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47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笔者以云南省东川市深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泥石流堆积过程数学模型,运用数值方法的有限差分原理求解,并针对泥石流运动的实际特征,模拟其堆积动态过程。以此结果为基础,分析评价了深沟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范围和程度,结合分类统计评价危险区的各类资产价值,分析评估了在2%频率条件下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对比防灾工程措施及其造价进行效益分析,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
单斜含水层-泉流系统概念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崇希  黎明等 《地球科学》2002,27(2):140-140,198
“当前数值模拟的核心问题是防止模拟失真 ,努力提高仿真性”[1 ] .模拟失真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概念模型失真 .一旦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不能刻画研究区地下水的基本运动规律 ,其后的工作再精细 ,也不可能弥补建立概念模型的失误 .因此 ,要十分重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 .然而 ,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水文地质数值模拟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我们要避免对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流动基本特征未加精细分析就摆出数学模型[2 ] .这种模型的预测结果是难以置信的 ,尽管有的模型其短时间的拟合度还不是很差 ,但是“拟合好或差并不是检验建模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43.
关于圆管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至今一直沿用尼古拉兹(Nikuradse)的实验结果。在参考尼古拉兹实验的基础上,
采用与其相似的制作工艺,设计并制作了相对粗糙度Δ/d 为1/30.89的人工粗糙圆管,开展了不同流速条件下的水流阻力实验,
验证了尼古拉兹关于圆管沿程水流阻力随水流流态变化的规律,同时发现尼古拉兹当年在人工粗糙圆管制作过程中采用的“二次
刷胶”粘贴砂粒的方法,使得圆管内壁砂粒的实际粗糙度减小,其实验所得的圆管沿程阻力系数偏小。本次圆管沿程阻力系数确
定的实验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获得人工粗糙圆管沿程阻力系数,今后可以据此开展相应的系统实验,对尼古拉兹人工粗糙圆管沿程
阻力系数及其变化规律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44.
正论文《再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1])(下简称《单位涌水量》)中,质疑两本地下水动力学教材~([2~3]),涉及的是基本理论问题。《单位涌水量》指出:Thiem影响半径稳定井流模型是"假设地下水静水面为水平面,而在自然界几乎没有静水面是水平面的含水层",这种模型、方程还能应用吗?笔者作为上述两本地下水动力学教材之一的主笔,对质疑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45.
含水层,特别是作为大型供排水对象的含水层,主要是由第四系松散上层和易溶岩层所构成.第四系上层由于其沉积环境的变化,往往呈层状结构.易溶岩层由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其透水性也常常随深度而变化,我们也可以将它视为“层状含水层”加以近似处理.适当地划分层次,是可以刻划出渗透性在垂直方向上渐变的性质.由此看来,层状非均质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动,是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课题.地下水不稳定井流的普遍意义,目前已逐渐地为人们所认识.以往那种在含水层中随意地取个“影响半径”,令“影响半径”处的水头保持不变,然后建立起稳定的井流方程,这  相似文献   
46.
正2016年9月1日,笔者应邀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相关会议上讨论了《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本文是根据其部分内容整理、补充而成。1关于"目的任务""目的任务"不仅要说明做什么,更重要的在于说明要解决什么问题,且要具体、有深度,以便服务于当地规划。为此"目的任务"可否提升为:"对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进行评价,定量预测不同开采-水利  相似文献   
47.
陈崇希  万军伟 《地球科学》2002,27(2):135-140
评述用线汇刻画水平井管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用理想模型证明.提出考虑井管不同流态(线性流与非线性流) 水流阻力的水平井流的模型, 并将内边界取在水平井的出水口处, 避免了采用线汇刻画水平井管时假定其流量分布和水头分布的困难.运用作者提出的等效渗透系数的概念与确定方法, 将水平井-含水层系统视为含有圆柱形透镜体的非均质含水层, 给出新的水平井流的数学模型.求解了一个理想模型, 得出河下水平井开采地下水的动态.   相似文献   
48.
泥石流堆积过程数值模拟及防灾效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元华  陈崇希 《现代地质》2000,14(4):484-488
根据动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理 ,研究建立了泥石流堆积过程的数学模型 ,运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数学模型 ,用以模拟泥石流堆积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 ,结合云南省东川市深沟泥石流堆积区的实际情况 ,对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 ;结合各类受灾体经济损失评价 ,对比防灾工程造价 ,进行了减灾效益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9.
岩溶含水层中地下水向泉口流动的解析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敏  陈崇希 《中国岩溶》1988,7(3):247-258
本文分别建立了地下水以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向泉口流动的四个理想模型。它们是遵循达西(Darcy)线性定律的一维流动和径向流动模型,以及遵循非线性定律的一维流动和径向流动模型。模型的解与传统使用的含有衰减系数α的泉流方程——服从达西定律的Qt=Q0e-αt和紊流的Qt=Q0(1-αt)——是一致的。而这些解使人们可以认识到衰减系数的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从而从理论上解释了天然泉流量衰减过程的特征。层流状态下一维流动模型的径向流动的;紊流状态下一维流动和径向流动的衰减系数分别为:根据α系数的表达式,可以推算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