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Shem.  VM 陈华 《世界地质》1991,10(1):11-12
麻粒岩-紫苏花岗岩杂岩在世界上的前寒武纪地体中广泛发育,它们形成于2.5Ga的地质历史时期,出现在时间跨度不同的几个阶段,它们对于大陆壳的形成具有重要性。形成紫苏花岗岩且产生区域麻粒岩-片麻岩杂岩的主要也是最长的阶段发生在3.1~2.6Ga。这些紫苏花岗岩具有全球分布特点,包括印度、澳大利亚、非洲、格陵兰、加拿大、南美、南极、中国和苏联等克拉通区,在太古代以后的活动带中也有出现。自元古代至文德期包括了几期紫苏花岗岩的形成:Svecof(?)nnian(1950~1650Ma)Freiser-Musg(?)ave(1400~1200Ma),格林威尔期(1100~900Ma),泛非期(650~600Ma)。不同麻粒岩-紫苏花岗岩杂岩的构造位置不同。区域性麻粒岩与紫苏花岗岩限于古老陆核,即太古宙克拉通。其构造型式受多期褶皱作用控制,即受几期同斜、紧闭和开阔褶皱的综合控制。这些褶皱构造形成等轴状或卵形宽缓穹窿窿起。区域麻粒岩相变质  相似文献   
213.
Sen  S 陈华 《世界地质》1991,10(1):73-74
为解释地块裂开与分离而提出的各种理论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地幔的刚性条件将阻碍广泛的活动现象出现。不过在板块构造模式中,就假定地幔在很长的时间尺度上表现为流体。近来的研究结果(Sen,1986)认为原始地球的地幔确实呈活动状态,因为它与超高压条件下的造洋(形成大洋的)水结合于一体。这可以由无大洋的浓缩地球模式推演,Hilgenberg(1933)就是通过把地球半径减少至其目前的2/3进行这种构想的。这种观点是基于有热液存在的高压条件下对硅酸盐岩石的实验研究的,证实这种岩石因  相似文献   
214.
215.
澳洲大陆向海洋方向的生长是现今保存在新英格兰造山带的地体逐渐增生的结果。这个造山带是众多以断层为界的构造地层地体的拼贴,其中包括火山弧(大陆边缘火山弧和洋内岛屿火山弧)、前弧盆地和俯冲杂岩。其主体属中晚古生代时期。在每一地体向澳洲大陆边缘增生期间或期后,都有横推断层作用造成某些地体解体成一系列不连续的构造岩块。含有各种外来岩块且以蛇纹岩为基质的混杂岩带标志着主要地体缝合线的存在。这些  相似文献   
216.
北美科迪勒拉山系含有数个构造地层地体。它们是新生大陆、科迪勒拉地壳的主要地块,它们起源于:(1)遭受各种再造的小规模早元古宙克拉通岩石(Monashee地体);在克拉通边缘沉积于(?)过渡壳上的碎屑物质,它们源于晚元古宙和古生界克拉通(Kootenay,Yukon-Tanana地体);(3)主要是古生代至侏罗纪时期的增生硅镁质地体(Stikine,Alexander,Wrangellia);(4)形成于且归并于洋壳之上的增生杂岩,它们或者是以中古生代至中生代中期深海沉积为主(cache Creek,Bridge River地体)或源于岛弧和克拉通的晚中  相似文献   
217.
大柳塔煤矿采煤塌陷对土地沙漠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神木大柳塔县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会产生地面塌陷、地裂缝、地下水位下降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地面塌陷是否会加剧土地沙漠化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调查表明20年间整个研究区和其中的主要矿区土地沙漠化呈现出重度沙漠化土地逐年减少、轻度及非沙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大的一致演化趋势,采煤塌陷区土地沙漠化没有出现加剧的现象。通过4处采煤塌陷区及2处煤矿未开采区土壤垂向剖面研究,地表植被类型及覆盖度、植被根系垂向分布、土壤粒度、含水率、地下水位之间等关系表明,采煤塌陷对土地沙漠化进程没有明显的影响。年均415mm的降雨量基本满足采煤塌陷区沙生植被正常生长所需水份,其结论为该地区大规模煤炭资源开发土地沙漠化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8.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中遥感解译工作量大、解译难度高,解译工作人员不可能逐一实地核实每一个图斑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库辅助作业人员解译的思路,以国情普查遥感解译样本数据库的建立为例,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标志库,方便遥感解译人员进行准确解译。  相似文献   
219.
Three typhoon cases are selected to conduct a series of simulations that are initialized from sequential analy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ecast error in crucial area where a tropical cyclone (TC) interactes with the upstream trough is highly correlated to the track forecast error after the TC recurvature. Furthermore,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confirm that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midlatitude downstream circulations and then the TC track after its recurvature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TC intensity and its location relative to the upstream trough, which can give an example or one way of sensitivity of the TC track to the TC-trough interaction. If the TC interacts with the upstream trough more strongly (e.g., the TC being intensified or getting closer to the upstream trough), the downstream circulations will be more meridional, thus the TC track will be more northerly and westerly; otherwise, the downstream circulations will be more zonal, and the TC track will be more southerly and easterly.  相似文献   
220.
近来,在山东省莒南县岭泉镇后左山村金牛墩岭上发现了远古时代留下的恐龙足印群。此处恐龙足印分布地点之多、足印类型之多、赋存层位之多皆为省内外所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