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综合极端气候指数的定义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对于极端气候变化监测、整体认识区域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和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根据中国常年极端气候特点和不同种类极端气候事件的经济社会影响,选取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低温日数、强降水日数、沙尘天气日数、大风日数、干旱面积百分率和登陆热带气旋频数等7种极端气候指标,定义两个综合极端气候指数,分别为7种极端气候指标简单(等值权重)合成的综合指数I和加权(差异权重)合成的综合指数II。综合指数II主要依据各种极端气候事件引发的灾害严重程度及其社会影响大小,分别确定其对应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和权重系数。分析结果表明:1956~2008年,综合指数I序列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中国地区常见的极端气候事件总体有不断减少、减弱的趋势;同期综合指数II序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降趋势变化,说明对中国地区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影响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率总体上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就各个单项极端气候指数变化来看,全国平均年高温日数、强降水日数和干旱面积百分率呈上升趋势,但除高温日数外,其他指数趋势变化均不显著;全国平均年低温日数、沙尘天气日数和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且趋势性均很显著;登陆中国大陆的热带气旋频数有所减少,但趋势不很明显。因此,在全球气候显著变暖的半个多世纪内,中国地区多数常见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或者显著减少,或者变化不明显;而对全国经济和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极端气候事件,其频率总体上未见明显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陈峪 《气象》1999,25(8):62-63
5月份,我国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南方出现大范围较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受灾;北方大部降雨比较适时,旱情缓解,但仍有旱象存在.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东北和南方的部分地区一度受低温天气影响.局部地区遭受强对流天气、沙尘暴等袭击.  相似文献   
13.
陈峪 《气象》1999,25(8):62-63
5月份,我国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南方出现大范围较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受灾;北方大部降雨比较适时,旱情缓解,但仍有旱象存在。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东北和南方的部分地区一度受低温天气影响。局部地区遭受强对流天气、沙尘暴等袭击。1南方局部地区暴雨...  相似文献   
14.
从气候角度来说,我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影响,各地雨季的长短和雨量的多寡都与夏季风雨带的进退、移动和停滞有关。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华北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量大多集中在夏季.  相似文献   
15.
陈峪 《气象》1992,18(1):62-63
10月份,我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接近常年。北方冬麦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月初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普降秋雨,冬小麦播种、出苗顺利;黄淮地区雨水稀少,旱情严重。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天气多晴,利于晚稻灌浆、成熟。西南东部持续阴雨,秋收秋种受影响。中、下旬各有一次强冷空气入侵我国,华北平原及江淮提前出现初霜。  相似文献   
16.
陈峪 《气象》1992,18(9):62-63
6月份,北方降水分布不均,华北大部降水偏少,黄淮地区旱情较重,夏种及春播作物生长受影响;东北、西北东部降水较多,前期旱情基本解除。南方大部雨水基本调匀,仅局部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上旬,东北及华北北部出现罕见的晚霜冻;下旬,长江流域持续低温阴雨。有一个台风在海南省登陆。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我国暖湿气候特征明显,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最高,四季气温皆偏高;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偏多,冬季偏少、春夏秋三季偏多.华南前汛期、西南雨季和梅雨季表现为开始晚、结束早、降水量少的特征,华北雨季、东北雨季和华西秋雨呈现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多的特征,华西秋雨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2021年,我国涝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初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利用中国606个时间序列超过40 a的气象台站逐日气温、降水和天气现象等资料,确定了定义低温、降雪、冰冻和多年一遇等指标的方法,对2008年初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空间分布、持续时间、历史强度和灾害影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江南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灾害发生区域的最大连续低温日数、最大连续降雪量和最大连续冰冻日数均为1951年以来历年冬季的最大值,综合各种指标统计其强度为百年一遇。此次灾害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发生强度大等特点,对我国电力、交通、农业、林业、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奥运会举办期间的天气条件和天气状况,着重分析了灰霾天气、高温闷热和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天气条件和预报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将导致能源需求的改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住房的改善,以及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1996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7%,2002年则上升到了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