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构造应力场及流体运移势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盆地西部油气运聚的规律是:①区域主要构造格架或构造体系控制了构造压力低值区的展布,二级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边界为近南北和北北东向;②由浅层向深层,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③盆地西南部油区棋盘格式构造的结点为构造压力低值区;④不同构造层油气流矢量聚集区往往都是构造压力的低值区和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62.
新疆东昆仑黄羊岭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屹  陈宣华  靳红  李强  王瑞 《新疆地质》2006,24(3):261-266
黄羊岭锑矿床是新疆昆仑山腹地新发现的锑矿产地.锑矿产于木孜塔格大型走滑断裂南侧,矿化带受NEE向及EW向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形态相对复杂,多为似层状、脉状、网脉状、囊状等.岩性组合控矿表现为易于硅化蚀变交代的脆性岩屑砂岩与隔档层页岩构成的岩性圈闭,符合“支撑性岩石与可塑性岩石互层的地层是锑矿成矿最有利的岩性”这一普遍规律.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与我国著名的锡矿山锑矿床具相似性.锑矿成矿作用与青藏高原生长和热隆扩展过程中形成的上叠式逆冲、走滑及派生伸展构造有关,推测成矿时代为渐新世.  相似文献   
63.
南祁连增生杂岩带作为祁连造山带的构造单元之一,是研究祁连造山带与柴达木地块构造演化及二者耦合关系的关键地区,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前人对南祁连增生杂岩早古生代以来的构造热演化历史研究相对较少,且缺少相对准确的年代学数据约束。本文通过对南祁连增生杂岩带哈拉湖地区阿腊郭勒岩体二长花岗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测试及热历史模拟,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构造演化特征,揭示南祁连增生杂岩带哈拉湖地区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和山脉隆升过程。结果显示:(1)南祁连哈拉湖地区在中志留世发生一期岩浆侵入事件(425~429Ma),其形成的岩体具有壳源花岗岩特征,产出于同碰撞的构造环境,说明该期岩浆事件是与祁连洋洋壳俯冲结束后的柴北缘地区大陆碰撞过程中的岩浆活动有关;(2)该岩体经历了中志留世至晚泥盆世的岩浆侵位与快速冷却阶段以及晚泥盆世-侏罗纪的构造平稳与缓慢冷却阶段;(3)早白垩世以来的中低温冷却和快速隆升的构造热演化历史。此外,祁连山地区自始新世以来经历了多期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有关的构造变形。  相似文献   
64.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构造地质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学科发展,让构造地质学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构造地质学有关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本文为该研讨会成果的简要总结,内容包括: ① 构造地质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② 构造地质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③ 构造地质学未来发展方向;④ 走构造地质学健康发展之路。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5.
西准噶尔西南部的拉巴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285.7~295.1 Ma), 由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岩基和一系列花岗闪长斑岩、闪长岩、花岗岩等岩脉组成, 矿物主要包括石英、斜长石、碱性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 CaO、Na2O含量较高, Eu弱负异常, 高εNd、低(87Sr/86Sr)i, 具有中高硅、钙碱性、贫镁铁、准铝质-弱过铝质的特点, 属典型的I型花岗岩, 可进一步分为高Sr低Yb的高压型埃达克岩和低Sr高Yb的低压型岛弧花岗岩, 均形成于洋壳俯冲的岛弧环境, 西准噶尔地区在早二叠世可能仍存在未完全关闭的有限洋盆, 对完善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加拿大岩石圈探测计划(LITHOPROBE), 是加拿大政府为了全面了解北美大陆演化过程而设立的一个国家级地球科学研究合作项目, 主要科学目标和组织机构都是围绕对10个断面或者研究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而建立, LITHOPROBE被认为是国际上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国家地学项目之一, 运用了地球物理(地震多道反射、地震折射和电磁等)、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等各种地质方法。该计划在深部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人才培养、深部探测仪器研制、重大科技专项的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LITHOPROBE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类似科研项目树立了模范。本文通过对LITHOPROBE项目立项过程、取得的成果、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希望对我国的深部探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7.
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构造运动复杂,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地壳生长显著,处在洋陆构造转换的关键时期。接特布调岩体位于连接西准噶尔地区、天山造山带和准噶尔盆地的重要位置,岩石类型以碱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碱长花岗岩矿物组成以碱性长石(55%~60%)、斜长石(15%~20%)和石英(23%~25%)为主,几乎不含暗色矿物,岩石内部无暗色微粒包体;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矿物组成以斜长石(30%~40%和~16%)、碱性长石(30%~40%和~50%)和石英(20%~25%和~18%)为主,含少量黑云母和角闪石,内部存在不同数量和规模的暗色微粒包体。通过高精度锆石U-Pb定年,将接特布调岩体的成岩年龄限定为287~250 Ma,岩体内早三叠世(250.4Ma)二长花岗岩是迄今为止在整个西准噶尔地区发现的最年轻的侵入岩,该期花岗岩的就位标志着西准噶尔地区深成岩浆侵入活动的终结。接特布调岩体整体具有高硅(SiO_2=67.04%~77.01%)、富碱(K_2O=3.45%~4.63%,Na_2O=3.62%~4.18%),贫钙(CaO=0.45%~0.3.05%)、贫镁(MgO=0.16%~1.51%)、低铁(Fe_2O_3=0.99%~4.40%)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93~1.03)。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具有明显的右倾海鸥型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Th、K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Eu、Ba、Nb、Sr、P、Ti元素。碱长花岗岩具有比A性花岗岩低的岩浆结晶温度,属于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来源于新生地壳部分熔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整体具有较高的岩浆结晶温度,属于壳幔混源的I型花岗岩。接特布调地区在早二叠-早三叠世处于高温、低压、地壳减薄的后造山伸展的陆内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68.
辽河盆地新生代岩石磁组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不定向的岩芯样品,笔者利用了岩石的古地磁测试结果,通过旋转变换,恢复了样品的原始磁化率方位。磁组构测试结果显示辽河盆地新生代岩石变形微弱,岩石以压扁变形为主。多种筛选分析结果揭示出辽河盆地在沙三、沙二沙一与东营期所受的区域应力方向分别为:NE-SW(40°~50°)、NWW-SEE(100°~120°)和NE-SW(60°~70°)。  相似文献   
69.
构造高差分析是构造解析及平衡剖面制作与恢复的基础.长期以来,构造高差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也缺乏原理性描述;构造高差分析也主要局限在构造地貌和地形高差的分析.本文在分析前人有关构造解析、地貌高差和构造高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造高程概念,将构造高差定义为构造高程之差,拓展了构造高差的内涵;并将构造高程定义为地质点所在构造...  相似文献   
70.
董树文 《地图》2019,(3):58-65
向地球深部获取资源能源,立足深部解决我国资源能源问题,事关国家安全,也是适应世界地质科学与资源勘查重心向中国和亚洲转移的国际新格局需求的需要。我国深地专项广泛汲取了许多其他国家和国际地球物理探测计划的经验,应用了大尺度、多学科、系统性的岩石圈深部探测最先进的技术,代表着未来地球物理探测的发展方向。“深部探测”,已成为地球科学发展的最后前沿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