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四川自然环境优越,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劳动力优势。但区域性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尤其是土壤的质量与安全性状况不清,使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缺乏科学支撑。成都经济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表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可以快速、科学、经济、有效地查明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为四川规划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布局、提高农产品品质提供科学依据,为四川农业和食品安全把好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关。  相似文献   
12.
应用物探方法对滑坡进行勘查,已成为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手段,文章首先从认识两类典型滑坡(Ⅰ类—土质滑坡、Ⅱ—类岩质滑坡)的滑坡结构开始,从物性差异角度分析了滑体、滑面和滑床的电性特征,说明了物探方法在滑坡勘查中的有效性;通过在某已知滑坡地质体上采用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不同极距进行测试,得出滑坡勘查中电性响应特征的一般规律,总结了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查中的技术要点和“滑面”解释原则;最后对贵州地区典型的2处滑坡(土质、岩质滑坡)勘查成果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两类物质(土质、岩质)的岩石滑坡地质体电性响应特征具有相同规律,均有明显的三层电性结构层(高-低-高阻)分别对应滑体、滑面、滑床,但土质滑坡地质体的软弱夹层反映在电性剖面特征上的“体积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工作源于我们在以宽频数字地震计和倾斜、重力仪开展对"慢地震"、"前驱波"等信号连续观测和分析的过程中,观测到不少异常的波动信号.在探讨这些异常信号的产生原因的研究中,发现其中一部分由热带气旋(台风)产生.  相似文献   
14.
15.
本研究对海豚链球菌DGX07株C5a肽酶基因序列进行了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了其功能活性区域, 并以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作为受试动物, 对该蛋白进行了免疫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 scpⅠ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2个Peptidase_S8_S53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 1个PA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和1个Fn3-like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 推导其活性位点共有7个, 位于前501个氨基酸; 根据二级结构预测、疏水性分析、表面可及性、柔性分析和抗原表位分析, 推断该氨基酸序列的B细胞表位区域主要集中在第67—1098个氨基酸之间。因此, 本研究选取去掉信号肽的N段的前635个氨基酸(180—2085bp)进行表达。使用表达的重组蛋白pSCPⅠ免疫斑点叉尾, 抗体效价结果显示: 免疫后第四周抗体效价最高, 第五周后抗体效价开始下降, 相对免疫保护率为43.75%。以上结果表明重组pSCPⅠ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能够作为海豚链球菌亚单位疫苗的候选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弦波交替音对黑鲷音响驯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响驯化作为一种控制鱼群行为的技术,在海洋牧场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在室内控温和投饵条件下,用300 Hz和400 Hz正弦波交替音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进行音响驯化实验。结果表明,黑鲷对交替音的驯化效果经历了适应期、变化期和维稳期3个阶段;黑鲷的反应时间逐日缩短并逐渐接近对照组,第1~4天黑鲷的反应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5天开始对刺激产生正反馈,第10天低于对照组并出现实验期最小反应时间;聚集率则逐日增加并从第5天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第7天后聚集率稳定在100%;驯化后的黑鲷在饥饿状态下对音响刺激的兴奋度比饱食后相对更高。由此可见,300 Hz和400 Hz正弦波交替音对黑鲷的反应和聚集具有明显的效果,交替音可作为黑鲷音响驯化的一种有效手段,结合投饵可以在控制鱼类行为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热带气旋引起的震颤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地震台网的宽频数字地震计和倾斜、重力仪的观测中,记录到来自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台风)引起的震颤波.通过对2006年来自西太平洋的全部热带气旋的分析,以及所观测到的震颤波与气旋运动过程中强度的变化、运动路径、观测点与其之间的距离变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震颤信号的持续时间与热带气旋的生命过程基本相符,其中出现强震颤的时间大多为2~3天,特征为信号的包络线呈纺锤状叠加在观测背景上,震颤波的主要频率范围为0.13~0.33 Hz(周期:3~7 s).我国内陆大部分区域内的宽频地震计、重力仪、倾斜仪等都能清晰记录到这类由热带气旋引起的震颤波.震颤波的强度主要与热带气旋的强度、运动路径以及气旋中心到地震观测台站的距离这几个因素直接相关;而震颤波的变化过程与热带气旋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密切相关,其中强震颤波的出现时间与气旋过大陆板块边界进入大陆架的时间一致.经对热带气旋的结构、运动规律及动力学特点的了解分析,初步分析认为其主要源于热带气旋运动过程中与浅海区大陆架及陆地表面的摩擦、气压载荷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海浪对地壳板块的冲击,及板块边界断层对气旋扰动的响应.此外,我们对北印度洋孟加拉湾生成并在缅甸登陆的热带气旋也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西太平洋相比,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引起的震颤波对我国大陆的地震观测而言信号较弱.  相似文献   
18.
对首次开展的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成都平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在不同地区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性。共性表现为地球化学元素在土壤垂向剖面上的继承性、叠加性和渗透性,差异性则反映不同沉积来源、不同沉积环境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对北部湾南流江水系的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Eriocheir japonicus hepu ensis Dai 1900)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状况、捕捞运输、经济价值、资源利用作了阐述,并对如何加强资源保护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DZW重力仪和VS-1倾斜仪的传递函数与响应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DZW重力仪和VS-1倾斜仪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报道HUST台站用其观测到的"震颤异常波".给出仪器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固体潮观测仪器的特点和参数检验,并对观测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