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267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沙埕港台风暴潮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先  陈新加 《水文》2001,21(Z1):60-61
以沙埕港历史台风暴潮实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影响增水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该港台风与增水特征的时应关系,初步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32.
1 引言 棉花是喀左县主要经济作物,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好项目。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每年都有所发生,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年份可以暴发,1992年曾猖獗发生。棉铃虫除危害棉花外,还可以危害玉米、高梁、小麦、番茄等作物,一般年份减产15%~20%,严重年份可减产50%以  相似文献   
33.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大量数值模型试验,并根据射线密度、射线正交性和点扩散函数,对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在空间上是可能性变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好于水平方向,而且高速异常体和低速异常体的图像形态和分辨率是非一致的。高速异常体波形CT的图像水平方向最小分辨率距离为1/2波长,垂直分辨率最小分辨率距离为3/10波长;而低速异常体的波形CT图像的水平方向的最小分辨率约为2/5波长,垂向最小分辨率约1/5个波长;走时CT的图像水平方向最小分辨率为3个像元,垂直方向的最小分辨率距离为2个像元;当井深与井间距之比为2时,图像分辨率最高。  相似文献   
34.
东南沿海地区的断裂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帮华  黄日恒 《华南地震》2006,26(3):109-118
中国东部,相对来说东南沿海地区的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断裂构造也十分发育。地震活动与断裂构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震中与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也关系密切。通过对东南沿海大量震例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三组断裂与地震的关系,得出东南沿海地区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的三组断裂构造,分别构成了区内的衰减构造、控震构造和发震构造,形成了东南沿海陆缘构造活动带。  相似文献   
35.
多次覆盖技术作为一种增强信号、压制干扰的方法,广泛用于地震勘探工作中,可以大大提高有用信号的信噪比。本文作者把多次覆盖技术引入探地雷达测量工作中,通过与剖面法作对比试验来论证多次覆盖技术在探地雷达勘探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缺点。作者根据试验资料总结探地雷达工作中雷达波传播规律、工作参数、资料处理方法,对丰富探地雷达勘探技术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6.
王帮兵  孙波  田钢  郭井学  汪大立 《物探与化探》2007,31(3):189-192,283,284
海冰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使用3D雷达探测结合冰钻进行海冰测量。雷达剖面上可清楚识别冰-水界面,与冰钻测量结果较好地吻合。雷达3D图像清晰显示了冰底界面在3D方向的起伏变化以及冰内构造的空间展布情况。对三维探测区域内海冰厚度统计显示,所测冰盘的平均厚度为4.15m,较厚的区域位于左下角,最大厚度约为6.4m,较薄的区域是在中央和左上角区域,最小的厚度小于3.0m。经过进一步计算可提供如海冰上下表面面积、海冰体积等参数,为遥感和数值模拟提供地面校核数据,也为海冰形成机制和动力作用过程研究提供佐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37.
详细阐述了微地震注水前缘监测的原理。应用微地震注水前缘监测系统,通过微地震信息的现场监测和解释,结合生产动态及其他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并以秦家屯地区的QK 3-5井为例,描述了秦家屯地区注水开发状态下水井水驱前缘位置,研究了地下油水运动规律,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对于油田注水分析与研究微地震监测技术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以中国南海常见的多毛类——华美盘管虫(Hydroides elegans)作为受试生物,分别研究了吡啶硫酮铜和吡啶硫酮锌对早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华美盘管虫的急性毒理效应。发现暴露于吡啶硫酮铜的华美盘管虫精子和卵子的受精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9.49μg/L和88.44μg/L,担轮幼虫24 h半数致死浓度(24h-LC50)和48 h半数致死浓度(48h-LC50)分别为7.35μg/L和5.00μg/L,后担轮幼虫24h-LC50和48h-LC50分别为8.57μg/L和5.87μg/L;暴露于吡啶硫酮锌的华美盘管虫精子和卵子的受精IC50分别为36.74μg/L和159.59μg/L,担轮幼虫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8.57μg/L和6.67μg/L,后担轮幼虫24 h-LC50和48 h-LC50分别为12.03μg/L和8.07μg/L。表明华美盘管虫早期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吡啶硫酮铜和吡啶硫酮锌的敏感性表现出一定差异,与配子受精率和后担轮幼虫的毒性反应相比,担轮幼虫对吡啶硫酮铜和吡啶硫酮锌的毒性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而且,对吡啶硫酮铜的敏感性普遍高于吡啶硫酮锌。  相似文献   
39.
宗海图是海域使用权证书和宗海档案的主要附图,是申明海域使用权属的重要依据,考虑到宗海图编绘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海域使用项目宗海图编绘中存在的坐标系、界址点精度和面积量算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期望促进海域使用项目宗海图绘制的规范化和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40.
为获取济南市城市更新所需的影像和数据,本文提出了利用综合性、创新性的测绘技术手段为济南市城市更新服务: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济南市每年列入省级、市级棚改计划内的测区(以下简称待更新区)进行实景三维建模,建立了一套城市待更新区实景三维模型快速生产的技术流程,并可在实景三维模型的基础上生产实景三维精细模型、正射影像图与数字线划图等成果,这些成果可为城市更新计划的制订、实施和拆迁补偿等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