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介绍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线性-非线性模型的反演方法(F-J方法),在理论上可以求出模型参数的概率分布,可以通过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采样估计参数值及其精度。为了评估F-J方法反演效果,给出了线性-非线性模型的最小二乘方法以及假设检验步骤。针对MCMC采样算法中参数的随机游走步长会影响最佳采样数量的问题,对采样算法作了改进,模拟数据算例表明,改进的采样算法基本消除了部分参数游走步长选取不合适对确定采样次数的影响,解决了随机游走采样难以确定最佳采样点数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县级国土资源土地利用动态监管的现状和要求,探讨了采用信息化手段如移动执法和在线分析等工具辅助土地执法监察管理,建立土地动态监管新模式。研究方法:采用全B/S架构,ArcGIS Server Standard 9.3 GIS平台和ArcPad7.1嵌入式GIS平台,建立土地动态监管系统。研究结论:利用3S技术建立的土地动态监管系统可以满足土地监管工作信息化需求,操作简单便捷,适合基层土地管理人员使用,同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查成本,规范土地执法监察行为。  相似文献   
13.
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下垫面湍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11年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生长季(5-9月)的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近地层三维风速标准差统计特征及近地层能量交换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无量纲化三维风速标准差与稳定度的关系满足Monin-Obukhov相似理论;在近中性条件下,高寒草甸下垫面无量纲化三维风速标准差近似表现为一常数,即σu/u*=3.50,σv/u*=3.30,σw/u*=0.96;通过最小二乘法(OLS)的回归直线,5-9月强制通过原点的OLS回归斜率分别为0.76,0.72,0.75,0.73和0.73;能量平衡比率(EBR)月平均值分别为0.90,0.85,0.86,0.88和0.93;能量闭合度白天大于夜间,EBR从早晨到下午呈增加趋势,并在日出和日落时段变化较为剧烈.在生长季节研究区净辐射主要消耗于潜热即研究区的蒸散,其次是陆地与大气间的感热交换,最后是地表热通量.  相似文献   
14.
以金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建库为实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建库数据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开发了经营权建库前数据预处理系统,确定了空间信息数字化的方法。在属性信息处理后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批量生产前期公示图表,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关联,为经营权数据库建立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以三阶中心加权本质无振荡重构为基础,采用一维一维进行计算的方法,给出了求解二维浅水方程的高分辨率三阶半离散中心迎风格式.引入的重构方法既提高了格式的精度,又保证格式是无振荡的.时间的离散用最优的三阶SSP(Strong Stability Preserving)Runge-Kutta方法.源项的离散用辛普森公式.计算方法保持了中心差分格式简单的优点,即不需用黎曼解算器和进行特征分解过程.数值模拟结果与其它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管桩—水泥土搅拌桩组合法加固软土地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泥土搅拌桩及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是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分担的。通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实现对桩问土的挤密加固,可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基土的承载潜力,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多种试验测试方法对这类复合地基进行检测和分析,表明: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混凝土管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不失为一种节约投资、行之有效的软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井钻机的使用特点,结合我国水井钻机发展应用现状,论述了水井钻机的分类、使用范围、选型基本要素和配套的主要内容。在对实际应用事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井钻机选型与配套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管理掌控着国有建设用地的规模和方向,我国土地管理采用属地管理的模式,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国家将土地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如何预防闲置土地的发生、正确处置现有的闲置土地、通过土地价格调整建设用地的规模,以及妥善处理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问题,是基层国土管理部门必须面对和正确作为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金坛市土地利用管理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管理的举措,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现了该地区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