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据1965—2016年间影响广西沿海的热带气旋资料和风暴增水资料,分析研究广西沿海风暴增水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广西沿海平均每年发生风暴增水过程1.8次,每年6—10月均有可能发生风暴增水,且集中在7—9月。在空间分布上,广西沿海风暴增水过程呈现出规律性:在不同路径热带气旋影响下,各观测站风暴增水均是先减水,后增水,最后逐渐回落至正常状态;观测站距离热带气旋登陆地点越近,其最大增水值越高;反之,其最大增水值越低。另外,还采用Pearson-Ⅲ型分布计算广西沿海不同重现期的高潮位值。  相似文献   
32.
以秋茄(Kandelia candel L.Druce)幼苗为材料,在全日潮海区广西英罗湾开展为期5个月的野外梯度淹水胁迫实验。3座平台作为重复,每座设置8个梯度,相邻高程组间的高度相差10cm。实验5个月后测定幼苗的生长状况和一些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秋茄幼苗的生长高度、节数、叶数和大根数这4个外部形态特征指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360cm高程组。生长高度、节数、叶数的曲线较为一致,幼苗大根数的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可看出太低的高程均不利于这4个指标的增长。叶面积对淹水胁迫的反应与叶数一致,但高程组之间的差异更大。叶绿素含量则表现长时间淹水胁迫促进含量增高。在任一高程组,秋茄幼苗各新生器官生物量分配均表现为:茎>根>叶。各新生器官及全株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360cm高程组,它们的干重曲线表现比较一致。幼苗根系中的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均高于叶片。根系中SOD酶和POD酶的分布规律较为一致,都以360cm高程组的活性最高。叶片中SOD酶和POD酶的变化则相反,叶片SOD酶随高程增大而降低,POD酶则随高程增大而增大。根系中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的水平与幼苗全株生物量的关系均呈显著相关,叶片中的则无此相关性。360cm及以上高程组幼苗全部存活,较低高程组有部分死亡。综合本文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北部湾沿海秋茄造林的滩涂高程不宜低于当地平均海平面。  相似文献   
33.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空间扩展,引起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为了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发展规模进行合理的调控,应该对城市的扩展进行动态监测。在城区扩展动态监测方面,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本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利用2002年7月9日陆地卫星ETM+数据,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开展武...  相似文献   
34.

木瓜园白钨矿位于江南古陆钨矿带西段,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中,局部产于侵入围岩(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板岩、砂质板岩,局部绢云母板岩)的石英脉中,是揭示该区成矿规律的重要组成。本文利用显微测温和阴极发光图像技术对木瓜园钨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及白钨矿原位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钨矿床包裹体类型有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含子晶包裹体和CO2包裹体,此外还有少量的富气相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盐度范围为3.39%~12.18% NaCleqv,均一温度范围为161~396℃,属于NaCl-H2O体系。(2)白钨矿微量元素研究显示以富集Mo、Nb、Sr、Ba为特征,白钨矿的铕异常(δEu)由早期的钾硅酸阶段(0.46)到晚期的硫化物阶段(2.98)逐渐由负异常到正异常,表明成矿流体氧逸度逐渐减弱。白钨矿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矿区的花岗闪长斑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白钨矿中正的Eu异常可能是短期相对还原条件造成的,推测形成木瓜园白钨矿的流体继承了母岩浆的稀土元素特征,白钨矿是在相对还原和微弱波动的氧化还原条件下沉淀。白钨矿Zr/Hf比值0.93~50.84,平均16.88,Y/Ho介于62.57~21.96,平均为33.34,变化幅动较大,指示成矿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外来流体混合。白钨矿的Nb/Ta比值变化范围为1.75~42.72,平均为23.57,指示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为壳幔混合;白钨矿中LREE/HREE变化范围为0.12~11.37,具有斑岩型钨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35.
幕阜山地区发育燕山期大型花岗岩体,形成了大量花岗伟晶岩脉及相关稀有金属矿床或矿化体。尽管前人对该地区花岗岩、伟晶岩和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空间展布和演化过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大量成果,但地质构造对花岗岩和稀有金属伟晶岩的控制作用尚缺乏研究。鉴此,笔者等通过跨幕阜山岩体接触带的多个地质剖面调查,结合区域地质和矿产发育特征,对幕阜山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过程以及构造对花岗岩体、伟晶岩脉和接触变质带的控制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形成以下主要认识:(1)中生代—新生代早期,研究区自早至晚经历了早—中三叠世海相盆地、中三叠世后期—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类前陆盆地、中侏罗世晚期早燕山运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花岗质岩浆活动与成矿、早白垩世晚期—古近纪中期区域伸展与断陷盆地、古近纪中晚期NE向挤压等7个构造阶段。(2)幕阜山岩体边界主要受NW向、NE向和NEE向等3组断裂控制,其构造机制实质为岩体区断块和岩体外断块对岩浆侵位过程的控制。(3)岩体侵位构造可定性划分为低侵位缓倾接触构造、低侵位陡倾接触构造、高侵位缓倾接触构造和高侵位陡倾接触构造等4类,其中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