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南岩溶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敏感区,生态地质环境较脆弱,在该类地区探索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乌蒙山集中连片扶贫区中的毕节市七星关区为评价试点,查明了区域地质资源环境现状,探索构建了适用于乌蒙山典型地区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发现:①七星关区地质资源承载能力总体较强,但空间分布不均;②该地区水土环境承载能力总体较高,但七星关区城区、鸭池镇、清水铺镇等局部地区存在一定的水土环境污染,导致水土环境承载能力较低;③区域地质安全承载能力以中等-较强为主,城区近郊的朱昌和小项地区地质安全承载能力强,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的有利地区。评价结果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2.
陈武 《浙江测绘》1999,(2):29-31
1电子地图概述 随着即将敲响的世纪钟声,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正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计算机和网络在世界范围的普遍的应用。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大部分信息将会存储在计算机和网络中,并在其中进行处理和传播。  相似文献   
63.
江西东乡铜矿中含铜硫化物的几种 微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对江西东乡铜矿矿石矿物的光学显微镜以及电子探针的研究,发现了该矿石中久辉铜矿与蓝辉铜矿呈页片状或互界状的交生构造,同时还存在着斑铜矿-蓝 辉铜矿的环带状构造。这两种构造中的蓝辉铜矿在成分上有明显差异,前一种构造中的蓝辉 铜矿不含Fe,而环带构造中的蓝辉铜矿含一定量的Fe。讨论了两种蓝辉铜矿各自的形成机制及其地 质意义。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拓普康GTS-332N系列全站仪的故障分析及几种基本指标的调试方法,为用户在使用全站仪过程中的解决常见故障和几种基本指标参数的校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沉积型稀土”是在贵州新发现的一种新类型稀土资源。本次研究通过对赫章辅处地区进行地质调查、精细剖面测量及剖面岩石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总结富稀土岩系不同岩性段地球化学特征并推断其物源。结果显示,赫章辅处地区富稀土岩系分布稳定,按岩性可划分为:铁质岩段、铝质岩段与碎屑岩段,稀土超常富集出现在铝质岩段底部与碎屑岩段,且杂色铝质黏土岩中含量最高,ΣREE(不包括Y和Sc)含量为2542.17×10-6,达到工业品位。该地区富稀土岩系主量元素主要为SiO2、Al2O3和Fe2O3,三者含量之和为78.28%~84.45%,均值为81.13%;TiO2含量相似,其他相容元素明显很低。同时,该岩系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P,而具较稳定含量的高场强元素Zr、Hf、Nb、Ta、Th、U。铁质岩段、铝质岩段及碎屑岩段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玄武岩段类似,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δCe、δEu均小于1,显示弱的负异常。主量、微量...  相似文献   
66.
黄土边坡降雨冲刷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边坡表层受降雨冲刷易引发水土流失并导致滑坡灾害的难题, 以黄土边坡为例, 提出了一种基于减排水理念的生态固坡综合防护方法。采用自主研制的边坡降雨模拟实验装置, 考虑不同改良剂掺量、格构防护形式、雨强、历时、坡比等因素对防护效果的影响, 研究不同因素组合影响下的边坡土体侵蚀规律与演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黄土边坡坡面侵蚀可归纳为溅蚀、片蚀、沟蚀、坍塌、滑坡的过程; 随改良剂掺量增加, 改良边坡抗侵蚀能力增强, 综合考虑提出改良剂的最优掺量为3‰; 与素土边坡相比, 3‰改良剂改良边坡受雨强的影响较小; 随降雨历时增加, 改良剂改良效果越明显; 改良剂、框格梁以及两者的综合利用, 均能有效提高边坡抗雨水冲刷与侵蚀能力; 边坡坡度增大至一定程度, 坡体受降雨侵蚀易突然发生整体滑塌, 需进行重点关注; 改良剂主要通过絮凝作用使土颗粒之间镶嵌黏结更紧密, 从而提高黄土的持水性和抗蚀性。  相似文献   
67.
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是一种有效的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推断隐伏构造的方法。常规Rhg测量法通过测定土壤中各相态汞的总含量,认定其为致矿异常进行找矿预测,忽略了非致矿汞异常的干扰。对此,在研究常规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基础上,提出"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为进一步研究两种方法的差异性,选择在西藏隆子姐纳各普金多金属矿区已知金矿体0线剖面,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对0线剖面土壤样品测试分析,确定两种方法最佳测汞时间为150″,最佳释汞上限温度为150℃,200℃,280℃,400℃及650℃。对比两种方法在不同释汞上限温度释汞曲线与0线剖面金矿体对应情况,得出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优于常规Rhg测量法,并选定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150℃(Hg0),280℃(HgCl)及650℃(HgSO_4)测汞曲线为区内主要找矿标识。结合测区地质情况和阶梯升温式Rhg测量法对未知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了3个有利成矿靶区,为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68.
为探讨直接/间接作用模式下土壤常驻菌对蒙脱石层间距、层电荷及层间介质的影响,从绵阳地区紫色土壤中分离选取1株短小芽孢杆菌,利用透析袋,建立土壤菌与蒙脱石"接触"与"非接触"体系进行相互作用实验。作用5 d后的结果表明,蒙脱石样品层间距变小,样品M-1和M-2的d001值从1.486 nm分别减小到1.246 nm和1.257 nm,单位半晶胞层电荷数减少,且ξMMTξM-2ξM-1,FTIR分析显示作用后蒙脱石样品出现来自蛋白质酰胺Ⅱ带及蛋白质分子甲基的新特征峰,层间水分子3434 cm-1、1637 cm-1处的峰发生偏移,此外阳离子交换容量也发生明显改变。土壤菌的生物作用能改变蒙脱石的层间距、层电荷及层间介质,使其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对比2种作用方式与作用后蒙脱石层间域特性的改变分析可知,接触作用对蒙脱石层间域特性的改变效果强于非接触作用。  相似文献   
69.
对遥感图像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在图像增强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图像融合,以实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在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准确提取的前提下,遥感监测技术不失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0.
谯文浪  汪建国  陈武 《地质科学》2013,48(3):847-859
南华系是地球历史上最重要的成冰时期,为了示踪冰期前后的气候与环境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南华系细屑岩的化学成分分析,重塑南华系古气候、古环境的演化过程。分析结果显示铁丝坳组具有明显低的CIA指数以及低Ti/Al比值,说明该时期主要以寒冷干燥气候为主,化学风化程度低,物源供应和沉积速率相对较低,为冰期特征,隆里组和大塘坡组具有高的CIA指数以及相对较高的Ti/Al比值,表明该时期主要以温暖湿润气候为主,化学风化程度相对较高,物源供应和沉积速率相对较高,为间冰期特征。南沱组的CIA指数以及Ti/Al比值具有交替变化特征,说明南沱组沉积时期气候存在冷暖交替变化,反映了冰期与间冰期的相互转换特征。另外,在铁丝坳组顶部和大塘坡组的下部以及南沱组中上部,具有一定程度的正Eu异常,说明在南华系沉积时期,存在热液活动,而这种热液活动可能与冰期的消亡存在着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