面,环境规制将有效抑制区域进一步朝着污染专业化方向演化。因此,尽管对外贸易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污染行业在专业化区域的集聚,但并未因此造成污染排放在区域之间形成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968.
论文利用1961—2017年逐日气象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构建新的城市化指标,分析了城市化对辽宁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辽宁省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国家站增温速率明显快于乡村站;城市化对平均最低气温影响最显著,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相对较弱;就四季而言,秋季城市化影响贡献率最大,冬季和夏季次之,春季相对较小。空间分布上,城市化影响高值区位于辽宁中部和西部地区,与辽宁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基本吻合,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不是单一的,对于多数地区尤其是沈阳、大连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起到增温作用,但也对少数台站的升温起到了抑制作用。气温指标中,城市化对年和四季平均气温的影响最显著,对应模态均是第一模态,方差贡献率均在89%以上,空间相关性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其次是平均最低气温和日较差;季节变化特征上,冬季和春季的增温相对于秋季和夏季明显。降水指标基本对应第二模态,方差贡献率在9%~18%之间,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强于降水;结合时间系数,城市化效应表现为春季和冬季降水、大雨和暴雨日数略有增加,年、夏季、秋季降水、小雨、中雨日数减少。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使年降水和小量级降水减少,另一方面又使极端降水事件增多。  相似文献   
969.
榆林地区春季大风天气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榆林地区1970~1997年4~5月各站大风资料和天气图分析,论述了本区大风的气候特征,总结出造成大风天气的环流形势。  相似文献   
970.
北半球冬季中高纬30~60天振荡动能源,汇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ECMWF/WMO资料,计算了1985年11月-1986年3月的大气低频动能、低频动能通量散度,详细讨论其冬季平均的水平分布特征,并揭示大气低频动能源和汇的水平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大气低频动能的大值中心正好对应于持续性异常的活动中心,且主要位于大气环流遥相关型PNA和EU波列路径附近,大气低频动的强源(汇)主要位于西风急流的出口(入口)区;在中高纬地区,大气低频动能源和汇主要呈现向西的纬向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